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望空一梦之君臣志 > 第三话

第三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仲举突然离世对唐砚霆来说是莫大的打击,大病初愈的唐知晓其过世消息甚至一度脱力晕倒。所幸,陈离世前成功瓦解半岛壁垒,打开对峙局面。这是头功,然而领奖人却驾鹤西去,是一大遗憾。

多年后,唐砚霆曾对王奉孝言:“当年若不是老师舍命,恐怕我早已成为高丽人的阶下囚。更别提如今成就。”

战后,唐砚霆亲自主持陈仲举葬礼,但是下葬规格却引发群臣争执,一部分认为陈仲举身为人臣应以公卿礼入葬;一部分人认为陈仲举对众人有指导教诲,应以更高规格礼仪下葬;还有一部分人与陈生前有隙,不愿风光其身后事,表示反对其以三公之礼入殓。

唐砚霆不想再听无谓的争执,平静地说:“诚如诸位所见,我唐某人在这场.战.争中侥幸取胜,然我财团栋梁中损失七人。这七人不分先后,不分轻重。我等众人皆或多或少受过陈仲举教诲,效所长补不足,唯我最多,因此视其为师。以授业恩师之礼厚葬,谨表达尊重之意,何须引发争论?”

王一辰说道:“陈先生家中无余财,先前所得封赏都资助贫穷亲友。理应由财团供养父母妻子。”

陈仲举生前对王一辰颇有微词,但王一辰毫不在意,此刻说出至仁至义之言令唐砚霆大为感动,有笔头家老的支援,他心里便有了底气,下令说:“将陈仲举等人父母妻子迎接盛京,由财团供养。”

“遵命。”执掌厚生务部的度博平回答。

这时,陈仲举的遗孀前来拜见,送上一封书信,并说道:“唐先生,我先生上月早有预感,留下一封书函告知过世后一定将此信交给您,请您过目。”

唐砚霆不经部下传递立即走下台阶双手接过信封。

“唐先生敬启:

您打开这封信时,相信与半岛的对峙已经取得胜利,我在此祝贺您。

自我投向财团以来有三年,虽不如王公顺、李炜等人,却得到唐先生充分信任,是老朽毕生的荣幸。三年来,我亲眼见证您从一个小商人成为大商贾的艰辛历程,虽有千言万语,奈何时不我待,请允许我用浅薄的目光为您提四点建议。

一、唐先生纵有吞日月之能,然仍需量力而行。我听说蚂蚁将猎物分食殆尽后才会继续拓展行军范围。人力有限,惜民力方可为日后尽全力。

二、昔日赵无恤受智伯、韩康子、魏桓子围困,赵襄子坚守数月不破。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晋阳城墙牢固,府库充实,宫殿四周种植大量萩蒿的缘故。唐先生赏罚分明是好事,但出手过于阔绰无异于消耗府库,滥砍萩蒿,遇急而捉襟见肘,请唐先生明鉴。

三、唐先生有王霸之气,这在商场新人中绝无仅有,但过于直率,少了三分狡诈,不利于引.诱对手进入陷阱。未能劝谏改正是老夫的失职,而气数将尽,请允许我为您举荐三位能臣,万望您能重用。其一,王奉孝。此人乃青年才俊,谋略不亚于王一辰,刘昌懿,果敢亦超过白宝芝、英黥等人,是难得的宝玉。其二为葛公休之弟——葛悟离。志虑忠纯,伶牙善辩,与公家交涉方是其用武之地。其三为李炜,其尤擅察言观色,假以威权便可威慑公家。

四、请唐先生牢记今日对阵高丽联盟之战,高丽联盟有南朝鲜政府和其国内数百家无关企业在背后支持,而我们中原国政府只在隔岸观火对本土企业受欺压不闻不问。这是身为中原国人的耻辱,有待辉煌之日,请唐先生务必一雪今日之耻,将这颠倒之国彻底倾覆。

我的子女后人没有为财团建立功劳,请不必为他们空耗俸禄;我的妻子有积攒下的存款也不需要财团赡养。唐先生若有心,请将我的墓碑竖立在公卿墓的入口,让我能在九泉下能为您看家护院。

罪臣陈仲举笔书”

“遵老师遗命,下葬公卿墓。”对于其家小,唐砚霆还是决定“违背”遗嘱,为其妻子提供生活保障。

或许,陈仲举一生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见证唐砚霆功成名就的那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