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望空一梦之君臣志 > 第四话

第四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众能臣辅佐,半岛联盟终于被瓦解,虽然多付出五百亿美元,但最大限度提升技术实力。按唐砚霆的话说,就是钱不能白花。不过,他获得技术的手段比较野蛮,战胜反抗财团后,他违背常理调走败者的所有技术人员、设备与资本,最后任由败者发展。

不久的庆功宴上,情报部负责人贾公闾推来装满上百档案袋的车子当众向唐砚霆报告:“唐先生,这是情报部搜集到财团内部有数百位中层及高层,乃至智囊团共有二百六十四人在与朝鲜集团对抗时,向其他企业交往的证据,邮件资料已经打印分装,各人档案袋里还有电子资料,请唐先生过目。”

“唐先生,可照书信一一点名,背义忘德不能留!”褚燕等武派忿忿道。

唐注视着堆积如山的资料而后看了王一辰一眼,但王一辰闭目息神不作应答。他着人端来铜盆生火,叹了口气说:“付之一炬。”

众人不解,问:“唐先生,这是为什么?”

“与国际财团对阵,我都未能自保,何况他人?”

唐砚霆在饮宴中途下令:“人员与技术全部转移美国。跟南韩籍员工签订合同,一旦我们的人员培养目标达成,全部遣返会南韩。过后通告各国财团,企业不得录用半岛人员,违者等同与我宣.战。”

“是。”众人答道。

这时,王一辰进言:“后者只会增加无谓的消耗,还会造成四面楚歌的困境。如果你喝多了,我们就只当是醉话,听听算了。”

他的确有微微醉意,刚打胜强大对手,他的确有点飘飘然,但是被当众泼冷水,心里不快。

李炜等人纷纷上前劝解:“王先生,今日不谈正事,不谈正事。”

王一辰不顾阻拦,指着唐砚霆鼻子怒斥道:“我现在作为老朋友提醒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本以为你胸襟异于常人,不想你与众人同,取得微小成绩便沾沾自喜,不识时局,盲目自大。”

唐砚霆态度冰冷到极点:“滚出去!”

首席家老一番肺腑,却惹来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为能击败反唐联盟,有四位家臣精力耗尽死于任上,另有三位得力家臣被韩企收买不成惨遭暗杀。这七人分别是:“匡弼辅正”顾元叹,“散金校尉”孙德达,“君王师”陈仲举,“鸩毒博士”李文优,“刚正忠良”沮公与,“孤兵当千”辛仲治,“威重无愧”葛公休。

其中孙德达,陈仲举,沮公与,辛仲治与王一辰有宿怨,但只是他们单方面厌恶,王并未在意,只当有个“纪.检.委”监督自己。虽然偶尔也会觉得有人聒噪,然而聒噪声突然熄灭,他对这些为兄弟的功勋付出生命的忠臣名士颇感怀念与不舍。

时值傍晚,王一辰独自一人在唐砚霆购置的公卿墓祭典逝者。他斟满七杯清酒,点燃七捆香,画地而坐,对七个墓碑自斟自饮。

“新坟拜祭?过了拜祭的日子,来墓地的人不多了。”

王一辰听声音便知道是刘昌懿,头也不抬说:“不多了,不多了。从当初三座碑到现在十七座碑。几年来着?四年?五年?”

“差不多吧。天天都很忙,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

“到哪天才会结束?”

“不知道,看唐先生的车什么时候停下。”

“我想让他停下。他应该停下……以前不是这样的……未雨绸缪,胜而不骄,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从鲍允诚到韩文约,再到张孟卓,边文礼,周昂,刘伯安……后是这七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依我看,等唐先生得到他想得到的就是头吧。”

“他不会寄人篱下,也不会和谁平起平坐……那个头什么时候才到我不知道,不过在‘欲.望’这个无底洞里,他已经不能自拔。”

“当初不是你支持唐先生开创事业,为何今天却有悔意?我不认为你当年的决定是错的,唐先生并未违背情义,仍旧坚守正道,厚待每位家臣。”

“老唐他……”王一辰早已发觉唐砚霆的变化,他变得不留余地,变得残酷不仁,但凡竞争对手战败,动辄逼其自裁,重则灭其满门。虽然没听唐砚霆和名臣提起,但他知道,关路等人便是他下的手,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曾经无论对如何罪无可赦的敌人都网开一面的老友竟是诛灭九族此般灭绝人寰的惨案的幕后主使。

“人的发展方向受环境干扰。唐先生在开创期遇到的残酷,一辰你不曾遭遇,要得到天下,心怀仁厚并不能实现理想,冷酷无情是无可奈何。如今唐先生能恩威并重,顾全大局,分寸把握恰到好处,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明主。如今我们实力不断壮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唐先生识人善用,用人不疑的结果。”

“唉!可能是我太过理想主义。”他拍了拍裤子,对墓碑说:“老唐就拜托你们在天有灵,让他一切顺利吧。”

一年后,在众多能臣运作下,财团总部注册于美国纽约,财团更名为“arabot”。同年,王一辰力劝唐砚霆将财团全部资产,技术开发公司转移至纽约、东京、伦敦、柏林,并且将中原国,泰国等亚洲生产工厂合并设立集团公司,而后上市吸收千亿资金。

唐砚霆问计群臣,王一辰说道:“目下我们立足已稳,应当集中力量侵入欧洲发达各国。欧洲包容并蓄,世界各国对欧洲并无敌对,所以占据欧洲,以欧洲为第二根据地从欧洲出发打入亚非南美是最重要环节。而且,英德法工业基础雄厚,可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有百利。”

刘伯安道:“王先生所言极是,但其中有一个麻烦:如何管.理各国事务是个难题。”

刘君朗进言说:“可置‘领’,每一领设一名‘领长’。”

“恐怕一人独断难查正理。”刘昌懿道。

“可开府。如此一来,决断失误的可能性将降到最低,有利财团发展。”

“唐先生,决不可设领分置!”刘伯安突然恍然大悟,出言反对:“此计决不可实施!想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正战国争权相争,彼此对立,天下大乱!请唐先生三思!”

杨义山听罢,立即上书直言:“伯安先生所言属实,想从古至今,周分封列国,即为战乱埋下祸根;安土桃山足利失势,天下动乱。”

亦有赞同之人,年过五旬的赵温道:“唐先生,君朗先生之计未尝不是一个精简人员,提升效率的方法。”

阎度辽也赞同:“我等企业财团,只在谋划发展,提升效率,与割据并无关联。若能施行,亦能提高众家臣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效率,加速发展财团实力。”

“嗯……”唐砚霆此刻也倍感难以取舍。他是个内心惰性极强的人,能投机取巧,不用自己的脑子解决问题是他favorite。

王一辰捕捉到他的惰性心理,平静的问:“砚霆,我有几个问题现在弄不清,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如果是发生过的事,我应该还有记忆。说来听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