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穿剧:我在大理寺玩套路开挂了 > 第44章 鬼冢由来

第44章 鬼冢由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廉书荣看了看虞青凤,又看了看托腮的女子,了然一笑,欣然配合。

“那你倒是说啊。”

“凭什么你让我说我就说啊,再说了,人家女侠正在思考,我现在说出来,你们怎么算输赢?”

“看不出就说看不出,大方承认也不失为一种坦诚风度。”

……

女子闭眼,揉头,敲头,一系列动作下来,终于认输,“行,接下来三日,我听你差使。”

“好,我的第一个差使,你告诉我,你的名字。”

“我叫夕瑶。”

得,又来一个姓氏保密的。一保密,那绝对有猫腻。

“唉,断头,断头,”后方传来一个苍老的男声,“看到这断头戏法,就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丁大人斩首的那日。”

四人一同回头,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说话的对象是同桌的另一位头发半白的大爷。

“丁大人,丁传宗?”虞青凤干脆把椅子转换了方位,冲着两位大爷坐下,要加入他们。

花白老大爷一惊,“小姑娘,你也知道丁传宗,丁知县?你是,是平川县人?”

这一趟果然是大丰收,来对了。这不是碰上知情人了?

正赶上戏班散场,虞青凤马上提议,请两位大爷进芸荟楼消费,而且是开豪华单间,两位大爷想点什么点什么,当然得是酒楼里有的,姑娘不算。

至于说夕瑶,虞青凤还未提出邀请,她自己已经理所应当地跟上了。

单间里,花白大爷先是做了自我介绍,他叫窦天保,现年六十岁,是土生土长的平川县人,几年前才从平川县来济州投奔儿女,定居于此。

二十年前丁传宗的故事,断头鬼冢的由来,他还记忆犹新。

二十年前,济州平川县的父母官名叫丁传宗,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廉好官,美名传扬整个济州。

丁传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挺讽刺的,因为他一心想着造福百姓,恨不得把自己的家当都拿出来救济穷苦,所以直到40岁还未婚娶。

二十年前,丁传宗刚好40岁,在百姓们的支持和撮合下,他终于娶上了媳妇,一个25岁、不贪恋权财、仰慕丁传宗、想要跟偶像一起造福一方百姓的大龄文艺女青年。

刚成亲不久,新媳妇便怀孕了。

刚怀孕不久,赶上济州旱灾了。

济州旱灾,朝廷派发赈灾银两,给了济州平川县五千两白银的份额。

然而就在这笔赈灾款从济州知府运往平川县的途中,途经峡谷之时,被一伙山贼给劫了。

问题在于,押送赈灾官银这种事是保密的,时间路线全都只有自己人才知道,山贼不可能提前埋伏。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有内鬼。

丢了巨款不说,押送的衙役全军覆没,这事儿马上惊动了知府和巡抚大人,两个上级直接杀到平川县,亲自侦办此案。

这案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追寻山贼下落,二是寻找内鬼。

就在知府和巡抚抵达平川县的当天,丁传宗的师爷带着举报丁传宗的物证,击鼓鸣冤,状告丁传宗。

两位大人开堂审案,平川百姓几乎全员出动,围在衙门门口。

师爷提供的物证正是他在丁传宗家里找到的、丁传宗与山贼头目策划抢夺赈灾款的信件。

十几封信除了一封是丁传宗写好还未来得及送出去的,其余都是山贼写给丁传宗的。

从这些信的内容可以看出,有关动手抢劫的时间地点,以及押送人员数目等等,事无巨细,丁传宗全都提前告知给了山贼。

唯一一封出自丁传宗手笔,还未送出的信里写着:事成之后,他们到京城的老地方汇合分赃,以后互不往来,丁传宗一定会善待山贼的表妹,让山贼放心。

丁传宗刚刚成亲的新媳妇竟然是山贼的表妹。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