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医学心理学 > 第二节 学校心理卫生

第二节 学校心理卫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在学校,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传授给他们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心理素质。

作为社会群体的学校,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存在学习负担过重、考试过于频繁、学习困难等压力,都属于心理卫生的问题。教师如果懂得心理卫生知识,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就可以帮助青少年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一、学生的心理卫生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生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表现千姿百态,教师若想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与绝大多数同龄学生相比,其智力正常或者没有缺陷。

2.能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

3.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自信、自尊、自制。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能避免和克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忧伤而产生的病态症状。

5.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有从事种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6.能冷静、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对不同的刺激作出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7.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尊敬教师,团结同学,能发展并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宽广的胸怀,养成努力学习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2.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使用合理的方法对待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挫折和冲突,并帮助学生改变引起挫折和冲突的情境。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挫折和冲突的情境下,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丧失理智。教师应使用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积极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其他领域中做些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情,忘掉不幸,尽快摆脱原来所处的情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