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平凡之路2010 > 第79章 我是天才

第79章 我是天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比如说他从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学编程,在应付繁重的课业并且成功进入一所重点大学的同时,还能够掌握高超的编程能力。

突出一个结论,他是一个天才。

对此最有利的证据是,林一亲自独立完成了第一个创业项目随便外卖网的第一个版本。

随便外卖网的故事也做了很大的夸张化演绎。

因为每团收购随便外卖网之后,很快已经超过饿了吗称为在线订餐行业的领军者,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每团本身的团队和运营能力,当然也离不开一直以来很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林一和刘简妮的描述中,主要原因变成了随便外卖网本身的“商业模式先进”和“产品理念优越”,简而言之就是每团外卖的成功都是林一留的底子好。

颇有一点“王星的校内要不是当初贱卖给了陈一洲,他早就成功了”那种味道了。

当下正在做的万里出行自不必说,从名字选择了“出行”两个字,而不是另外两家的“打车”说起,充分表现了林一的英明睿智和目光长远。

以上这些,当然都是吹牛逼。

小时候的部分是完全虚构的,反正也用不着担心任何人会突然跳出来打他的脸。

大学以后的部分起码还有点依据,但林一不好意思说“写实”两个字,那属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总之就一个原则:能吹牛的地方要应吹尽吹,实在没办法吹牛的地方也要想办法吹牛。

林一可以说是第一人称视角参与并且沉浸式体验了,那些名人的“非凡经历”都是怎么来的。

如果一个普通人容易忧郁,不会有人认为多么了不起,最多不过是个忧郁的瘪三。

而一旦等到他成功之后呢,就会有人从他的忧郁眼神里,发现他早就拥有艺术家的气质了。

其实林一本来是不想把自己整得这么浮夸的,要想把“我是天才”这个意思毫无心理负担地表达出来,也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但没办法,他们并不欣赏四平八稳的那一套。

投资人都是很专业的,他们有能力做出行业判断,但是风投机构的钱也都是募集来的,他们也需要有故事向自己的老板交差。

人类的本质就是喜欢听故事。

林一选择入乡随俗,把这段深加工过的“真实故事”一遍一遍地分享出去,然后收获一些或真或假的恭维话。

他们在西海岸这边晃了一圈之后,发现投资人的反响比自己预计得要平澹一些。

刘简妮不会干巴巴地带林一过来,她都是提前做过沟通的,这是一个意外情况,她敏感地表示:

“肯定有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就在前不久他们还对uber非常追捧,对于我们这个国内版uber的概念也很有兴趣,有好几家见面之后反而口风不一致了。”

林一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跟投资人八字不合,不过刘简妮断然否决了这个猜测。

“不是你的问题,我觉得这一次你已经比随便外卖网的时候进步很多,而且我们都是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案来说的,并没有什么纰漏的地方。”

一时半会儿没搞明白,不代表他们的行程要停下来,所以刘简妮还是安排他继续飞到东海岸那边,跟另外一波风投见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