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王小花平凡一生 > 第一章

第一章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1977年初夏。

天还没透亮,大弯村尾的半山腰山上的一户烟囱里已经开始冒着白烟了。

厨房里轮到老二王大松的媳妇马小红做饭,马小红19岁嫁进王家,那年亲戚朋友都不看好王家,说王家当家的死得早,留下的老的老、弱的弱,嫁进来就是吃苦。可马小红当时就是跟王大松看对了眼,非他不嫁。家里人没办法就同意了。如今一晃而过马小红儿子都11岁了,前年老三王大志也娶了媳妇,如今有了妯娌帮忙虽说有些摩擦,但是陈阿玲性格爽朗大气不爱计较那些。马小红跟陈阿玲相处还是挺愉快的。

今天马小红天还没亮就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吱呀”一声,老三媳妇陈阿玲推门从西边的屋子里走了出来,转身就进了厨房“二嫂早啊,我来帮你烧火”。

“你怎么也这么早不多睡一会儿”马小红随手就把烧火棍递给了她。

陈阿玲接过烧火棍往灶里添了添柴火顺口就回答道:“哎,昨晚没睡好就早点起来了”

“阿玲啊,昨天你不是收到大志的信嘛,是不是信上说什么了,什么时候回来?这次回来还走不?”马小红想到昨天公社的那位邮递员拿来的信,是参军的三弟王大志寄来的信。昨天信给了婆婆还是她儿子王小步放学回来后的读的信,可惜她去河边洗衣服了,没听到信的内容。问儿子吧他也就说了一句三叔要回来了。

“信寄出来有1个多月了大志说赶在端午节前夕回来,估计还有十几天就回来了”陈阿玲想起昨天信的内容,心里既高兴又发愁。这么久没见是很想他,大志当兵每月都有津贴拿,寄回来刚好可以补贴一下家用。可是昨天信上说要退伍了,想到以后家里少了一份收入,大志不会种地、又不会其他手艺,虽说有退伍津贴,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啊,哎,往后他们三房该怎么办!想归想,陈阿玲手上的动作可不慢,帮着二嫂做完早餐,开始剁点不要的青菜混合着米糠做鸡食,去院子里喂鸡了。

天刚蒙蒙亮大湾村开始热闹了起来,公鸡开始打鸣。老三媳妇陈阿玲刚喂完鸡,就看到婆婆张翠萍出来了,放下手中的东西,顺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迎着婆婆就走了过去“妈,您起来了啊二嫂早餐已经弄的差不多了。”婆婆张翠萍出去看了看厨房又转头对着陈阿玲点了点头“阿玲你跟小红都休息一下,坐下吃了早饭在忙”。马小红还在厨房听到婆婆的话连忙应声。知道婆婆的意思可以开始吃早饭了。

“老二、老四你们赶紧起来吃饭。早点吃完早点去地里干活。这个鬼天气才几月啊就热得很”张翠萍边说边进了中间的里屋,从边上的半身高矮柜里拿出一坛酸菜,陈阿玲还没走进堂里,看到婆婆抱着坛子,立马转头去厨房拿了一个碗过来,张翠萍用干净的筷子夹起一点酸菜,示意老三媳妇端去厨房切碎。

这边洗簌过后的老二王大松精神抖擞的进了中间的堂屋,后面还跟着睡眼朦胧的老四。马小红刚好端着玉米饼子走了进来,后面跟着陈阿玲。早上男人们吃的是玉米面饼子夹酸菜,喝着红薯稀饭。农闲时家里的女人下地干的都是些轻松的农活就只吃红薯稀饭。马小红把玉米饼子放到中间,把煮的只能看到红薯的红薯稀饭端一碗给婆婆,又给每人分了一碗粥。马小红觉得下地干活自己的男人是主要劳动力,又伸手拿个饼子给老二王大松,示意王大松多吃一个玉米饼子。

