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云起风散,在梧溪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在实践中追求——《浮士德》简析

第二百四十九章 在实践中追求——《浮士德》简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后,浮士德性格的内在矛盾运动也是歌德本人一生精神探求的写照。歌德在创作中,强调作家对作品的渗入。他说:艺术不仅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要揭示出艺术家自己的“心灵深处”。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思想、感情、理想以及基于现实的幻想。③同浮士德的政治生活,正是歌德自已委曲求全与环境妥协,在魏玛十年宫廷生活的投影。恩格斯说: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⑦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而难能可贵的是,歌德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切身体验,溶铸在浮士德这个形象中,把他写成了一个理想的探索者。正如他自已所说:“我向现实猛进,又向梦境追寻。”在浮士德这个形象中既有作者向现实突进的成果,又有作者向梦境寻求的收获。他出生在德国现实的土地上,又驾眷浪漫的彩云翱翔于天上人间。这个形象因此也是“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统一。”

总之,通过浮士德自身的否定,通过他思想和性格的演变,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在做什么,而且写出了他怎样做。使得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深刻。而且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精神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对未来杜会的朦胧理想。而他们奋斗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注:

①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花城出版社

②引自郭沫若译《浮士德》,以下如不另注明出处,皆引自此书。

③④⑥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中引用的<歌德谈话录》

⑤卢卡契《青年黑格尔》第142

⑦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第七篇:

在实践中追求——《浮士德》简析

余匡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