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带着刀塔梦回古代当王侯 > 第3章 解甲

第3章 解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榆州城外,玄甲军,军中大帐。

玄甲军副都督公孙良渚端坐帐中。

当日大都督拔拓三山率军侦察,遇袭,突围,至今未归,下落不明。副都督公孙良渚暂领军中军务。

看着被人扶着进来的李校尉,公孙良渚虽碍于身份未起身,但已手扶台案,忍不住的问道:“李校尉,今日身体如何?可有不适?”

李校尉迎上公孙良渚关切的目光,轻轻一摇头,又用眼神暗示,帐中还有旁人,紧接着又低声回答道“回副都督话,末将已无大碍。”

公孙良渚见状,示意帐中伺候的亲卫退下,待帐中无人,再出忍不住,起身快步走到李校尉面前,将李校尉全身上下摸了一遍。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来,坐!”公孙良渚亲自确认后,拉着李校尉一起坐在了席上。

“有劳副都督挂牵!”李校尉回头看看已放下遮帘的军帐大门,大声说了一句。

坐定后,李校尉正色说道“舅舅,此事有蹊跷!”

“恩,我知道。怕是和镇戍军少了不瓜葛,这榆州城中那几只老狗十有八九也跑不脱!”公孙良渚肯定的说。

“我怀疑这军中,也有长安城中那些爷的耳目。”李校尉接着分析。

公孙良渚面上有些挂不住,大都督尚未平安归来,自己外甥这样说,岂不是在怀疑自己这个当舅舅的?

虽然军中除了自己,无人知晓李校尉身份,但他怎么可能为了都督一职,连自己亲姐姐唯一留存的儿子也坑害呢?

“另外,我想见见赵伍长,就是替我挡刀的那个小子!听说他活过来了!”李校尉没有注意舅舅的难堪,他想见见在他昏过去之前挡在他身前的那道身影。

“好!我这就安排!你帮我分析分析,拔拓三山到底去了哪里?别说什么他被敌军击杀,我是不信的……若要我相信,除非让我亲眼看见他的尸体!”

公孙良渚从未将赵忠良这等士卒当回事,不过既然外甥开了口,便随口应了。他更担心的是,这军中大都督,拔拓三山,带着亲卫“八虎”,到底去了哪里?

……

日已偏西。

榆州城南,蒲查良正在家中宴客。

城中数得着的头面几乎都来了。

没请公孙良渚,谁也不觉得奇怪。城中谁不知道公孙氏从上几代就和蒲查氏结了仇,只不过夏国新立,夏王强势如斯,两家人都不敢去拂虎须、触霉头。

蒲查氏是榆州当地旺族,深耕多年。

家主蒲查良今年已四十有五,从二十岁便跟随当年还是榆州州牧的当今王上,李纯一,先后征战二十年,终于东扩至汝南郡与赵国临河相望,西阻羌族于榆州、敦煌郡一线,南至会稽郡止戈越国,北上固原郡紧防燕国南下。

终在五年前,夏国停止征伐,休养生息,启用新纪元年。

蒲查良当即便上书当今夏王,乞老还家,留长子蒲查玉在固原郡镇戍军中任镇将。

夏王李纯一念其劳苦功高,赐爵开国公,食三千扈。

又令其二子蒲查仲领榆州镇戍军副镇将!镇将则由平日在长安养伤的大王子兼任!

榆州蒲查氏一时风头无两,随都云集。收五百私兵于府中,平日看家护院,战时协防榆州城防。

“诸位,老朽不胜酒力,先行告退。就由我儿小仲陪各位尽兴吧!”酒过三旬,夜幕降临,蒲查良摇摇晃晃的起身,向赴宴的宾客连连作揖,似乎已有九分醉意。

“国公自便!”众人连忙起身回礼。

次子蒲查仲送父亲回到后院房中,再回到前院,便吩咐下人添酒加菜,莺歌燕舞,宴会继续!

