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太史信列传 > 四十六、没想到

四十六、没想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御书房,秦峻一夜没睡。

案头,来自北方边境的告急文书比秦峻本人还高,她已经没功夫分辨其中有多少夸大其词的成分了,只觉得脑袋好痛。太医开了方子,毫无效果,刚调任进宫的秦雪依(沙里飞)原本就是名医,给秦峻揉了揉,缓解了症状。

黎凝潇领着其他女侍郎在秦峻身边伺候,她郑重告诫其他人一定要谨言慎行。

“啪”,刘。慧娘倒水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她连忙向秦峻请罪,别的人停下手中的事情,一起过来收拾。

“你们都下去休息吧,”秦峻摆摆手,“你们在这里,你们也累,朕也心烦。”

黎凝潇走到秦峻身边轻生说:“皇上,微臣想讨一道旨意。”

秦峻抬起头来:“哦?你说。”

黎凝潇拿出一个玉佩:“这是我夫君给我的,说是汉代的古玉,我想让太史信来看看真假,请陛下下旨宣他进宫。”

秦峻也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黎凝潇是委婉提醒说可以找太史信来帮忙,她怅然地靠在龙椅上:“朕把司马康赶走了,把曹弘扬、鱼羊他们削职为民,尤其是他亲自为沁河公主求情,朕还是发落了沁河公主,从那以后太史信就再也没来过,他肯定生气了……”

殷大侠也过来提醒女皇:“皇上,你是他妹妹,当哥哥的怎么能记仇呢?”

蔡萧萧也奶声奶气地说:“对呀,他要是记仇,那也太小气了!”

秦峻受到了鼓励,她看着刘,慧娘:“你去把太史信请来。”

等到太史信来到御书房,秦峻一脸委屈地看着他。太史信心里发毛,连忙行礼问安。

秦峻扶起太史信,泪珠滑落脸颊:“哥哥……”

在那个时期,女孩子的泪水,尤其是美女的泪水是对付太史信最好的武器,如果当事美女能够在哭的时候表现出楚楚可怜的神情,那恭喜你,你无论说什么太史信都会答应的。太史信原本对女皇确实挺不满,但此时一看秦峻未语泪先流,连忙问:“怎么了,别哭别哭,有事你就吩咐好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夹杂了哄女生与向皇帝表忠心的话语,真是太史信的独创。

黎凝潇告诉太史信发生了什么:“鲜卑军南下,多处城池被占领,大约五万鲜卑骑兵正直扑帝都而来!”

太史信一怔,随后反应过来:“现在当务之急是守住帝都周边的各处关隘,同时火速把司马康、彼得、郭老黑、曹弘扬、鱼羊等众将找回来,”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也把霍慎行找回来。”

秦峻不无忧虑:“他们会安心效命麽?”

太史信直盯着秦峻:“先要迎沁河公主回朝,沁河公主以堂堂公主之尊被送到灵隐寺,这份委屈可比其他人都大得多,如果沁河公主给众将写信,想必他们不能推辞,如果他们还不情愿,那微臣就在史书上给他们记下一笔。”

一般人都会忽略太史信最基本的身份:当今太史令的儿子,下一任的太史令。他们父子承担着帝国史书的编写,一旦有什么劣迹录入了史书,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因此,李广利曾经重金贿赂司马迁,为的就是让自己在历史里好看一点,当然,司马迁没有被收买。所以《史记》里李广利并没有收获什么好评,大家却都知道了李广利贿赂司马迁这事儿。

秦峻没料到太史信还有这一招,她笑靥如花:“哥哥,你好坏……”

想要召回被贬的众将,只需要一道圣旨,但是要接回沁河公主却是大事,女皇秦峻连夜就请太史德和秦监进宫商议,禁军统领公孙灵在一旁听候调遣,太史信本来就在一旁,秦峻也没让他回避。

“当下之计须赶快召回司马康等人,首先是迎回沁河公主,你们意下如何?”秦峻顾不得客套,直接问。

“陛下,”秦监急急忙忙开口,“沁河公主与敌方大将往来,岂能轻饶?朝令夕改,陛下威严何在?”

“太史大人意下如何?”秦峻问太史德。

太史德拱手:“陛下,无论如何,击退敌军都是当务之急,老臣同意迎回沁河公主。”

秦监继续反对:“陛下,鲜卑军虽大举南下,但这些人只是劫掠百姓,并不会久留。俗话说,家贼难防,沁河公主此前在并州赈济灾民,颇得百姓赞誉,这次被贬诸将,倘若奉沁河公主之命出战,恐怕……”

太史信忍不住开口:“丞相大人是不是多虑了,此次被贬的将领大多不认识沁河公主,只是她为人和善,这才……”

太史德一声暴喝:“退下!你是什么东西?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

太史信跪倒在地:“我自知人微言轻,但值此社稷危难之际,我冒死也要说句公道话!”

女皇问秦监:“丞相大人可有退敌良策?”

秦监叩首:“陛下,可修书与拓跋力,表明通好之意,老臣不才,愿奉旨出使。”

女皇看着秦监:“修书?又是给钱给粮给女人吧?朕自打记事以来,年年对鲜卑如此,他们从没停止劫掠。我大汉就靠坑女孩子换得边塞安宁?朕不是宋真宗,更不是完颜构(指坑死岳飞的赵构)!”

秦监脸上露出悲天悯人的表情:“陛下,战火一起,生灵涂炭……”

“够了,”女皇打断秦监,“公孙灵,你立刻飞鸽传书给沁河公主,把朕的意思告诉她,让她给那些将军写信,也用鸽子送过去。”

公孙灵表情漠然。

“没听到么!”女皇瞪着一旁的公孙灵。

秦监不失时机地提醒女皇:“统领是不会去的……”

女皇惊恐地看着秦监:“你,你要造反?!”

秦监跪下:“臣受两代皇上隆恩,岂敢造反?只是陛下年少气盛,老臣不愿看社稷被白白断送。等此事一过,老臣任陛下发落!”

太史信冷笑:“此事一过?那时候拓跋力都在帝都当皇帝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