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铁索连舟

第一百一十六章 铁索连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这会儿的周瑜,暂时没有心思跟诸葛亮勾心斗角,因为曹军出现了新的动向。

也不知道是哪个脑子抽抽的笨蛋跟曹操提议的,让曹操把荆州的大小战船用铁索木板给连了起来。

这简直是天赐的破曹良机。

现在战机已经出现了,周瑜全部的心思都在破曹上。

大江之上,铁索连舟,很明显就是哪个不通水战的笨蛋搞出来的,而曹军中居然没人提出反对意见这说明蔡瑁和张允大概率是完蛋了。

而搞出铁索连舟的笨蛋,现在还非常得意的跟自己的属下们炫耀呢。

“青徐之兵不善水战,今我以大船为基,串联小船,使得青徐之兵亦能纵横江面.诸君,江东可破矣!!!”

嗯,这个笨蛋,就是曹操本人。

曹操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一开始,他任命蔡瑁张允作为水军都督,统领荆州水军结果第一次交战,兵力更多的荆州水军却打不过周瑜的江东水军。

当时曹操就很不满,蔡瑁说荆州水军久不操练这荆州军久不操练难道还是我大汉丞相的锅?!还不是你们这帮荆州世家不干人事的结果?!

但想想,曹操觉得还是算了这帮人要是干人事儿,荆州能投降的那么干脆么?!

再一个,曹操考虑到蔡瑁终究是荆州蔡家的家主,跟自己也算发小,再加上蔡瑁提出了建立水寨,让荆州兵在外,青徐兵在内的办法,让曹操意识到自己还得靠蔡瑁来治理水军,所以暂时忍了,让蔡瑁继续统领水军。

可蔡瑁统领的水军,经过一个月的操练,蔡瑁依然说不能出战,而这时候,北方来的士兵逐渐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征兆,曹操有点等不下去了,对蔡瑁也是越来越不满意了。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蒋干连夜从江东赶回,递上了一封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曹操当时刚刚被人叫醒,正犯着头疼呢,再一看这信,想到平日里蔡瑁的无能表现,顿时大怒,直接让人把蔡瑁和张允给咔嚓了。

但很快,曹操就反应过来了,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可他是大汉丞相,挟大胜之势席卷荆襄.这时候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能承认自己错了。

曹操犯了上位者骄傲自满的毛病,而这个时候,他身边只有程昱和刘晔两个谋臣,这俩都不是那种会犯言直谏的人,因此虽然看出来了,但谁也没敢多嘴。

曹操因此命令毛玠和于禁接管荆州水军,本以为这俩人好歹在邺城训练过水军,应该知道一些水军之法.结果就是让诸葛村夫“借走”了十万支箭,自己还被嘲讽了一番。

虽然这事儿是曹操的锅,是曹操判定这是诱敌之计,不让水军出战的但曹操才不会认呢,必须是毛玠和于禁的问题。

但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曹操不想再跟周瑜这么隔江对峙的耗下去了。

曹军南下大军攻二十万左右,到了荆州收降十万左右,足足有三十万大军,本来曹操觉得,以三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如此兵力优势,江东就算不投降也会人心惶惶,到时候自己一鼓作气,就能一战平定江南。

但曹操没想到的是,江南作战,跟北方作战完全不同.要过长江,必须要有水军,而这个,只能依靠荆州本地的军队才行。

可荆州兵新降,人心不定,再加上荆州水军的战斗力和江东水军差这么多也是曹操没有预料到的,一时陷入僵持,这让曹操很不满意。

另一个,北方的青徐军南下到荆州后,陆续的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瘟疫,轻一点的四肢无力,重一些的上吐下泻,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再加上连年征战,很多士卒已经快两年没有回家了,南下荆州虽一时胜利冲淡了这种情绪,但随着跟江东军隔江对峙,军中的思乡情绪又开始蔓延了。

再这么拖下去,那么曹操反而要考虑,是不是该退兵回许都了。

曹操显然不想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撤兵,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

现在曹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青州徐州的士卒不擅长水战,无法在水战中帮上忙,只靠荆州的水军无法战胜江东军。

既然这样的话,那如果把水面变成陆地,不就可以让青徐军参战了么?!

而青徐军一旦在水上形成战斗力,凭借着手上的十几万大军,还能打不过江对岸那边五万都不到的江东军?!

可怎么把水面变成陆地呢曹操发现,大船的安稳性要更好,在大船上的青徐军队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比较少,而相反,小船摇晃比较严重,青徐军不适应的情况比较普遍。

那么,如果把大船小船都连在一起内,是不是就能有效的对抗江面上的摇晃波动,把江面变成陆地呢?!

曹操试了一下,发现这个办法真的可以,青州军在这样的连舟上作战,战斗力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总不至于一上船就吐的七荤八素的。

于是,曹操觉得自己发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大手一挥,把荆州军所有的战船都给连了起来。

而他这么一连,也给周瑜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

这么铁索连舟的,是真的担心大火烧不起来啊!!!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