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道北小黑 > 第一个DNA图谱

第一个DNA图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如同是狼终究是要吃肉一样,杨新海的那双贼眼没闲着,他一边靠偷盗维持生活,一边四处搜寻着下一个侵害目标。

2001年8月中旬,杨新海来到与驻马店市毗邻的漯河市,照旧像个瘟神一样四处游荡。一天,他来到离漯河市区只有30来公里的临颍县巨陵镇纺车刘村。

从漯河市郊的临颍县沿107国道向许昌市方向前进,大约20分钟后即可来到位于国道旁的巨陵镇,再东行三四里,就是这个镇的纺车刘村。这个村子的西北角,有坐北向南的4间平房,平房前有走廊,最西间为厨房,有向南开的单扇木门。

这是村民邱云仙的家,这个42岁的农村妇女带着14岁的女儿和11岁的儿子住在这里。不想,这个祥和幸福的家庭被杨新海盯上了。

2001年8月13日夜,杨新海在纺车刘村南边一个村的煤球场偷了一根钢钎,骑着偷来的自行车来到邱云仙的家门口,意欲实施强奸犯罪。但他发现天色已经微明,已有早起的人们吆喝着耕牛下田犁地了,他只得打消了这个犯罪念头,把准备作案用的钢钎塞在了邱云仙家西边的麦秸垛里,骑自行车回到了临颍县城。

2001年8月15日凌晨1点钟,恶魔杨新海骑着偷来的自行车,再次来到临颍县巨陵镇纺车刘村。为防止走路有响声,他特意穿了一双浅靿黄球鞋,按照事先看好的地形,直接到了邱云仙院子西边的麦秸垛跟前。他把自行车靠在麦秸垛上,将事先藏好的钢钎抽出来,像个幽灵溜进了邱云仙的院子。

院子里很静,整个村子也是一片沉寂。杨新海掏出随身携带的"阿兵"牌不锈钢水果刀,轻轻拨开了邱云仙家客厅的正门,打开一道门缝挤了进去。

杨新海进到屋里,蹲下身子听了听,一家三口都睡得正香。西间靠西墙顶南墙有一张床,床上睡的母子俩,母亲头南脚北,小男孩头西脚东在床北睡。东里间西北角靠北墙顶东墙有一张床,那个小姑娘头东脚西地在这张床上睡着,这是他的主要侵犯目标。

恶魔杨新海进门后,毫不犹豫地用钢钎先打母亲的头部,然后敲儿子的头部,打了几下,看他们都不动了,又到东间屋里打那女孩,一钢钎下去,就把她打晕了。然后,这个丧尽天良的恶魔回到东间屋,将自己的衣服脱光,对那女孩的尸体进行性侵犯。中间还停下来两次,去西间屋的床上翻了一回钱,到客厅里去翻箱子,翻了两次总算没有白翻,翻到了4块钱。

2001年8月15日上午11点10分,纺车刘村村民刘晓娟发现自家的煤火灭了,就拿煤火钳夹了一块蜂窝煤往邻居邱云仙家引煤火。她见邱云仙家院子里没有人,煤火在平房的最西间房檐下放着,她把煤火炉上的水壶掂下来,发现煤火灭了,就喊人,喊了好几声没人答应。她掀开正房门口挂的竹帘子,发现正房的两扇门是打开的,里面放的麻将桌、椅子、茶几都像平常一样,因为东间有隔墙,她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可她往西间屋子一看,发现邱云仙母子俩下身都赤条条的,单子也没盖严,她吓了一跳,啥也没说,赶紧回到家,将所见到的情况告诉了妈妈。她妈要她一起去邱云仙家中看发生了什么事,她走到胡同口,不敢再往前走,她妈一个人去了。一会儿,她见妈妈哭着从邱云仙家中跑出来,大声喊着:"出事了,快来人呀!"一边喊,一边惊慌失措地往村里跑。村民刘书峰、刘学德、刘常友等人听到喊声,飞快地跑了过来。刘书峰进屋后马上就出来了,喊着:"发生杀人案了,快打110报警!"村民们知道发生了杀人案,七嘴八舌地说:"快打120,说不定还可以抢救哩!"打过电话后,刘书峰等人在邱云仙家的门口守着,说要保护现场,不让再进人。

临颍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立即勘查现场,检验尸体。经法医当场检验证明:邱云仙和其女儿生前系他人锐器外力作用于颈部致右侧颈动脉大部分断离,右侧颈静脉完全断离,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儿子生前系他人钝性外力作用于颈部致机械性窒息而死亡。

