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医学心理学 > 第四节 心理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第四节 心理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5.压抑

人们把一些不能忍受或引起内心痛苦的念头、感情或行为,尽量抑制下来,不主动去思念,以保持心境的平静,这就是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人们常把痛苦的事件、不幸的经历“遗忘”,别人问起时,总是说“不知道”、“记不起来”,这就是为了避免提起此事而引起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对解决实际问题不一定有效,但可以使人们的心境暂时平静。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压抑情绪是有害的,适当地宣泄,才有益于心身健康。

6.升华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的某些行为或欲望,不能为社会所认可时,将其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这就是升华机制。据说歌德年轻时,曾经遭受过失恋的痛苦,几次想自杀,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睡觉,但他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而普希金在发觉自己的妻子另有新欢时,却采用了与情敌决斗的愚蠢举动,结果中弹身亡,成为失败的英雄。一个人遇到挫折,一味地生气,灰心丧气,是无济于事的,精神振作,把愤怒化为力量,才是生活的强者。

7.幽默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使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理平衡。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可以使一个本来紧张的气氛变得比较轻松,使一个窘迫尴尬的场面在笑语中消逝,使愤怒、不安的情绪得以缓解。恰当的情境使用恰当的幽默,显示一个人成熟的人格及其修养水平。

心理防御机制,原为精神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许多解释常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否恰当,有待进一步讨论。从实际情况来看,采取心理防御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所遭遇的心理挫折和压力。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受到挫折和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日常生活常有的心理现象。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遭遇挫折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除了挫折的背景外,还与他的人格特征、生活经历及文化背景等有关。了解这一点,我们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可以帮助和指导病人,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采用恰当的应对方式,以减轻或消除心理挫折或压力引起的痛苦。

三、培养良好的个性(增强自身应对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事件普遍存在,但同一应激事件,每个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强度不同,采取的应对方式亦各异,其原因主要与个人经验、个性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个性影响着人们对应激源的认知和评价、对社会支持的态度、对应激的处理方式以及应激反应中的行为表现。例如,一个内向、顺从、依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喜欢与人交往、胆小害羞的人,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遇到应激事件精神高度紧张,不知所措,在严重的应激事件前,甚至可出现心理休克。具有这种个性的人情感不愿外露,得不到恰当的心理宣泄和社会支持,较难从应激困境中解脱出来。相反,乐观、自信、善社交的人,遇事能冷静、沉着对待,善于思索,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常“急中生智”,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应激事件。因此,培养良好的个性特点,能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1)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信念。态度和信念是个性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事物所采取的态度和信念影响应对能力,一个精神世界充实、乐观、有进取心的人,会有效处理各种紧张情境和事件;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人,在紧张的场合会更快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但作为人的生活态度和信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应从小开始培养。

(2)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应激的能力。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可培养自己处理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及遇事沉着对待善于思索的个性特点,能较好地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相反,极少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就会遇事慌张,不知所措。

(3)正确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培养乐观、自信的个性特点,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遇事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能较好地适应各类应激环境。

四、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他人及社会团体对某人或某些处在适应困难情境中的人,通过人际关系,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的过程。当个人遇到各种困难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实已证明这种支持系统对应激反应能够起缓冲作用。例如,有人观察到存在应激因素时,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并不很高,只有在既面临应激性因素而又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时,疾病的易感性才提高。在1974年澳大利亚达尔文市遭受飓风袭击的事件中,90%的房屋倒塌,3万多人流离失所,有人对疏散人群进行了实际调查,发现在同一紧张处境下,社会支持较多的人未发生精神崩溃,自认为社会支持少的人则很快发生精神紊乱,他们认为社会支持在紧张过程中起着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且联合起作用的,主要包括:(1)安慰,这是最基本的方式,这建立在同情和分担痛苦的基础上;(2)提供信息,这是从理智上支持,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当事人客观地分析事态特点、转机、后果,采取某种处理方式可能出现好的结局;(3)创造条件,使被支持者不失尊严地发泄,这是用行为告诉对方,别人理解、同情、宽容你,并愿与你共同忍受痛苦;(4)帮助被支持者寻求回避应激源和消除应激源的途径;(5)帮助被支持者与其他人和机构建立联系及汲取更多支持;(6)改变生活和学习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7)没有大应激事件出现时,对某些个性不良者应保持适当的微小刺激,以提高应激的耐受力和适应力;(8)借助药物、器械及其他心理疗法,改善当事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赵灵 王培 金晓莉 杜晓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