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记仇小师妹靠砸钱飞升了 > 第145章 撞见

第145章 撞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一郎为何对这郓城县里的一个小小书吏这么感兴趣呢?”李师师再次问道。

这个问题曾经问过数次,可是赵佶每次都回答的很敷衍。

“写书的人太厉害,让我常常怀疑真实的历史,所以要亲自来看看才安心。”赵佶苦笑道。

这个答案有些神神叨叨,自然就显得很敷衍。

李师师与段婧月撇了撇嘴,嗤之以鼻,倒是李清照看了赵佶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异色,默然无语。

至于嵬名姐妹与赵佶只有后妃之名,未有男女之实,不过眼里早无仇恨,只是不时偷偷拿眼看他。赵佶再看回时,这两姐妹又慌乱异常,让他觉得有趣。

一行人上了岸,从官道绕过来的车马早已等候在渡口处,一打听才知道这村叫西溪村,与县城只有数里地了。

赵佶与四位娘子登上马车,正要赶往县城,便听得锣声大作,有人大喊:“大伙快抄家伙,东溪村的人来抢塔了。”

赵佶等人掀开车窗的布幔,但见乡民们从各家各户中涌出,大多拿着鱼叉,俱是男子,一起向着东边赶去,在一条大溪的桥岸边停了下来。

那条桥亦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

赵佶见桥对岸亦聚集了不少男丁,手里也都拿着家伙,有些人居然拿着朴刀,看装备与穿着,明显要好过这边。

武擒虎策马过来,低声道:“郎君,小的着人去问了下,大概问明白了事由。”

原来这两个村隔着一条大溪,一个叫西溪村,一个叫东溪村。早前的时候,西溪村常有人淹死在大溪里,后来来了个云游僧人,告诉村民这大溪里有水鬼为患,教村里以青石刻塔镇于桥边。说来也怪,西溪这边不死人了,倒是东溪那边不知是巧合还是怎的,淹死了个人。于是有传言说,这西溪的青石塔将水鬼赶去了东溪。东溪的人自然不肯罢休,要将塔搬去东溪那边。西溪的人怎么会同意,便成了现在这样子里。

“这里离县城这么近,官府不管吗?”赵佶皱了皱眉头,问道。

武擒虎早年流落江湖,倒也知道不少事情,看了下赵佶,说道:“郎君有所不知,朝廷的诏令一般只能到达州县,至于这乡野村庄,官府的话并不会比村正、族长一类的当地人更管用。而县里的官员们还需要仰仗这些人收取赋税,维持乡村的安宁,这种事情一般会让他们自行解决。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以双方的武力定胜负来解决。在乡村里,村庄之间,家族之间,械斗是很常见的,死伤不大的话,官府是不会插手的。”

赵佶出来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比自己想象中更为复杂,要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些,仍然梦幻而遥远。

自己以为施行新法,发展商贸,管住官吏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些。

单说赋税,灾年时自己下道诏意减免了,但事实上官府往往会推后一年执行,到了第二年可能诏意又恢复如旧,官府自然又按旧额征收。这赋税减免便落空了。况且,赋税层层加码早成定制,大户偷漏税严重,最后这赋税还是会落到寻常百姓身上去。

方田均税法在这边一直被拖延,仍不能得到彻底的执行。

北方是日后抵挡金人南下的屏障,必须收拾好民心才有可为。

武擒虎见赵佶这当儿反而走神了,轻咳了一声,却听赵佶说道:“传信郑圣人与政务院,让他们严令北方诸路,在明岁四月前完成方田,实行均税法,由宗右相负责带领各司官员赴诸路审察,对欺上瞒下、办事不力的地方官员一律严惩。让廉访司与镇抚司先派人盯着各地官员。”

赵佶的思路跳跃太大,武擒虎愣了愣,才应下来,吩咐一名亲从官悄悄去驿馆办差。

赵佶这才将注意力放到两村人的争斗上,让车马向前又走了段距离,在不远处看着。

东溪村的人突然一阵鼓噪,群情高涨,赵佶隐隐听得有人说晃庄主到了。

赵佶心中一动,向桥东头望去。

却见一个长袍方巾汉子独自一人过得桥来,那西溪村的汉子们便禁不住闪开,让出路来。

那汉子径自走到那高出他一个头的青石塔前,马步一扎,吐气开声,双手合抱着那石塔中间,用力将那塔抱起,举过头顶,向桥东走去。

西溪村的人见那数百斤的青石塔被那汉子轻松抱走,不由面面相觑,待要阻止却又心虚,只得骂骂咧咧的看着他去。

对岸的村民轰然叫好,有人大叫了句托塔天王,不多时,便有许多声音都在叫托塔天王。

赵佶一时间如遭雷击,目瞪口呆。

武擒虎转头看赵佶神情有异,还道是他感叹那汉子的力气,笑道:“这种事儿也不稀奇,便是小的这些手下,也有不少人能办到。”

赵佶回过神来,见武擒虎误会,笑了笑,也不解释,只是吩咐道:“好好查一下这个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