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琼台春深·双宜传 > 第八章 大封

第八章 大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三月里皇帝提了一回杨桃兄长杨勤之事,便再没有后话了。反倒是一向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御侍陆氏,不但被封作上阳郡主,还给赐下了一桩婚事,许的是正六品太学博士蒋佑,婚期就定在六月。

这位陆氏虽是侍御,出身却不低,且她原本并不姓陆,而是姓苏。她的父亲苏均自潜邸时便常随着皇帝——当时的靖王四处征战,算得上靖王的得力副将,在收回鹘最后关键的一役中,他更是舍身救了靖王一命,此后英勇牺牲于沙场之上。此役大捷,高祖越发看重靖王,大大嘉赏了他与三君,这也是靖王成为太子最关键的一步。

苏均死后,因妻子早逝,留下一双儿女孤苦无依,靖王自然心存感激与愧疚,便收留了苏均一双子女留在王府,长子年纪倒与靖王差不多,女儿则才满十岁。

靖王登基成了皇帝后,特赐了苏均一家国姓为陆,苏均之女当时恰满十五,皇帝便做主封她做了御侍,留在凌霄宫中伺候笔墨。至于苏均长子苏裕,则由皇帝钦赐官职,就此成了皇帝的随从侍卫,皇帝对他推心置腹,如今他也随皇帝上过几次战场,外人皆传他二人看着不似君臣,倒更似手足。

故而这位陆御侍封为上阳郡主一事传出来,宫中嫔御倒并不很意外,大家都以为其父救驾有功,她又是功臣之后,这郡主之位,她是名符其实的。

自然了,皇帝下的这道旨意也叫宫里不少妃嫔放宽了心。盖因这位陆御侍生的花容月色,从前大家总忧心她近水楼台先得月,只怕哪日摇身一变就成了宫中嫔御,与她们平起平坐,兼有与皇帝数载朝夕相处的情谊,那时候哪还有她们的得宠的机会。这会儿皇帝连上阳郡主的亲事都定下了,大家伙儿自然再没什么可怕的了。

转眼到了六月初一,上阳郡主大婚之日,宫里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场面如何热闹自不必提,又因她是自凌霄宫出嫁,大家伙心里头更是都与明镜似的,这位上阳郡主虽是年幼便丧了双亲,但她如今的娘家靠山却是当今圣上,过门后,饶是那夫家在朝中如何威风,又有谁敢欺辱她。

可谁料在迎亲半路上,蒋佑骑的马冷不防受了礼炮惊吓,一通乱窜,竟把马上的人狠狠甩出数里,那蒋佑落马后,头上又恰好磕着尖锐之物,鲜血淋漓,当场毙命。

上阳郡主尚未过门便克死夫君这一桩事,惹得宫里宫外议论纷纷,此后金陵城内只怕再无人敢与她议亲。皇帝一向看重她,只怕她来日没有着落,遂以“帝王之气可降万物”为由,纳了上阳郡主入宫为妃,册为贵人,更是一举让她搬进了西边的华清宫。

更为巧合的是,上阳郡主婚期当夜,少阳宫那头的姝贵人那一胎便发动了,因是难产,愣是分娩了整整一夜才将孩子生下,所幸母子平安。更为可喜的是姝贵人诞下大周开国以来头一对龙凤胎,不可不谓天降祥瑞,满朝官员无不上表称贺,因这一喜,他们对皇帝册封上阳郡主为贵人一事的不满也渐渐淡了。皇帝大喜之下,不单将姝贵人连晋几级为容华,更是下令举国同庆,六宫大封。

那些低位妃嫔自不必提,而几个高位之中,昌昭仪安氏一举晋为昌妃,杨桃由庆贵嫔晋庆充容,惠贵嫔刘氏晋惠充媛,晏婕妤百里氏晋晏贵嫔,主掌长留宫,尤容华卫氏晋尤婕妤,敏嫔齐氏与高丽贡女嘉嫔李氏,倒是都晋了婉仪。因贵嫔以上晋封皆需前往太庙行册封礼,跪授金册金印,而筹备大典却需好些时日,因此六月连着七月,宫里倒一直都是热热闹闹的。

后宫热闹,前朝自然也不曾闲着,七月里,皇帝派魏王率军出征吐蕃,琢贵人之父尧山、杨桃之父杨奕,就连陆贵人兄长陆裕三人也皆领兵随往吐蕃。

因杨奕连年在外征战,自杨桃记事起,他在外征战的日子倒比留在府上的日子要多得多,何况前几年为平匈奴叛乱,他也听令几次领兵征战,又皆是凯旋而归。故而杨桃听闻此事时并不担忧,反而觉着像这样连年征战,只怕十分劳民伤财,日久天长,恐生民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