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陵决战(三)

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陵决战(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哪怕是训练了鸳鸯阵的士卒,面对骑兵突击的话,也不会比普通士卒好到哪儿去。

在机枪没有发明前,骑兵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张溪紧赶慢赶的,终于还是在火墙减弱前,赶到了周瑜中军所在的土坡左前方。

然后张溪命令士卒,立刻结圆阵,就在周瑜中军的土坡下待命。

张溪结阵的时候,曹仁军骑兵其实也看到了,但这会儿的骑兵首领显然不懂张溪为啥要在山坡下结阵,再加上张溪就带来了一百人,也实在算不上什么援兵。

曹军骑兵的命令是冲击周瑜的中军,只要周瑜在山坡上不动,骑兵首领也懒得去管张溪那个一百人和车阵。

就这样,前方江东军正在加紧攻击曹仁中军,而后方曹仁骑兵则在等火势减弱甚至熄灭。

终究还是曹仁顶的时间够久,周瑜这边火势渐渐减弱,曹军骑兵就开始尝试催动战马越过沟壑,向山坡上的周瑜中军进攻。

周瑜这时候倒也不慌,因为他也看到了张溪的接应部队。

周瑜原本的打算,是利用坡度优势,使得曹军骑兵不得不仰攻,降低骑兵的冲击速度。

自己则在坡顶用鹿角组成简单的防御阵地,利用弓箭弩兵杀敌,尽量拖延时间。

可现在不同了,张溪来接应了,还带了车阵。

周瑜见识过这些车阵的防御能力,虽然张溪带来的兵不多,车阵也少,但阻挡一下六百骑兵,应该会比自己的鹿角阵更有效。

但随着火势渐渐衰弱,越来越多的曹军骑兵越过沟壑,来到山坡下。

周瑜一看这个情况,当即下令,全军弓箭抛射,把所有的箭矢都射出去,让曹军骑兵不敢轻易结阵发动进攻。

在射完最后的箭矢后,周瑜下令全军撤退,从后方下坡,撤往张溪的车阵。

曹仁的骑兵被一阵箭雨劈头盖脸的射,还真的被射的只能四散躲避,不敢轻易结阵,甚至箭停了,他们都不敢立刻组织进攻,生怕刚一结阵,周瑜又是一阵箭雨。

但等了好一会儿,发现山坡上根本没有箭矢射下来。

骑兵首领这时候不敢浪费时间了,自家主君还在被人围殴呢,因此一咬牙,决定当即结阵,拼着伤亡也要仰攻上山坡。

可等到这些骑兵爬上山坡顶,发现是一个空营的时候,周瑜带领着自己的士兵,已经撤到山坡中断了,而他们的行进目标,就是张溪的车阵。

现在骑兵首领总算明白为啥张溪会在山坡下结车阵了,原来是为了来接应周瑜的。

骑兵首领顿时大急,好不容易等火灭了,攻上山坡了,却发现周瑜要跑了。

当下也不管什么阵型了,命令骑兵俯冲而下,全军追击,势必要在周瑜进入车阵前,追击上周瑜。

可周瑜毕竟也是一军主帅,作为将领,他也是有马的。

如果不是为了照顾身边的三百步卒,周瑜早就能跑进张溪的车阵内了。

而曹军骑兵刚刚又是停顿,又是仰攻上山的,浪费了不少时间,虽然现在是下坡追击,有速度优势,但还是没能截住周瑜,让周瑜顺利的进入了张溪的车阵。

只是可怜了跟随周瑜的三百士卒。

虽然周瑜已经尽力周全了,但毕竟骑兵的速度太快,又是下坡,周瑜最后也没能全部照顾到,只带了一百多人进入张溪的车阵,剩下的一百多人,周瑜只能看着他们四下溃散,惨遭骑兵屠戮。

周瑜为此很自责,但这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不仅要为这三百人负责,更要为前方还在攻打曹仁中军的几千联军负责。

因此,周瑜很快的就打起了精神,开始在车阵内沉着指挥,依靠张溪组建的车阵,继续拖时间。

而这时候,前方的进攻也渐渐的进入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了。

张飞指挥的一千军士,现在已经剩下了不到五百人了。

而也正是这五百人,在张飞的带领下,一路穿插渗透,终于杀到了圆阵中心,渐渐的靠近了曹仁的中军。

而这时候,江东军的凌统和陈武两人,也跟随在张飞军身后,顺着这个缝隙钻了进来,渐渐的扩大了缺口,让更多的江东军从缺口进入,进攻曹仁的中军。

这时候的曹仁,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该认输,指挥剩下的数千士卒退回江陵城,为以后守城保留有生力量。

就在曹仁做出决断前,战场上的战况突然发生了改变。

周瑜的帅旗倒了。

在战场上,一方帅旗倒地,自然就意味着主帅后退或者阵亡.所有江东将士都知道,自家主帅可不是安然无恙的呆在后面看戏,他也是在被骑兵围攻的。

而曹仁一看到周瑜的帅旗倒了,自然而然的认为是自己的骑兵建功了,当下下令,趁着这个机会,高呼周瑜已死,打击对方士气,同时全面反攻。

可就在曹仁做出这个调整之后,还没见到具体效果呢.周瑜的帅旗又立起来了。

这下轮到江东军的将领们鼓噪,告诉大家周瑜还在,鼓励大家奋勇杀敌。

曹仁那个郁闷的,我刚刚调整的阵型啊.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