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第四百章,壮举

第四百章,壮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第四百章,壮举四月份,新城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迎来第二枚极轨卫星火箭的发射任务。

  同样的,电视台也在进行直播。

  直播画面会跟上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这一次,并不是多级火箭发射,而是航天飞机承载发射任务。

  「这是我们新城首次利用航天飞机进行发射卫星,我们将见证奇迹......」

  电视台记者,在电视镜头前激动无比地科普着航天发射的情况。

  「我们的长江号航天飞机将会运载我们的极轨卫星进入四百公里的太空高度,然后再返回地面.....」

  「根据航天中心总设计师熊猫同志的介绍,设计长江号航天飞机的目的便是要用它把大量载荷送入地球轨道,使它能在轨道上检修卫星,并能把卫星带回地面修理等。它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机场跑道上着陆,一般可重复使用次。」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上,长江号航天飞机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新城成立十周年的历史上,长江号航天飞机便是献礼......」

  伴随着记者的口述,新城居民这才了解到这架长江号航天飞机到底有多么了不起。

  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从一九五七年,北极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世界宇航科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目前空中不停运转的各种人造卫星不计其数。

  然而,它们只能自行堕毁无法维修,更不能返回地球重新使用。

  长江号航天飞机的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它可以像火箭一样地飞,像人造卫星一样地在太空轨道上运行,又可以像滑翔机一样地按时按地降落,然后还可以再次使用。

  二十七米长的机舱,能装运五十六吨重的货物。

  发射指挥中心,曾庆丰压力山大,相比上一次,这一次的发射,明显有更大的压力。

  航天飞机是周济民带领下,在过去两年多慢慢研发出来的。

  本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应该是先进行试飞任务,然后再进行搭载极轨卫星同步发射。

  结果,周济民直接说了,一起上就是了,省得浪费。

  驾驶航天飞机的是老航天员杨建军、林志武和冯远三人,他们可都是久经考验的航天员了。

  为了这次发射任务,准备十分充足。

  此次来的是另外两位领导,这会儿正坐在周济民旁边。

  「熊猫同志,你上次提议的扩招毕业生一事,会议上已经通过了,现在就等文件下发了.......」

  「谢谢领导们对我的信任!」

  周济民听罢,顿时高兴不已。

  从二月份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了,终于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按照这个情况,那么接下来的新城大学等几所学校都会迎来大发展,生源将会源源不断。

  「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跟诸位领导汇报!」

  两位领导和曾庆丰他们顿时都被周济民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是关于重型运输直升机的事儿,发动机的事儿,我们基本上确定了方案,我们不需要燃油,而是完全依靠电池作为能源.......」

  嘶!

  还真的成了呀?

  电动汽车也就算了,但电动直升机,如果这事儿真的成功了,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其实,电动飞机,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新城这边早就已经有了无人机,而无人机的能量来源都是电池。

  当然了,无人机有巨大硬伤,那就是航程短!

  特别是大型无人机,航程更加短。

  这样的短板,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

  两位领导吃惊不已:

  「那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飞机从实验室出来?」

  周济民闻言,洒然一笑,道:

  「那就需要再等一等了,按照现在的进度来看,今年年底之前是有希望看到直升机的。」

  「那也不错了,熊猫同志,辛苦你们了!」

  如果重型运输直升机真的可以研发出来,并且实现量产的话,那真的可以填补部队在短距离运输和武装空中打击的短板了。

  接下来并没有继续聊天,因为航天飞机已经开始发射了。

  原时空第一架航天飞机是白头鹰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试飞,年的时候首次发射成功。

  但现在这个时空,航天飞机,也就是近地轨道飞行器的首次发射的名号被绿洲新城给拿走了。

  长江号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一共有五台,除了位于轨道器机身尾部并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台发动机之外,在机翼两侧还有两个发动机。

  两侧发动机可以在进入太空之前,作为起飞和降落阶段的主发动机,进入太空之后,两侧发动机就可以自动收回。

  这一点得益于周济民在发动机上面的设计和材料发明,使用的是最为先进的尖端科技,这才得以攻克这个技术难点。

  他自己的隐形超音速飞机,也有这样的设计,并且经过了一两年的飞行,技术完全成熟了。

  当然了,航天飞机所使用的燃料并不是曾庆丰他们航天团队制造的固定燃料,也不是加注的液态氢和液态氧,而是周济民自己在空间里压缩的燃料。

  这种压缩燃料技术,曾庆丰他们也在改进,只不过,目前只能达到百分之四十,不太成熟。

  原定计划,周济民是希望航天飞机直接从跑道滑翔起飞,然后带着极轨卫星进入近地轨道之后,再发射极轨卫星的。

  只不过,曾庆丰他们认为这样不保险。

  所以非要让航天飞机从发射塔发射,并且还给航天飞机装上了三个火箭助推器。

  两个固定燃料助推器,还有一个航天飞机燃油箱。

  周济民没有跟他们争辩太多,或许等以后他们就会明白了。

  第一次发射嘛,那就稳一点好了。

  不多时,火箭点火,搭载着长江号航天飞机直插云霄。

  航天发射指挥中心处,大家全都盯着显示屏看。

  新城的其他地方大家也在盯着电视机看直播,看得大家热血沸腾。

  大西北的新城,其实并不是航天发射的最佳位置。

  但这里的海拔还算可以,勉强算是一个优势吧。

  卫星发射最佳位置,其实是赤道附近的陆地,但内地这边可没有这样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