“事情怎么会成这样?”蒲查良一回房间便立刻没了醉意,头也没回,语气极为不客气的责问。

“我们也没想到拔拓三山会一起去,原本只有三王子要去的,结果……”门后阴影里一个身着黑衣、腰挂长刀的男子躬身说道。

“拔拓三山还没有回来么?”蒲查良似乎在问男子,又似乎在自言自语。“这老家伙,油滑至及,武力惊人,怎么会被围杀?又怎么会不见踪影?”

“这……”黑衣男子犹豫了一下,接着又说“拔拓三山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据对面传来的话,三王子本来要死了,关键时刻被他手一个榆州小伍长舍身挡刀,才受了重伤昏迷。援兵将至,他们没法确认是否杀死,便撤走了……”

“小伍长?倒是有点榆州人的勇武!”蒲查良虽然话中多有赏识,却面无表情。

“那么说,除了李家三小子和拔拓三山,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了?”

“有,据说拔拓三山突围时,他的亲卫‘八虎’全部跟随!”黑衣男子额头开始流汗,思虑再三,他咬咬牙接着说“还有那个小伍长,也被援兵带了回来,重伤,送回了他老家,太子营!另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据我们的探子回报,今天他好像挺过来了……”

蒲查良猛的转过身,盯着黑衣人,没说话。

“扑通……”黑衣人终究没有顶住压力,一下子跪了下来,身体微微颤抖着,却又一言不发,他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开口说话,求饶也不行。

“那么说,这次就是完全白干了?而且事情也要被他们察觉了?”

过了许久,蒲查良将手举过头顶,做了一个舒展胫骨的动作,缓缓的问。

“回宗主话,属下们正在寻找拔拓三山的踪迹,他们一行九人,总会留下行踪的。至于那个小子,我已安排人去灭口,想必明日便会有消息了……”

“我说过,榆州一日不在我们手中,就不许叫我!宗!主!”蒲查良压低声音,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

“属下知错!”黑衣跪在地上,连忙将身子也伏下去,诚恳的认错。

蒲查良站在房中,闭眼无语。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他像才记起房中还有一个人一样,挥挥手,说“去吧!”

黑衣如获大赦,起身、弓腰,慢慢的退出房间,退出后院,才完全直起身子,一扭身,消失在夜幕里。

……

榆州向东七十里,太子营。

和前世一样,这里是赵忠良从小长大的家。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前世相传曾是秦太子扶苏戍边时的行营,这一世,则曾是始皇帝二子胡亥之子,嬴丰太子行营。

历史,也许从秦太子扶苏逢命自刎而死,或者按他所说,飞升去了另一个世界开始,一切就乱了。

这一世,秦始皇灭掉六国,都于咸阳,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他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而为一,自称为“始皇帝”,希望以后千秋万代一直延续下去。

可强如始皇帝,他也不知道的是,这一世,强大的秦国也不过传了九世,便再次四分五裂,诸侯征伐不断。

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夏、赵、鲁、卫、晋、楚、宋、燕、越九国逐鹿争鼎,羌、戎、蛮三族分别雄踞西北、东北、东南虎视眈眈,鲜虞、无终、山戎、北狄、淮夷、东洋、南越七夷裔或夹杂、或围绕于九州的纷乱格局。

虽然,九国、三族、七夷裔彼此征战数百年,你来我往,但对于始皇帝却从未失去尊敬。

他们只敢自封为王,无人敢窥视皇帝之位。

为此,太子营,数百年来,从未改名。

这里的人自古民风剽悍,崇尚武力,都以当兵吃粮、保家卫国为家族荣耀!不论前世,还是今生。

赵忠良清楚的记得,前一世,他在西北边境配合特种部队遂行任务,九死一生回来立功后,部队把喜报送到家中时的情景,几乎全村老少都聚在了家门口,个个面带红光,争相买来鞭炮在他们家门前的场坝里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