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罪理谜案 > 第332章出现

第332章出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要知道,在解析第三份无字天书的过程之中,第五正已经将本次的信息传递内容拔高到价值观的高度,若这第四份信息依旧是连续性递增的话,那么在这第四份信息之中又应该蕴含有怎样高不可攀的寓意内涵呢?

又或者,换个角度去理解,若是第四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并没有蕴含一些什么更为巨大意义的信息量,那么有关于第三次信息传递的解读,是不是真就是一种过高估计的臆想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之前仿佛成体系的解读方式,必然就要推倒重来,因为第四次全新变量的引入,第五正得重新去揣度白奇所想要传达给第五正的具体攻心内核。

结合之前第五正身处于白奇攻心大势之中的绝望和困苦之感,说句实在的,第五正是真的有些不愿意去承认,之前他所彷徨和恐惧的那些东西,真就是他第五正一厢情愿的臆想恐惧。

这种仿佛陷入到千面魔窟之中的感觉,使得第五正都有点不敢去揭示被传递过来的第四份信息到底是什么。

因为在这种全新的变量影响之下,困住第五正的这个幻境便会再次生出变化,引得第五正的心境可能发生一些更为糟糕且残酷的全新变化。

就算在之前的自我思辨过程之中,第五正已经重新明白了一些道理,也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到了一处坚实的支点,但,谁又能够肯定,这种心理上的重新建设,其本身,就不可能是白奇所预设的一处陷阱呢?

正所谓,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谁又知道第五正这种被重新建设起来的思想价值体系,它就没有一些既定的缺陷软肋呢?

如果白奇所传递的第四次信息,专门针对的就是这种思想价值体系的软肋,第五正若接它不住,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就仿佛曾经的彷徨和绝望再次降临了一遍,一向坚毅果决的第五正,竟然有些不敢去面对犯罪集团所传递而出的第四份信息,这份有可能将当前的所有逻辑推导给击得粉碎,搅得稀烂的重要信息。

内心彷徨无措了好一会的第五正,就仿佛陷入到长久的失神,又或者是长久的思考一样,整个人的眼神都好像瞬间暗淡了下去。

当第五正回过神来的时候,瞥见曹乐看过来的那种疑惑眼神,第五正的内心不由得也是一震。

刚刚,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的,再次陷入到颓丧心境当中了吗?

这种全新的畏难情绪,之前因为执着于某个既定的结果而生出的拼命执念,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都不过是人类固有的一些性格缺陷罢了,因为固有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衍生出来的固有性格缺陷罢了。

趋利避害,这是生物的基本生存本能,但在这一刻,第五正有资格屈从于这样的生物本能,像个懦夫一样,因为不想面对那个既定的困局,便开始踟蹰不前,在原地反复自我催眠吗?

不能的!

不能执着于结果,要专注于过程。

但,顺利和坦途是过程的一部分,坎坷和艰险,也注定会是过程的一部分。

我们不一定需要去享受这样的顺利和坎坷,也不一定需要去被动的迎合这些坦途和艰险,我们只是过程的过客,是一朵顺流起伏的落花。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心念福德,是为着相,不能得福德。不着于相,却得无边功德。

是故福德恒在,执念恒在,唯有不着于相,便可自然成就无上无边功德。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众生凡人,因为贪恋信佛之福德,着于相,不能得福德。可若诚心念佛,空无己身,无念过去,无念未来,却也可福德自来。

第五正此时的这种心境,就像是一心想要求功德的拜佛人,因为太过于执着于结果,所以反倒会最终失去一切。

唯有专注于过程,心中不会因为坦途或坎坷留下任何的痕迹,那么自然会通往一个完美的彼岸。

就算这个彼岸,依旧是一场空,但你也曾拼尽全力的奋斗过,而不是因为执着和牵绊而束手束脚,以至于痛失奋斗的机会。

奋斗过,不留遗憾的奋斗过,这也是完美彼岸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总算缓过劲来的第五正,眼神重新变得清澈,心中也已经没有任何畏惧和惶恐的容身之地。

心无执着,不着于相,唯有一往无前。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