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沙棺 > 第206章 牛奶

第206章 牛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经济大萧条的环境下,奶农是无法承担这种复杂成本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下去,恐怕到最后,自己得到的钱还不够给工人付工资以及运输的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无论送人还是低价出售,都是在供给,所以如果不倒掉牛奶,供需就无法平衡——牛奶供应过多,则会导致奶价下降,奶农的整体收益率会降低,当这个收益率为负的时候,奶农就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持续亏损,就必须将牛奶浪费掉。

你真的以为这些人愿意将牛奶倒掉吗?

他们也不舍得,可惜在市场的正常发展规律运作之下,他不得不去这样做。

这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发展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最终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难免的。

市场基础条件下,每一步每一个举措对市场的影响都会随之扩大。

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更何况,市场具有滞后性。

比如,在这个时间段,猪肉的价格上涨,如果你想以此牟利,那就需要去养猪,可在你获得利益之前,你需要付出比以往数倍的代价来养猪,而且想要见到利益至少要等几个月的时间。

市场对于时间的把握是很难的。

若是等到几个月之后,猪肉的价格下降,而你所购买的猪仔以及饲料的价格却贵的惊人,最后除了付出劳动成本之外,连经济成本也入不敷出。

终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境。

王大林很清楚,有些东西,你不能用常规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是要从长远角度。

如果牛奶真的送给了穷人,而且是免费的,无形之中将会给穷人一种假象,这牛奶的价值本身就是如此。

即使以前它拥有很大的价值,而且以后也同样会具备很大的价值。

可是,在这个时间段,对于整个大部分底层人员的影响是震荡的。

当这些人感觉牛奶不再具有价值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会失去购买的欲望。

即使有一天,经济复苏了,农场主的奶农还能继续以此为生吗?

他们虽然做了善事,同样也害了自己。

所以,他们宁愿倒掉,从而维持市场的供应需求,维持收支平衡。

因为总有人能够付得起钱购买。

而且,只要坚持过这段困难的时间,一切都能恢复如常。

他们依然可以靠着牛奶来生存,来赚取大量的利益。

这才是生活发展的本质。

当然,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接见孝理藏的案例,王大林从中也能得到深刻的思考。

当这些普通人得到了免费的牛奶,而且习以为常,等到经济恢复,没有人再为之提供免费牛奶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应得的利益受到损失。

这个时候,可能还会引起反抗以及暴乱。

最终反而成了养虎为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