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鬼谷神谋 > 第四十六章吴越过往

第四十六章吴越过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爷爷,那你再说说越国如何?”

赵伯一听,也是一楞,心知王禅所问,必有所谋,现在吴与越,吴与楚,都有可能发征伐。

而王禅所谋,必定是说服吴王伐越,让楚国从中得利而已,可却与李悝联越之谋背道而驰,有不义之嫌。

可赵伯却也弄不懂,不敢轻易下结论。

毕竟六年前王禅在官驿时曾说过,依他之断,吴必灭越,而越必灭吴,最终的结果就是楚国得利,而楚再灭越,成为南方至强列国,一统南方。

此计虽然浅显,正是王禅在后山降虎所用的渔人得利之计,吴与越谁强都对楚不利,所以只有两败俱伤才是王禅此行的真正目的。

“越国之久,还在吴国之前,越国始于夏商之时,处东南之隅,始祖夏君少康庶子无余。因越国地处偏远,也不与中原相交,故记载较少,原本也十分强盛,至吴国兴盛,才始露头解,楚越之盟,也正因吴国伐楚、伐越引起,现在越王勾践,正当年强,成为牵制吴国不敢伐楚的重要原因,可李相一死,不知三国之争,又如何发展。”

赵伯此次只是简单说了现任越王,并没有过多讲叙越国历史,一来是越国与中原各国来往不多,相对封闭,二来也不想王禅过多参与吴越之事。

王禅自然领会,也不再过问。

“赵爷爷,刚才你说过现在吴王是靠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才登上王位,不知此位侠客现在是否还活着。”

王禅终于还是回归少年人的本性,对刺客英雄始终要比谈论列国纷争要有趣得多。

“听闻此人已被吴王僚的护卫刺死,此人刺杀吴王僚得成,也不想让人知道是公子光所为,所以死与不死,都已无意义,你又何必在意?”

赵伯似乎对专诸不愿提及,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已在赵府,并不对列国之争感兴趣。

“那他有可能是不是暗夜之人,赵爷爷可有定论。”

赵伯嘿嘿一笑道:“日后你自然会知道,大周列国除了暗夜,还有其它三个组织,也都是十分隐秘的杀手组织,各有其主,却又各行其道,实也难分清。”

“实在是可惜了一条好汉子,不过这伍子胥此人如何?听说他是楚国人,而且当年吴王攻入楚都,他竟然还掘楚王之坟鞭尸,说起来也是一个狠角色了。”

赵伯一笑,看了看王禅,心知王禅早有准备,此时也是闲着无聊,想知道一些更具体的事而已。

或许说少年人终还是抵制不了内心的好奇,对这些列国陈年之事,还是想从别人嘴中听来更有意思。

“伍子胥其人聪慧,其父伍奢,共有两子,伍子胥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伍尚。伍奢其人也十分厉害,在楚平王时就已为太傅,与楚大夫费无极同朝。而伍尚与伍子胥两人都在楚国已崭露头角,十分引人注目,同时也引起费无极的妒意。

后来费无极因为当年与吴国的一点小纠纷,在楚平王面前极尽谗言,诬伍家父子有背叛之嫌,后来楚平王欲处死伍奢,以平谣言。

可费无极怕事后败露,让平王一同处死伍家二子。当时平王有些不乐意,可费无极却也是平王登位的功臣,又是与吴休兵的重要权贵,所以也只得听从费无极的话。

亲口告诉伍奢说,要其二子进宫,若不然就是同诛之罪。若是其二子进宫,能为王用,自然可以免其罪责,伍奢知道这只是借口,想要灭伍氏一家,却也没有办法。

当时平王亲卫去?伍子胥与伍尚,子胥言其兄说,父亲受难,已是不改之事实,楚王让我兄弟两人进宫,其实也只是想诛除我伍家三口,不如逃去他国,待时机成熟之时再来为父报仇。