随后,刑警们对现场进行了更为认真细致地勘查,竭力从细微处找出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揭开盖在1号女尸身上的军绿色薄被,在其肚脐处有一弯曲毛发,在其身体下面床单上有4根弯曲毛发;3号女尸头北脚南,仰卧位,上半身被一绿色毛毯盖着,双腿分开垂向地面,双脚着地,双腿间地面上有一双粉红色塑料凉鞋,鞋跟处地面上有少许分泌物,并有4根毛发。临颍县公安局干警分析,这8根毛发一定与犯罪分子有关,遂将其分拣起来,立即送河南省公安厅刑事科学研究所进行dna鉴定。河南省公安厅刑事科学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化验和检测,以"(2001)公物证鉴字第3993号鉴定书"作出鉴定,固定了这些现场遗留毛发的dna图谱,并确定这些毛发为一男子所留。

这是杨新海留在公安机关侦查卷宗中的第一个dna图谱,从而为侦破杨新海特大杀人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临颍县警方随即对外宣布:这起特大杀人案定名为"8·15"案件。没成想,这个命名竟成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杀人案的代号。

据纺车刘村原村主任刘洪亮回忆说,2001年8月15日,村里最西头的邱云仙一家三口被害后,当地警方勘查断定:"凶手不出方圆100米,为20岁至40岁的男子。"据说,警方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从作案现场来看,犯罪嫌疑人对这里太熟悉了,如果是外地人来这里作案,不可能对现场了解得这么清楚。于是,在此范围内的纺车刘村人个个都成了"排查对象"。

临颍县巨陵镇调查取证那段时间,整个纺车刘村闹得人心惶惶,每家每户都发了纸和笔,要求检举可疑人员,还有很多人被抽血,警方根据现场遗留的毛发检测出的dna图谱,与这些排查对象的血型进行比对,个别见多识广的村民告诉大家,那是dna检测。于是,被抽了血的人就忧心忡忡地等待着检测结果,当然,这种检测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嫌疑对象一个一个地被排除了。这种排查进行了多次,范围逐步扩大到临近的乡村,但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也没有什么收获。

杨新海案侦破以后,当地公安机关才明白,原来是因为犯罪嫌疑人的误导,使当时的排查工作走入误区,虽然留下的是杨新海的dna图谱,但排查的方向却远远地偏离了作案人。

12、带血手印的杨树棍

由于杨新海作案动机不突出,又由于他本身没职业,很早就在各省流窜,具有一定反侦查的意识和技能,给破案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尽管案发地的警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案件的侦破进度仍然是微乎其微。

但是,由于"8·15"案发后,警方加大了破案和排查的力度,杨新海也着实提心吊胆了好长一段时间。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再去作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可他也没有离开发案地很远,一直在周边的几个地市转来转去,和公安机关周旋。杨新海作案时总是随身带着一张地图,走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作案。他利用对农村生活熟悉、环境熟悉的便利条件,钻公安机关各自为战的空子。他清楚地知道,只要在公安机关介入案件之前,离开案发地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就等于脱离危险。

"8·15"案发近一年后,杨新海见公安机关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蛛丝马迹,胆子又逐渐大起来,忍不住跃跃欲试,像个孤注一掷的赌徒要放开手脚赌一把。

2002年6月底,麦收刚过,杨新海离开曾经作过案的驻马店市,来到周口市境内。

一天,杨新海逛到了扶沟县城。对街道两旁的楼房和树木他已熟视无睹,对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也视而不见,他所关注的事只有两件,一是有没有穿警服的人在跟踪他,二是街道两旁有没有按摩的地方。

时值仲夏季节,头顶娇阳似火,把脚下的水泥街道路面蒸发出一股一股的热气,直往人的裤管里钻。杨新海转了半天,既没有发现跟踪他的人,也没有找到按摩的地方,感到索然无味,便信步踱到汽车站附近。一见到汽车站,他觉得还是尽快离开县城到农村去的好,农村没有钢筋水泥建筑,没有穿警服的人游走,到处都是墨绿色的树木,坐在树阴下凉爽爽的,想睡还可以就地美美地睡上一觉,不用担心被警察抓住。

