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宸王妃打脸日常 > 第861章 谈琴

第861章 谈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陛下问出的这首诗,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南宫宸吐字清晰顺畅,但把人听得一愣一愣。

沈南槿在旁喝酒,道:“你扯的这么远,还记得最初的问题吗?我帮你拉回来吧,这个问题是,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南宫宸大笑一声,喝了一杯酒,做起了解答:“若问工匠,制作琴者必然回答,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发出不同的声音。但从禅理方面来说,当以琴声来解说禅理。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声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

北唐皇帝被唬的一愣一愣,也不知听没听懂,反正一时间没说话。

几个女子也听得一脸莫名其妙,但总觉得很厉害,纷纷向南宫宸来敬酒。

沈南槿敲着自个儿的眉心,这种话题曾经有过,南宫宸加以总结倒成了他自个儿的东西,去忽悠那些小姑娘,当沈棠不存在吗?

他用眼神逼退了那几个女子,板着脸道:“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你讲的那么复杂做什么?”

“就是觉得陛下的问题理性很强,富有禅机,所以就讲一讲喽。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南宫宸说罢,微笑看着北唐皇帝。

北唐皇帝十分敬佩的拿起酒盏来敬他酒:“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位郎君可真是优秀之人,朕甚是敬佩。”

南宫宸举起酒盏,微笑端的高深莫测:“好说好说。”

甭管接下来要怎么安排,先把这个皇帝忽悠到这。

再者说,这个皇帝这么好骗,比之昭帝来差远了,若他执政,北唐难赢。

北唐皇帝道:“先生这么厉害,是琴的知己,那弹琴一定很厉害了?那先生听着乐人弹琴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