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为万世开太平 > 第十六章 以血破局

第十六章 以血破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夫子城。

当朝品鉴堂二品大学士,胡士奇端坐主帅大堂之上。

他双手捧出御赐金牌:

“本官奉陛下之命,巡视夫子城大营,传陛下口谕!”

堂下众将俯首于地。十几年来,原是西北军大将把持的夫子城守军,现如今,早已经色彩斑斓,再不是西北军一色了。

胡士奇眼光扫过众人的背脊,穿过大唐,远远望着堂外的天空,乌云层层叠叠:

“青河水患不止,北方诸部,应加强防范,着大学士胡士奇,监察夫子城军政,内镇乱贼屑小,外察东西之势,便宜行事。”

众将接令,不疑有他。

所谓奉旨监察军政,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当一段时间监军,并不能随意调兵谴将。

一军主帅想调兵出防区,尚且要兵部发文,或者直接虎符相合,监军就更没有调兵权了。

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如果事由紧急,譬如京师被困,边关危急,主帅可以从权;而监军却没这种特殊权利的。

不过,既然有监军,主帅事急从权的权利,就需要监军同意。

简而言之:监军真正的权利反而是,从权出兵的否决权!

——————

胡士奇在空空的大堂中,孑然一身,双眼没有焦距:

牧达,你确实有鬼神莫测之谋!

号称阴谋如雪,一眼即化,我并没有不服气的。

阴谋看破即败,但是阳谋,纵然是逃不出你的慧眼,你却如何能解呢?

须知自古以来,阳谋,是无解的啊!

——————

庙堂争斗绝不是市井吵架,说说罢罢的事情。

夫子城的十万大军早已脱离西北,几年之间就给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搞得五色斑斓。原来的将官散落在南方,连西北军都回不去。

甚至基层士卒,也被来回替换,西北军的血脉,早就被稀释得再彻底不过了。

即便李玉,号称有鬼神莫测之谋,恐怕也是无可奈何,只有望之兴叹的吧。

真的是这样吗?

———————

此刻,呼兰山谷中,李玉派出的小队,毫无意外地遇到了黑衣乱贼和草原兵的双重绞杀,很快全员覆没。

而在镇兰城的北瓮城之内,三名叛将,正被公开处刑。

李玉,站在城楼之上,眯着眼睛,望向远处的呼兰山脉。

他看不见,但他知道,那里还有他的死士,正在山顶的密林中艰难前进。

城外,密密麻麻的草原帐篷,遮天蔽日,并没有攻城,只是围城。

西卫城叛乱,东卫城也被围困。

李玉知道,当开始攻城的时候,就意味着青北王。。。

再强大的防线,也防不住内贼;再坚固的盾牌,也害怕背刺。

但这还不足以让李玉束手无策。

如果还有骑兵,只需要重骑兵出击,掩护轻骑兵出城在外游弋,即便只是镇兰孤城,也是可以坚守!

然后朝廷援军就会到来,这道西北大门,又可以牢牢关上。

甚至朝廷援军不来,李玉也安排了一支奇兵,依然可以击退来犯之敌。

一支青北王都不知道的奇兵,不,他知道这些兵,但他不知道,这真的是一支可用的奇兵!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不外如是。

可惜,可惜啊!

对手确实高明,居然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抓住一次大考,挑动人心。

以党争为名,引青北王入局,以兄妹之情为引,引公主前来;然后以公主之身,引草原王入局,又以青北王宠妹之情,引青北王轻身犯险,算定李玉不能相劝。

然后让李玉知道西卫城叛变,那么李玉此时,即便完全明了,在清理完镇兰城的内贼之前,断然不敢大动,为了给青北王争取时间,就只有自毁重骑兵。

献西卫城,困镇兰城,以水患为名,拖延补给,调走城中兵马,迫使李玉空有神鬼之能,也只能困守藩篱。

接下来,应该是困杀青北王,即便被青北王逃脱,他也定会救了皇妹,就来救李玉,一再涉险,就算有万夫不当之勇,有军阵之能,千军辟易,等赶到镇兰城,就是强弩之末,然后再面对大军合围,轻重骑兵尽废的局面,可谓毫无生机。

青北王只有八级武道,单身逃不出去;但问题不在这里,即便是九级,青北王也不会逃

真是连环算计,毫无遮掩之意,甚至唯恐青北王没看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