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云起风散,在梧溪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困惑》

第二百四十六章 《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困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要赢得统治权连同财富:事业是一切,声名乃虚无。

尽管希腊文明在德国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它可以教育人(浮士德)高瞻远瞩,开阔视野。浮士德在追求虚幻的美失败后,又把目光转回现实世界,决心开始新的事业的追求。但是在德国,歌德没有能够像浮士德一样,经历这样一次“事业“,但是歌德很渴望能够建立这样的事业。歌德从政时,一直承受着来自公爵的压力。

他曾渴望通过“君主教育”把公爵改造成与他一样的人道主义者,这个努力最终证明失败了,这就是歌德自己的政治悲剧。在歌德的一生中.歌德的政治悲剧同时也是歌德的事业悲剧。

浮士德是一个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不断追求者的形象。他对自己的事业不可能感到满足,这正是永远在追求完美的歌德的精神上的一幅自我肖像。浮士德从自己亲身建立事业的过程中体验到他指挥的黎民百姓不是“自由的人民“,这海滨的桑田还不是“自由的土地”。已近百岁的浮士德此时此刻犹如83岁的歌德-样面对未来的理想.呼唤一个未来的理想世界的出现。《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浮士德的经历和他的精神发展阶段反映了歌德自己的经历和精神发展经历,浮士德的理想也是歌德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余匡复.《浮士德》一歌德的精神自传[ M.1999.

[2]杨武能.浮士德[ M].2000.

[3]董问樵.浮土德研究[ M ].1987.

[4]刘思慕.歌德自转诗与真[ M ].1983.

第四篇:

《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困惑》

董新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