杨新海盲无目的地登上了一辆快要开动的汽车,汽车的驾驶员已经启动引擎,但车上仍有好多闲位子,杨新海选了又选,坐在了靠近车窗而又不前不后的位子上。他听人说过,坐汽车时坐在最前面和最后面都不安全,坐在中间的位子上安全系数才最大。可就在汽车即将开走时,一位老太太急匆匆地上了车,一上来就坐在了杨新海前面的一个位子上,这让他心里很不痛快。他想,今天真倒霉,一上车就遇上了一个碍眼的糟老婆子,看见就让人恶心,要是个小姑娘坐在前边,让人欣赏欣赏还高兴些,可偏偏是个老太婆。杨新海非常生气,但他当着众人不能发作,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很善于伪装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从来不招惹是非,也从来不愿多说一句话,惟恐别人从他的某一句话中看出破绽,使他不得脱身,他只把内心深处的狠毒和凶残发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当时,杨新海竭力控制住自己,气得立马下了这辆汽车走人,一边走一边想:平白无故地遇到这种窝心事,太憋屈了,不行,得找个地方出出这口恶气。你一个满脸枯树皮的老太婆,凭什么坐在我的面前污染我的视线?就凭这个老太婆这样对待我,我也要在这里弄出点事来让你们看看。

本来,杨新海还正在为是不是继续作案而徘徊,特别是没有打算在扶沟县作案,今天遇上了这个事,一下子又让他找到了作案的借口,他恶狠狠地决定:要在这里继续作案,强奸杀人。

2002年7月1日早上,河南省扶沟县公安局接到报案:该县古城镇赵岗村村民施彦深一家四口被人杀死。

7月1日早上6点多,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各个村庄的农民们都已开始忙碌了,这时,村民施彦红到施彦深家借用他的东西。施彦深家没有院子,正准备盖新房,在新房没盖成之前,只有一间东屋,又做厨房又当居室。因天气已热,施彦深在东屋门前放张床,夜里就睡在他家院子里。施彦红去时,见他仍是头朝北脚朝南睡着,叫他两声没吭声,施彦红就过去掀他的被子,一掀见他头部都是血,额头有一个血洞。施彦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心里很害怕,赶紧找到施彦深的弟弟施彦亭,告诉他说:"你快去看看吧,深哥不知给谁打架了,头上被打了个血窟窿。"施彦亭随即就往施彦深家跑,老远就看见哥哥睡在院子里一张床上,床上还蒙着被子,他掀开被子看时,发现哥哥的身体已经发凉了。施彦亭赶忙推开东屋的门,见侄女在小床上躺着,腿搭在下面,嫂子在大床上趴着,侄子在蚊帐外边躺着,他们一个个头上都血糊糊的,连一口气也没有了,随即打电话向县公安局报了警。

扶沟县公安局的刑警们赶到现场以后,立即按各自的分工紧张地开展工作,在进行常规的勘查现场、检验尸体、调查取证等程序的过程中,刑警们在受害人院子里发现了一根上面沾着5个鲜红血手印的杨树棍。刑警们遂即对杨树棍上面留下的血手印仔细观察,但遗憾的是,上面只能看出5个血手印,由于血太浓,看不出一点指纹,没有鉴定条件,刑警们只好对这根杨树棍进行研究。

这根杨树棍约有茶盅粗细,一米多长,棍的两端有刀砍的痕迹,茬口不太整齐,但表皮较光滑,并且带有新鲜的树皮。从杨树棍上所带的树皮和两端的所留的茬口看,这根棍从树上砍下来的时间不超过半天。刑警们立即围绕这根杨树棍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这根杨树棍不可能是受害人家里的,也不可能是本村围观的群众留下来的,肯定是犯罪嫌疑人丢弃在现场的。但这根杨树棍是从哪里取下来的呢?刑警们对赵岗村的所有杨树进行了察看,没有发现新砍的树茬痕迹,据此分析,这根杨树棍是犯罪嫌疑人从赵岗村以外的地方砍下来或拣来的,由此断定:杀害施彦深一家的犯罪嫌疑人不是本村人,因为本村人不可能跑到外面去砍一段杨树棍,作案后再把沾有血手印的杨树棍留在现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一个流窜作案的外地人。但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要跑过来将施彦深一家制造灭门惨案?这是留给刑警们待解的一个谜团。

扶沟县公安局的刑警们遂将带有血手印的杨树棍提取在案。在以后的侦破实践中证明,扶沟县公安局的刑警分析得不错,这根带有血手印的杨树棍不但为以后的侦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开拓了侦破的思路。

