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宋 > 234.卖田卷

234.卖田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你们进来之前,都看到外面那座金山了吧,粗略一算最少也价值一千五百万贯,另外,得益于平江和嘉兴士绅的慷慨,小王应该起码有三千万贯的利润,所以嘛,大家无需再担心钱粮问题了。」

好一个慷慨!

各地士绅听了这话,不由会心一笑。

那些金银,甚至这次赚取的利润,赵孟启并没有打算就这么简单直接的投入治理工程中,不过并不需要对士绅们详细交代,只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就行。

「至于耗损国力嘛,小王以为倒不见得,包括本朝在内,以往历朝历代大兴土木,修建工程,大多确实都会损伤国力,主要还是因为动用了徭役,将大批本该负责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从而使农工减产。」

「但这次不同,大家应该清楚,如今大宋国土日益缩小,而且漫长的边境地带难以耕作,由此大量人口失去生计,变成流民,若是不想办法解决,那么他们要么饥寒而亡,要么揭竿而起。」

「以往,大家伙,包括朝廷在内,都很害怕流民,认为他们不事生产,只会浪费粮食,还会对治安造成隐患,因此通常都是消极的去减少他们的数量,然而在小王看来,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每个人能创造的价值,远远要高过他的消耗,之所以流民会成为负担成为累赘,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创造价值的岗位。」

「而太湖工程,直接就能容纳最少五十万劳动力,这些劳力可不是免费征役的,他们都是有比较丰厚的工钱,然后这个工程需要的材料、工具,以及这五十万劳动力与他们家属所需要的吃穿日用,又能产生无数工作岗位。」

「简单来说,小王这五千万贯投入进去后,将会循环滚动起来,会有无数产业因此而兴旺,小王相信诸位都是有识之士,应该明白,靠着土里刨食,其实很难发大财,不然大家也不会拥有那么多工商产业不是?」

「太湖工程,最可见的成果,就是最少能开辟出五万顷高产良田,至于工程结束后,一部分劳动力将转化给耕作这些田地的农民,一部分组成专业建筑团体,继续从事其他建设,大家该不会认为咱们大宋完美到不需要建设吧?还有一部分,可以根据技能所长,分流到其他行业,总之呢,小王都有相应安排。」

听了燕王这长篇大论,殿中这数百士绅有些陷入思索,有些频频点头,有些可能一时没想通,但又不能表现得比旁人

笨,只能含含糊糊的不懂装懂。

有一些精明的,已经从燕王的话里面发现了无数商机,五千万贯的投资啊,只要设法沾上边,那就是财源滚滚!

赵孟启喝下一大杯茶水,润了润喉咙,然后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竿,对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圈点线指指点点,告诉士绅们各处预计能产生的数量,以及划分出田庄的位置。

「大家都看到了,这些都是土壤肥沃,浇灌充沛,并且运输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的良田,稳妥起见,小王准备第一期拿出一万顷成立二十个田庄,每个田庄都是在五万亩良田左右。」中文网

「至于田庄制度,你们都应该了解过了,小王就不多废话了,一百万亩田卷,二十石米一亩,交粮付卷,童叟无欺,诸位可以仔细考虑后,再来购买。」

这些士绅等的就是这一刻,赵孟启话音刚落,他们就纷纷表态。

「没什么好考虑的,咱们难道还信不过殿下么?我临安周家已经将二十万石粮食送入吴江官仓,这是交割凭据,我就想要十三号田庄的一万亩田卷!」

「殿下,小民是庆元府花成裕,二十万石粮食已经送到了华亭,交割手续在此,小民选七号田庄的。」

士绅们争相上报,只为抢先占领自己心仪的位置。

「殿下,殿下,老朽常州安宰胥,粮食已经交割到常熟县了,暂时只有五万石,但半月之内还能筹集最少五万石,能不能请殿下稍作通融,老朽以家产为质押,先行购买五千亩田票啊?」

听到这句,平江府的朱圭气炸了,「好你个安宰胥,你不是说把粮食都卖给我了么!?居然还藏下了五万石!我看,咱们这个亲家不做也罢,回头便让我儿子和你女儿和离!」

「呵呵,和离就和离,老夫还巴不得呢。」安宰胥丝毫不慌,三角眼一瞪,「别忘了,我借你的十万贯钱,还有五日就到期了,到时候你要是还不上,别怪我上门收屋收田!」

「你!」朱圭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想到了那可怕的后果,顿时吐出一口黑血,昏倒过去。

平江士绅这边一堆人慌了手脚,还有许多人也联想到自己的下场,不禁都开始骂骂咧咧。

但那些外地士绅都懒得看他们一眼,还在踊跃报数,定下自己所想要田庄的位置。

有几个看起来和其他士绅都不太相熟的人,拼尽全力挤到了前面,「殿下,我等是江南西路来的,能不能与您打个商议?」

江西的?

那可是这次也帮了大忙,多少得给个照顾。

赵孟启挥挥手,让其他人暂时安静,随后和煦的看着几人,「小王得好好感谢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小王能做主,就没道理拒绝,你说吧。」

「谢谢殿下,小民等人这次按着殿下您的吩咐,已经将两百万石大米送到了建康府,丘置制使亲手签的交割凭据,原本您说这些大米都按两贯五收购,不过小民等人现在不想要钱,那一百万贯定金也退还给您,就是想也换这个田卷,您看行不行。」

原来,赵孟启挪用了建康府的军粮和常平粮共计一百八十万石,但对丘岳承诺,会还他两百万石新粮。

这以旧换新,还多赚二十万石,丘岳没道理不同意,随后赵孟启让人带了一百万贯交子,以最快速度赶到江南西路收购粮食,那里刚好夏收,新粮上市。

另外,他也派人去了荆湖南路,不过那里估计买不到太多,毕竟要供应长江中部防线的军粮,而且路远,暂时还没回来。

「行,给你们十万亩份额。」赵孟启没多考虑,便答应了这个要求。

其他士绅见一下子又被分掉十万亩,一个个都变得更加急切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