“哇!二嫂做的玉米饼子就是香!”老四王大柳一屁股坐在张翠萍和陈阿玲的中间凳子上,左手拿起一个玉米饼子就开始啃,右手不忘记伸手拿一碗红薯稀饭挪到自己眼前。王大柳一张嘴就是拍的马屁,吃着玉米饼子说话也不含糊。马小红无奈的撇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老四,嘴边还挂着微笑,谁不爱听好话,一大早听到老四的马屁,感觉一大早的疲惫都散去了不少。

“老四你今天跟我一起下地去。”老二王大松吃完早饭抹了抹嘴喊上老四,带着锄头就下地去了。老四见状赶紧呼啦几下把稀饭喝完抓起一个玉米饼子就跟着老二去拿锄头下地去了。

“妈,老四也老大不小了。是不是该娶媳妇了?”马小红看着慌慌张张远去的老四,转头对着婆婆唠嗑道。

“哎,你说的对老五也不小了,等老四娶了媳妇,她也该说说人家了。”张翠萍听到这事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碗筷“就老四那样貌没话说,可是那性子吧,除了嘴巴甜点,其他的一无是处,好吃懒做,家里除了老二能管得住,谁还管得住啊!”张翠萍想起老四的性子就头疼。

“老四还小,说不定结婚后就成熟了。妈,昨天我去河边洗衣服旁边的翠花家说她舅舅的妹妹的女儿也在找对象,我刚好听到了,你说我们家老四长的高、相貌正说不定人家姑娘能看上要不要说说看?”昨天马小红在河边洗衣服听到翠花在夸她舅舅的妹妹的女儿长的标志,人又聪明,性格又开朗。想到这马小红转头又看了看老三媳妇陈阿玲。想到老三媳妇陈阿玲的性格,大气爽朗重点是不斤斤计较,这样相处很愉快,希望老四家也找个不会偷奸耍滑的。

“对啊,妈,老四也不小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还是先准备准备起来,多相看几个。”陈阿玲听到这事也坐不住了,这事她跟二嫂想法是一样的,这年头有长辈在不分家,谁要是分家了背后脊梁骨都会被戳死。所以也希望找个不爱掐尖耍滑斤斤计较的妯娌。

“行,这几天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该晒就晒,东西该修补就修补,等老三回来,过完端午就安排起来。老四那边我去说。”张翠萍刚说完话,老五王阿梅带着老二家的王小步和王小旺就过来了。

老五王阿梅是张翠萍的最小闺女,可惜生下来没几年,张翠萍的男人,王阿梅的爸爸王建国就牺牲了。张翠萍靠着微薄的抚恤金,原本王建国还能分到一点家产的,但是张翠萍的婆婆怨恨张翠萍害的王建国离家出走去当了义务兵,因此在王建国死后,就分到了一间破旧的老房子就被赶了出去。

张翠萍带着五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每天只能去挖野菜煮野菜粥喝,因此老五长的最瘦小。老二老三身高接近180,最高的老四有187,只有老五王阿梅身高160不到。巴掌大的脸上没一点肉,现在好不容易老二老三都成家立业了,老四也快了,只有老五还像个未发育的孩子。张翠萍愁啊,老三退伍了,明年估计也会添娃了,家里的几个孙子,加上小五都需要补补,张翠萍心里决定今年多养几只鸡,鸡蛋不仅能留着吃,还能攒起来赶集的时候换点猪肉。

“奶奶早,妈妈早,三婶早。”“妈,二嫂、三嫂”王小步率先跑到桌子坐好,后面的王阿梅牵着王小旺的手慢慢的走了进来。马小红走过去抱起小儿子,招呼小姑子坐下来吃饭。陈阿玲也站起来端起一碗粥放到小姑子和王小步面前,“妈、二嫂、阿梅、你们慢慢吃,我去河边洗衣服了。”陈阿玲打了声招呼就转身出了堂屋。

“小步吃点玉米饼别关顾着喝粥,早点吃完去上学”。马小红正喂着小儿子吃着红薯粥,突然听到婆婆张翠萍对着大儿子的话,回头看到大儿子王小步只喝粥,不吃玉米饼,扮了半个玉米饼子给王小步,“吃吧,读书费脑子饿的快,这个顶饿。”顺手把另外一个饼子给了小姑子王阿梅。

吃完早饭王小步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