案发不久,扶沟县公安局即将这根带有血手印的杨树棍以及他们的分析上报给上级公安机关,促成了河南省公安厅决定并案侦查,并决定成立"8·15"系列杀人案指挥部。杨新海案件侦破以后,这根带有血手印的杨树棍更是成了杨新海杀害施彦深一家的有力证据。

这根杨树棍确实是杨新海作案以后留下来的。杨新海在扶沟县汽车站作出要在当地杀人的决定以后,当即改乘另一辆汽车去了扶沟县古城镇。这天古城镇正逢集会,他在会上买了一把四磅铁锤,锤把有七八寸长。他把铁锤连同水果刀、手电筒等作案工具装在一个塑料蛇皮袋子里,背在身上离开古城镇,向南拐上一条公路。他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往南走了二三里路,再往西走到一条河边。杨新海一边走,一边察看路两边的村庄,寻找作案目标。傍晚时分,他借着找水喝的机会,在村子里偷了一把菜刀,用它在路边砍了一根杨树棍,掂在手里作防身用,随手又把菜刀扔了。

2002年7月1日凌晨,杨新海携带铁锤、水果刀、手电筒等作案工具,窜至扶沟县古城乡赵岗村,进入施彦深家里,杀害了施彦深及其爱人和一双儿女。杨新海在母子们睡的床头席子底下找到90多块钱,把钱装起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身上和手上都沾了不少血。他走到院子里,看见自己防身用的那根杨树棍,顺手掂了起来,但又一想,事情已经完了,逃跑的路上也用不着它了,随手就把杨树棍扔在了地上。这一掂一放,他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杨树棍上留下了一个血手印。

杨新海二次进屋,是专门为发泄兽欲的。这个灭绝人性的家伙,在对这一家四口制造了灭门惨案以后,在室内外到处都是一片血腥的环境下,又对女孩的尸体进行性侵犯。然后,把屋门关上,来到院子里,拉过被子盖住了男人的头。

13、胆小如鼠与胆大包天

杨新海重新开始四处逃命、疲于奔波的生活。20天以后,他来到南阳市邓州地面,重新购置了水果刀、手电筒等作案工具,又开始寻找作案目标。

2002年7月21日夜,杨新海携带水果刀、手电筒等作案工具,潜入邓州市孟楼镇的一个村庄。他发现村子的西南角有一座单独的院落,正房是3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房,正房前面三面围着低矮的土墙,周围离其他住户较远,易进易逃,又不易被人发现,于是就选中了这家为作案目标。

当夜12时许,杨新海越过低矮的土墙,跳进院子里,轻手轻脚走到正房门口,见正房是两扇木门,知道门后边一定有门闩。他掏出水果刀,从门缝中间插进去,悄无声息地拨开门闩,轻轻地把门推开一道缝,然后侧身从门缝里挤了进去。

杨新海觉得一个女人容易对付,因此没有先下手把她打死,而是先割断了西间房的电灯开关拉线绳,然后走向床边。这位妇女睡得正香,突然感觉床边站了一个人,一下惊醒了,厉声问:"你是谁?"杨新海没有吭声,而是脱光了衣服,向那女人压了过去。那妇女一边反抗,一边伸手摸电灯开关拉线绳,杨新海低声警告说:"你敢动我捅死你!"说着就动手住她的脖子,那妇女吓得缩回了手,杨新海也就不再她。

在这漆黑的夜里,四处无人,那位无辜的妇女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只好任由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摆布。这是杀人狂魔杨新海对善良的人们犯下的又一起罪行,不幸之中万幸的是,这次杨新海没有动杀机,这位无辜的妇女侥幸保住了一条命。

遗憾的是,事情过去之后,这位受害的妇女在向公安机关陈述受害情节时,却把杨新海的声音误听成是本村的一位村民,幸亏邓州市公安机关在侦查时排除了这一指控,不然,差点再次造成了冤案,出现第三个替杨新海顶罪的人。杨新海案侦破后,这位受害的妇女方才恍然大悟,她痛恨地说:"杨新海这个挨千刀的,枪毙他一万次也不亏!"

