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美利坚财富之路 > 第505章:《曼哈顿悬日》

第505章:《曼哈顿悬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轻的米兰达·可儿和更年轻的罗茜·汉丁顿-惠特莉,她们在小心翼翼同时又十分有小心机的和一众公司前辈们相处时。

  亚伯已经来到了史密斯大厦,在史密斯资本内部的一个金融安全屋里。

  他在看加元和多种其他国际货币的汇率,观察它们近两个月以来的变化。

  自从进入新世纪,甚至上个世纪尾声以来。

  加拿大这个国家,正在从大宗商品生产出口国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石油出口大国。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价格势必会影响加元汇率。

  这几年来,加拿大产油量提升的速度很快。

  原油价格的变化,和加币汇率的变化,越来越呈正相关的形态。

  原油涨的时候加币也会涨,原油跌的时候加币一样会跌。

  不过受其他因素影响,有时二者也会走出互不相干的独立行情。

  大部分的时候,这意味着,一旦市场认为油价高企预示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价因素就可能令加元承压。

  作为“石油货币“,加元才不过刚刚起步,因此,随着未来数年加拿大石油产量继续逐步扩大,加元与原油价格之间的联系可能将会加强。

  这段时间以来,史密斯资本的一部分力量,一直都在遵从亚伯的要求,建仓做空加元。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同时尽量让加拿大当局不要那么早发现。

  亚伯让史密斯资本,用的是汇丰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这三家银行的账户。

  之所以有汇丰,是因为汇丰集团在加拿大规模很大,是加拿大的第六或者第七大银行。

  后面两家银行,则是加拿大五大银行之二。

  尤其是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很多时候它甚至可以在全球银行榜上,排在前三的地位。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那不是更不应该让这些加拿大的银行,来运转亚伯的资金吗?

  它们毕竟是加拿大银行……

  然而现实是,正因为它们是加拿大银行,它们反而更值得亚伯使用。

  这会让史密斯资本的资金流动,显得更加自然,像是加拿大内部正常的外汇投资一样。

  至于泄密问题,不要忘记了加拿大也是个资本国度。

  在资本的国度,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能保证有利可图。

  那就算你要让对方叛国,对方也绝对不会犹豫多久。

  如果犹豫了,那只是你给的利益不够而已。

  这就是新籽油主义下的资本,就是《资本论》里面的那个资本。

  这次做空加元的资金,建仓一个多月以来,已经动用了史密斯资本大约130亿美元。

  和亚伯用在狙击英镑上的资金差不多。

  不同的是,在加元这边,亚伯用的杠杠倍数很高,差不多是20倍。

  换句话说,史密斯资本现在操作着2600多亿美元的资金,建立了大量的加元空头寸位。

  在亚伯的要求下,史密斯资本的加元直盘是美元\/加元,交叉盘则是澳元\/加元,瑞郎\/加元,欧元\/加元,英镑\/加元这四个品种,共计是五大品种。

  此刻美元\/加元处于1.0840位置,澳元\/加元处于0.9602位置,英镑\/加元处于1.7750位置,瑞郎\/加元处于1.2012,欧元\/加元处于1.4842位置。

  史密斯资本,此刻一共持有着5万手美元\/加元的多头仓位,

  4万手澳元\/加元的多头仓位,4万手英镑\/加元多头仓位,2万手瑞郎\/加元多头仓位,4万手欧元\/加元多头仓位。总计19万手多一些。

  这是史密斯资本用了一个多月,慢慢建立的仓位。但现在,亚伯还打算继续加仓!

  天赋告诉他,这点仓位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等他打算让大卫指挥,继续加仓的时候。

  他发现,因为同时在进行着太多业务,史密斯资本现在居然有些人手不足。

  作为史密斯金融集团里的投行,资本市场狙击手。

  如今的史密斯资本,同时兼顾着一个大型投行应该有的各种业务。

  算是正经投行业务的,包括有:

  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相对来说不那么正经的投行业务,则一般都由亚伯主导。

  像由他主动发起,与索罗斯合作的狙击英镑计划。

  还有后续,意图染指英国大量优质企业的“登陆不列颠计划”。

  还有早就布局,从年初就开始的长期做多黄金计划。

  再加上现在这个狙击做空加元的业务。

  这些业务相比于前者,就没有那么正经了。

  如果说前者是正常的投资银行业务。

  那后面这些不管再怎么美化,其实都是赤果果的掠夺!

  在金融和资本市场上的掠夺。

  也正是这些业务,虽然其实风险更高,但也正因如此更加容易赚钱。

  绝大部分大型投行的横财和利润,都是从这些不正经业务来的。

  这些不正经业务,它们有一个名称,被统称为“国际游资”。

  恍然间,亚伯发现史密斯资本的人员有些不够用了。

  作为他的第1家公司,起家的立身之本。

  史密斯资本一开始的时候,走的完全是精英制。全员精英,100多个操盘手只服务于他一个人。

  后来随着规模扩大,业务的增多。史密斯资本一直都在招聘人手。

  三年时间,它已经从当年才100来人的小型华尔街金融公司,增长到了现在美国本土大约2500,伦敦分部600多人,总共3000多人的规模。

  3000多人的公司,看起来已经不少了。但对作为一个大型投行,已经跻身华尔街投行六子的史密斯资本来说,这点人根本不够!

  举个例子,同为华尔街投行六子。

  美林在全球,大概拥有5-6万名员工。

  高盛公司,则大概有4-4.2万人左右。

  雷曼兄弟银行的这个数字,是大概2.5万人。

  贝尔斯登差不多是两万人。摩艮史丹利最夸张,巅峰时全球员工数量超过9万人,现在也还有7万多人。

  就算是和员工人数最少的贝尔斯登相比,才3000多人的史密斯资本也远远不如。

  虽说这和史密斯资本,还没开始全球化有关。

  没有那么多的全球分公司,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员工数量。

  但这么一点的人,也确实对不起它如今华尔街六大投行之一的名头。

  会有这种局面出现,亚伯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当初与德克萨斯财团合并时,德克萨斯财团那边的投资银行的工作人员,原本理应并到史密斯资本这边。

  要是那么做的话,人数是不可能这么一点的。

  亚伯当时考虑到,那样会影响自己在史密斯资本的控制力,所以阻止了人员的并流。

  但现在,亚伯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了整个史密斯金融集团。

  史密斯资本,是到了开始大扩张的时候了。

  要不然的话,许多业务和工作,都会缺少人员,没办法展开了。

  只是人员的招聘和扩大,全球分部的建立,都是需要时间的事情。

  不是点一下按钮,或者他说几句话就能达成的事情。

  所以现在在大卫和杰斯,都忙着狙击英镑,收购英国公司股票,同时还要盯着欧洲市场的时候。

  做空加元这件事,亚伯只得亲力亲为。

  他召集来100多个操盘手,在这个交易室里,指挥着他们开始建仓。

  从业已经三年,当年只能靠天赋的金融小白,现在也是金融老白一个了。

  再配合上他恐怖的天赋,就算没有大卫这种指挥,他也一样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

  此刻,亚伯的面前,有着总共18台电脑屏幕,他看着各种外汇的走势图,时不时发布命令。

  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和全神贯注,看起来不累,其实是很累的。

  加上亚伯很少,好吧,是几乎没有做过这种工作。他自己亲自上阵以后,发现属实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难怪许多华尔街的高管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嗨药。

  这种工作强度,很多时候一持续就是要好几天,有的甚至半个月一个月,中间只能偶尔休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