可伍尚却说,父亲有难做儿子的怎么能见而不救,纵然让去死,也死而无愧。毕竟楚王说过,只要我兄弟进宫,就可以救得父亲,不论楚王是否守信,但做儿子的,却不能不记父母之恩。弟弟你欲逃走,还请自便,我必随楚卫进宫,是死与活,都不在乎。

就这样,伍子胥本也习过武技,就趁势脱逃,而伍尚却进宫,最后与父同死。

伍子胥逃出之后,历经宋、郑、庸等国,皆不得志,后来投入晋。

晋王当时一直于扶持吴国,也知伍子胥身世,知他才干,所以就派伍子胥入吴,扶佐吴王僚。

可吴王僚却对伍子胥之行不甚喜欢,虽然伍子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一直未以重用。

刚才所讲一次吴王僚准备攻吴,而伍子胥却想攻楚,当时的公子光,也就是现在的吴王阖闾却直言攻楚仍伍子胥小仇之怨,所以主张攻越。

后来伍子胥知道公子光仍吴王僚的大伯,也就是前二任吴王诸樊的儿子,知道公子光非池中之鱼,他日必然大成,所以他才送了专诸给公子光,也就才有后来的专诸刺王。

吴王阖闾继位,重用伍子胥为大夫,以及孙氏后人孙武,善谋而精于兵法战略,两人一文一武,辅助吴王,在你出生前几年,攻入楚都,而伍子胥因记恨家仇,所以才有子胥鞭尸之说。

后面的故事,你大体已经知道,就不知我再跟你闲聊了。”

赵伯再把楚人伍子胥的事迹简单的跟王禅说了一下,知道王禅若去到吴国,自然也想结交权贵,若不然,只在市井,又如何完成其纵横列国之大愿呢?

王禅看赵伯也说得累也,就不敢再打扰。

但看赵伯赶马,却也想一试。

“赵爷爷,你年岁已大,不若我来替你赶一会马吧。”

赵伯一听,乐得一笑,却说道:“小公子,赶马虽然看似轻松,却也要熟识马之性子,就像当年李相传你三个考验一样,需辨物识人,审时度势,这赶马也是如此。你不通马性,也不识路途,若是让你一赶,怕把马车赶到沟里也亦未可知。若你有兴趣,日后有空再教你又如何,此时临近响午,我们也该找个地方吃饭了。”

王禅一笑,可心里还是不服,这些年他也跟着赵伯习过骑马之术,为何赵伯还是不信任他。

可他不知道,这骑马与赶马完全是两回事。

拉车之马习于远行,而骑行之马习于短奔,所以他们的习性自然不一样,若是把拉车的马用于骑行,在战场之上,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可相反若是把骑行之马用于拉车,它一定不会十分顺从,而且耐力较差,也不会安心拉车。

这就好比人一样,若是把一个国之栋梁用作农田劳作,或许不如一介妇孺,可若是登堂入室,一万个妇孺也不及一个书生。

“小公子,你还是进车内休息休息,现在已在吴国之境行走,三日之后就会到时达吴都梅里,此地水陆皆通,土地肥沃,连江依湖通海,是一个好地方,小公子可以在此多习些江南之技,也不急于一时。”

王禅知道赵伯是烦他了,他一直不停的问,谁会不烦呢?

王禅看了看前后各四人随从,他们走了半天,却是一语不发,十分谨慎,心里也是佩服万分。

王禅一看怀中,连小白虎都听得累了,正在打着瞌睡,王禅也只得知机的走进车内,独自禅定。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是一个过度,涉及一些历史,在此也写得简单一些,稍稍带过,为大家读后面的部分有一个基础,但人物众多,也不是一章能说清,后面还会慢慢为大家说明。

至于书中人物,小生并无偏见,所以不论读者是江南吴地也好,是现今楚地湖北湖南也罢,还是福建越地,都不要过多计较,春秋战国,列国纷争,无所谓对与错,只有求存之道。

https://www.xddxs.co/read/30950/1737800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