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次一换三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次一换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反正张溪是不同意的。

诸葛亮也不同意。

但不是不同意换地,而是觉得江东的条件不行,完全是狮子大开口,在想桃子吃。

从军事角度考虑,诸葛亮倒也不算完全反对,毕竟这么一换地,可以让两家的地盘都连起来,不用那么麻烦的一个套一个,治理起来相当的不方便。

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刚刚看完江夏赋税征收情况的诸葛亮,也有点舍不得把江夏给让出去,更别说一换三了,江东这是占大便宜了。

只有庞统是赞成的,因为庞统只考虑军事账,暂时不考虑经济账。

从军事角度考虑,刘备获取南郡后就能联通武陵和零陵两郡,把防线从零散布防变成一个整体,这样将来西进取益州的时候,也不用沿着长江层层设防,防备江东可能做的小动作了。

再一个,南郡的人口和产粮,也不是三郡可比,这是一个比三郡更加稳固的基地,不拿下来就可惜了。

至于交换南郡后要直接面对襄阳曹军的压力.这个反而不重要,曹操现在正忙着整理内部问题呢,哪儿那么容易再次南下。

所以嘛,最后的决策,还是交给了刘备。

刘备综合考虑了很久,这才重新召见了鲁肃,一番招待后,给了鲁肃一个回答。

换,可以,但不能一换三。

刘备先是大方的给鲁肃看了江夏今年的赋税和人口统计,让鲁肃知道现在的江夏,跟以前的江夏是不一样的,不光光是赋税的问题,人口也涨了不少。

毕竟张溪可是安置了五六万流民呢,这么多人,还都是有耕地的自耕农,对任何势力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

鲁肃倒是没怀疑刘备给他看的是假账本,这年头但凡要点脸的,都干不出这种事儿来。

所以,看完江夏赋税和丁口册的鲁肃,立刻就知道,自己一换三的想法,可能又不能成了。

这要是换成鲁肃,他也不换呐。

本来鲁肃还以为自己又得白跑一趟的时候,刘备却突然提议,可以用江夏郡,加上长沙郡的一半,交换南郡。

这是刘备自己的决断。

首先,周瑜控制的,也不是整个南郡,襄阳以南的部分南郡地区,依然在曹操的手里,而东部乌林等地,也是早早的就给了刘备,不算江东的控制范畴。

所以,江东能拿得出来的,也就是大半个南郡而已。

其次,现在江夏郡大发展,丁口和赋税大幅度增长,又没有经受过多少战乱,各项基础设施都完备,江东一旦得到江夏郡,就可以立刻获得收益。

最后,关于长沙郡北部的一半土地,那地方本来就是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犬牙交错的地方,现在刘备做出了让步,退出这些地方,全部交给江东方面。

而长沙北部,基本就是巴丘那一带,那边算是云梦泽地区开发相对成熟的地方,如果江东能够围绕巴丘湖开发出另一个产粮基地来,也可以弥补失去南郡这个产粮基地的损失。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刘备自认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换地计划。

别说,鲁肃仔细的思索了一下刘备的这个条件后,也有点心动。

当初刘备刚刚占据荆南四郡的时候,鲁肃提出来一换三,那时候还算是公平合理,毕竟荆南那地方,要发展真的很困难,云梦泽不是那么好驯服的。

但当时周瑜不同意,这事儿就给否决了。

现在呢,本来鲁肃也觉得挺公平的,直到他看到了江夏的赋税册和丁口册。

确实,继续一换三,刘备集团吃的亏有点大,现在这个方案,其实隐隐算起来,江东占的便宜依然不小。

毕竟桂阳一个郡的总丁口数,可能都没有十万人。

这里的丁口数,说的是可以缴纳人丁税的自耕农,不包括那些被世家隐匿掉的人口.这些人,对官府来说,一不能征税,二不能发动徭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但鲁肃并没有立刻的给孙权写信,而是向刘备提出了,他想在江夏境内逛逛,走走,考察考察的想法。

得看看实际情况如何,别回头只是账册上漂亮,实际上这些数据是刘备集团对江夏横征暴敛的结果。

刘备自然同意,并且找来了张溪,陪同鲁肃到各县去转转,顺便视察一下工作,年前回来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是张溪他是江夏郡丞啊,他不去谁去。

江夏郡可是没有设置太守的,只有关羽以偏将军的身份暂督太守事。

你总不能让关羽去陪鲁肃吧。

再一个,当初在江东的时候,张溪和鲁肃就是旧相识,伱不陪着,谁陪着?!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