在孟楼镇作案之后,杨新海估计,因为当时是黑夜,那位受害的妇女不会认出他;因为这次作案时没有杀人,警方也不会太在意,所以他并没有逃远,仍旧在邓州市孟楼镇一带转悠,伺机寻找作案机会。

2002年7月下旬,杨新海利用孟楼镇逢集的机会,混在赶会的人群里在孟楼镇上购买了作案工具。他先花七块多钱在地摊上买了一把四磅八棱锤,锤把长有一尺三四寸的样子,他捏着锤把掂在手上试了试,不由得脱口说道:"行,挺好使的。"说完,他知道自己说走嘴了,心里打了个寒战。他慢慢抬头看了看卖锤的人,见那人只顾做生意,并没在意他说的话,这才放下心来,赶紧把锤装进塑料袋,付了锤钱,离开这个地摊。他又换了一个地摊,花四块钱买了一把剪刀,然后又在百货门市部里买了手套、手电筒。在一个村子里偷了件老头儿穿的衣服。

作案工具准备停当以后,杨新海骑着偷来的自行车,自行车上胡乱的带一些气球、指甲剪之类不值钱的小东西,装作做小生意的模样在邓州市孟楼镇一带转悠。一天下午,他在孟楼镇白楼村发现了目标。

白楼村的东南角,有一座独立的院子,院门朝南,院子里住着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妇,领着一名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女孩,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吸引了他的目光,杨新海当即决定把这一家作为他侵害的目标。

当天夜里,杨新海就睡在离白楼村不远的一个地头上,他把偷来的那件老头衣服和刚买来的作案工具枕在头底下,可能由于太累了,这夜他睡得很死,一觉醒来,已是凌晨3点多钟。夏日的早晨,4点时天色已经微明,但杨新海发觉四周仍然很静,就急忙爬起来,来到白楼村东南角的这家院子前,但是,由于动身太晚,走到地方时天已快亮了。他算了算时间,觉得那两个老人现在差不多该睡醒了,如果进去被他们发现了,就作不成案了。再者,即使不被他们发现,时间也很仓促,如果作案后天已大亮,很容易被村民发现,自己便无法脱身。于是,胆小如鼠的他很快退到白楼村外,把老头的衣服脱下来,塞到白楼村东北方向的一个麦草垛里,以备再来作案时用。他又像个幽灵似的在周围一带地区转悠开了。

2002年7月27日深夜12点多,杨新海再次来到这座小院落。他见这家虽然大门很破,门是两扇木门,但门头上有门楼,不好直接从门上翻过去。大门两边的院墙不高,墙跟前还堆有不少木头。杨新海蹬着墙下的木头,从大门东侧的院墙翻墙进入院子。

院子北边有3间正房,门朝南,东边一间厨房,门朝西,房子非常破,正房睡一个老头,厨房睡着一个老婆和两个小女孩,两个屋门都没有关。杨新海本来是头天看见这家有小女孩才来作的案,现在见又多了一个小女孩,不禁暗暗窃喜,也促使他更加凶狠地作案。杨新海闯进正房,先用锤打昏了老头,接着用剪刀直戳他的心脏,又用剪刀剪断了他的喉咙,然后用被子蒙住他的头,转身去了厨房,用铁锤打了老太太和与她一头睡的小女孩。

杨新海落网后,办案人员问他,人都已经杀死了,为什么你还要铰他们的喉咙?

杨新海回答说:"我是不想让他们喊叫,也怕他们醒过来喊叫。"

他把这一家四口杀死之后,开始在两个屋里找钱,翻了抽屉、床铺、箱柜,两个屋里都翻遍了,结果啥也没有找到。他歇了口气,开始借两个女孩的尸体发泄兽欲。

案发后,邓州市公安局认为案情重大,立即向南阳市公安局作了汇报,两级公安机关的刑警们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公安机关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死者尚群英,尸体用带有白色、灰色、黑蓝色补丁的单子覆盖,尸体左手指上有毛发,两个女孩的尸体均用灰白色被子覆盖,上有大量血迹及少量毛发。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人员,还在送检的现场提取物中捡出了少量精子。南阳市公安局将现场遗落的毛发和精子一起送到湖北省公安厅,要求进行刑事科学技术鉴定。鉴定结论证实,从送检的精斑中检出男、女二人混合dna,其dna分型中有与现场遗落的毛发中的dna一致的部分。这是公安机关提取在案的送检物中,第二次检出了杨新海的dna图谱。但是,由于人海茫茫,杨新海混迹于人群中间,公安机关一时无法把他分检出来,但这次将杨新海的dna图谱再次记录在案,无疑又把侦破杨新海案件向前推进了一步。

14、一枚残存的穿袜足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