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父皇,我不想当太子 > 第六章 主动请缨

第六章 主动请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燕军来的比想象中的快,几乎只花了五天时间。

看来他们也想速战速决。

一旦被大夏国拖住了时间,等缓过气来,等待他们的将是大夏的疯狂反击。

几乎是军情到达的同时,夏皇差人通知各个皇子大臣们进宫议事。

“殿下,圣上口谕,着殿下进宫议事。”

“这就进宫,军情紧急,就不留公公喝茶了。”

“殿下不必客气,告辞”。

打发走前来传话的小太监,萧鸣也不敢怠慢,立即更衣,骑上白马,夺门而出。

风雨欲来。

大街上已不见了以前的繁华,各个商铺还有宅子皆是大门紧闭。只是有新招募的民兵还在巡逻着。

“噔噔...噔...噔...”

萧鸣的白马飞奔而来,马蹄声在这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巡逻队立即让到一边,目送着萧鸣的身影渐行渐远。

这样的场景在几个街道上轮番上演。

大夏国的生死存亡便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大殿中。

众人都是安静地等待着,神色凝重。

大夏国二十万军队在天门关被燕军大败,那还是号称大夏国最精锐的部队。

如今勉强募集的新兵能否抵挡得住燕人的进攻?众人心里没底。

一干王公大臣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天都城的守备,是否已经固若金汤。

这都需要一个答案。

一阵脚步声传来。夏皇在龙椅上坐下,并无多少担忧之色。

众人心里这才稍安。

“吱呀~”

两个侍卫将殿门缓缓关闭。

众人欲行礼,夏皇摆摆手说到:

“不必多礼,如今燕贼猖狂,天都城防守是重中之重,繁文缛节暂且不必。”

“阮郃可在”,夏皇看了眼户部尚书。

“臣在”,一个灵活的胖子连忙出列答到。

“城中粮草准备的如何了?”

夏皇威严的声音传来,阮郃明白,要是事情没办好,雷霆之怒他可承受不住。

“回圣上,臣在天都城中购得粮食五十万石,通过水路和马车从南方吊调运六十万石,可供二十万大军消耗两个月”。

“嗯,很好,退下吧”,夏皇点了点头,还算满意,阮郃虽然平时胆小怕事儿,但办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一个士兵一个月需要消耗3石粮食,如今城中守城士兵远没有20万,足够撑上两个月的。

燕人要想围点打援,围而不攻,那正好,年末之时大雪封路,到时候他们不得不撤兵回到天门关外。

所以,燕人必定会猛攻天都城。

城破,大夏王朝将万劫不复。

不要忘了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国,西陵国和南越国。

这种趁火打劫的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

“武安侯,城中布防的怎么样了?”

身穿铠甲的武安侯立马出列,回到:

“回圣上,守卫都城将士有6万,这几日从地方紧急调兵5万,现守城将士有11万,已通知镇北侯、镇西侯、镇南侯进军勤王,不日将发兵驰援。”

攻城的军队数量如果超过守城军队数量的三倍,那么攻下这座城池将比较简单。

所以只要准备充足的物资,守住不是问题。

但夏国士兵的战斗力较燕军弱一些,不得不做好万全之策。

镇北侯一直镇守的北方,夏国北方与燕北国交界太多,战线太长,很容易被寻到防守薄弱的地方。

镇北侯曾派大将郭百川前去御敌,但燕军骑兵战斗力太强,同时夏国士兵又疏于训练,导致20万夏国军队大败,防守失败后,只得暂时收兵,保存实力。

三个侯爷的家眷皆是留在天都城,如果谁想要拥兵自重,那么他们的家人将会是夏皇手中的把柄,这也是夏皇控制他们的手段。

“五日内召集有普通民兵八千人,负责城中治安,还有军械,守城材料的运送。”

说到军事部署,武安侯便如数家珍,虽已年老,说话任然中气十足。

“嗯,武安侯做的很好,火药准备的如何。”

夏皇问向兵部。

“回圣上,天雷已准备2万余枚,未能完成圣上交待的任务,臣有罪,请圣上责罚”。

兵部尚书忙跪下回答到。

想不到这些人短短时间内就想到了如何把火药做成武器了,萧鸣突然间认识到,古人也未必有多愚昧。

“爱卿快快起身,时间仓促能够准备这么多已是不容易,准备制作火药的材料也需要时间,朕不是不明白事理之人。”

“谢圣上”。

兵部尚书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起身回到队列里。

夏皇原本是想准备5万枚左右,燕人敢来犯我领土,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