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真实的盗墓之黑鬼钎 > 第1章 猫耳洞岁月

第1章 猫耳洞岁月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着网上流传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回想起自己那几年盗墓的生涯,其实并没有那么玄幻、那么可怕,但也有很多事情无法解释。

自古以来,就有盗墓。“要想富,去盗墓,一夜挖出个万元户。”这是对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我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年代末。现在我早已洗手不干了,花了点钱,在小村子里买了一块靠山面水的房子。自己桑麻把酒。偶尔也和圈里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

说来可笑,我住的这个小村子后面,就有一座古墓,只是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那是因为我就是盗墓的。

盗墓,自古就分为官盗和民盗。官盗,古有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就在军中设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两个职位,为军中补给自养,专职盗墓。近有民国时期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大案。1928年7月的一个夜里,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命令工兵团长孙子瑜带领一个连的人马直奔慈禧的定东陵,师长柴云升带领人马奔往胜水峪乾隆皇帝的裕陵。七天七夜之间,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工兵用炸药炸开陵墓,将宝藏全部盗走。现在还有官盗吗?当然有。不过都是一些不法之徒打着“考古队”的名义去寻宝。

我1960年出生,前十几年没有什么可夸耀的,****红旗下长大,17岁当兵去了云南,第三年就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1979年2月17号那天,自己脸上稚嫩的表情。

其实战争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上去了。挖工事,修建猫耳洞。中越双方也有小摩擦,但一直比较克制,偶尔也有冷枪冷炮。我们天天蜷缩在猫耳洞里面。一开始,压缩饼干还可以吃得下去,后来吃的嗓子都出血,怎么咽都不下去,各种罐头也吃得直反胃。东北兵林潘就是我们以前的一员,去年还来北京找我喝酒来呢。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林潘形容那段日子说:拉屎都是没味的。

有人会问,盗墓就盗墓,讲你们当兵干什么啊?我们这几个老兵就是后来那帮人的核心成员。盗墓的雏形也是从猫耳洞开始的……

我们天天窝在猫耳洞里面,靠喝着岩缝渗出来的水,或者靠雨布蒙在洞口上面收集到的雨水生存,做梦都想吃一顿热饭菜。

林潘,我们都称呼他“潘子”。有一天,他从外面回来,手里的包鼓鼓的、还在动,不知道装着什么。

“胡子”。

我叫胡雨田,因为这些天满脸胡子拉磕的,大伙开始叫我“胡子"了,叫得多了,直到现在圈里的还是叫我“胡子”。小字辈的,会在后面加了一个“爷"字“胡子。

“什么?”我问道。

“刚抓的蛇。”

“还不嫌洞里不够挤,黑小子的那两只耗子还没有地方养呢。”那段时间,不开战的时候,大家静静地待在洞里,谁也不说话,傻傻地看着外面的树,黑小子却总是逗那两只耗子“抓它干吗?”我抱怨道。

黑小子没事就说: “等打完仗,放你回家,要不躁上地雷就完蛋了。”

最终,黑小子也没能亲手把耗子放归山林。在一次捕俘中,他被反抗的越南人用淬过毒的匕首划到腹部牺牲了。

战争初期、可恶的“白眼狼”在边境上布置了很多地雷,叫作“气死猫”,据说灵敏度极高,大一点的老鼠踩上都爆炸,但是爆炸威力却不是很大,踩上不会致死,双腿却保不住了。那时,医疗条件不发达,后方医院距离前线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山路泥泞不好走,还要穿过越军的炮火,不及时救的话,腿就废了。

“想不想吃火锅啊?”潘子小声地问大家。大家都愣了一下,看着潘子。潘子打开书包,从里面拿出条蛇。这家伙大概两米多长,看1样子足有五六斤重。

着说:“这是一锅好肉啊,放过实在可惜。”

班长骂道“你*个潘子,谁叫你抓这家伙的。要是咬了怎么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