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咸鱼被逼考科举 > 第95章 095三合一

第95章 095三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秦溶月无奈,还想将小糖糖给抱下来,想坐肩头,不还有护卫们吗?现在折腾你爹,你爹的威信都没了。哪有知府大人在百姓们的簇拥之下,把儿子举起来坐自己肩膀的?在家里坐一坐倒也无妨,但在大街上还这么干,就不太好了,

小家伙已经手脚扒住虞衡的脑袋和脖子,说什么都要在亲爹的脖子上再多待一段时间。

虞衡倒是不在意,笑着制止了秦溶月,还给小汤圆找了个理由,“别的孩子有的,咱们小汤圆怎么能没有?他想坐就让他坐便是,哪个当爹的没给儿子坐过大马?”

小汤圆这才高兴了,又挺直了背,雄赳赳,气昂昂地指挥虞衡,“向前出发!”

虞衡轻笑一声,“遵命~”

秦溶月听得好气又好笑,只能笑着摇头,随他们去了。心里还吐槽了一回,现在这么宠儿子,也不知道先前嫌弃他不是个闺女,一口一个臭小子的人是谁?

倒是周围百姓一看这架势,顿时都乐了。呀,原来国公爷也跟大家一样,带孩子出门时,也是会让孩子坐自己肩膀上的啊!

说实话,虞衡现在这形象确实不如他以往,他的长相属于高雅那一类,看着便知道出身教养极好,一举一动都透着优雅,旁边的秦溶月更是不用多说,宫里学的规矩,每个动作拿尺子来比一比,那都是差不多的。

这样一家人,看着就让百姓十分有距离感。心里当他们是菩萨下凡,再感激,也觉得自惭形秽,连正眼看他们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但虞衡这个动作一出,百姓们顿时就觉得亲切了。嗨呀,自己和国公爷也是有相同之处的嘛,多亲近。

也是现在的百姓们还不知道有个词语叫“接地气”,不然的话,他们肯定能用词语准确地表达出虞衡现在的行为。

逛了这一路,小汤圆就没离开过虞衡,或抱或坐肩膀,还喂点小零嘴,看得一众人三观摇摇欲坠。

男人,尤其是像国公爷这样位高权重的大官,还带孩子的吗?

便有妇人暗暗羡慕,彪悍些的已经在心里暗暗骂了她们自家的死鬼:看看人家国公爷,公务繁忙都能这么细心地带孩子,你们呢?再忙还能比国公爷忙?回家净玩孩子了,玩哭了就撒手不管,心情不好还拿孩子撒气。国公爷都这么耐心地带孩子了,你们哪儿来的勇气当撒手掌柜的?

虞衡还不知道他抱着小汤圆往外面转上一圈,就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带孩子的问题。他现在就是觉得自己怪对不住老婆孩子的,刚带他们来了个新环境,自己又要动身去其他地方,还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以小汤圆的年纪,说不准等他两个月回来后,都不认识他了。

想想都叫当爹的心里憋得慌。

于是,虞衡就想着多给小汤圆留下点美好记忆,系统不是说这小子聪明得很吗,到时候应该不会记仇的…吧?

儿子只是附带的,虞衡主要还是来给秦溶月买东西。进了一家首饰店后,虞衡便开始为秦溶月挑起首饰来。小汤圆也被这些亮晶晶的颜色各异的首饰给吸引住了,也闹着要给娘亲挑首饰。

虞衡哪会在这点小事上拂了他的心意,当即点头答应,父子俩头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挑完这个的毛病又挑那个的毛病,场面温馨又搞笑。

出乎虞衡的意料,小汤圆的审美竟然出奇的好,完全不受小孩子喜欢显眼颜色的影响,挑了支白玉海棠簪子,还一个劲儿地说,“娘穿绿衣裳,戴这个好看!”

哟,都明白发簪该搭配衣裳来了,了不得啊。虞衡略微一挑眉,给了小家伙一个赞赏的眼神,换来小家伙一个得意挺肚。

这簪子确实配秦溶月今天的这身打扮,虞衡直接将簪子插进了秦溶月的发间,又挑了个手镯,示意秦溶月伸手,也给她戴上。

戴镯子可不比戴发簪,一只手就没完成,小汤圆当即搂紧虞衡的脖子,双脚也死死夹住虞衡的身子,小猴子似的挂在虞衡身上,方便虞衡腾出两只手替虞衡戴镯子。

父子俩这默契的配合,看傻一众旁观者。

首饰店内还有几位官太太,见了情景就没有不羡慕的,恨不得自己和秦溶月来换一换。

这才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虞衡带着老婆孩子逛一回街,直接拔高怡阳府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长得不俊也就算了,那是爹娘的错,没把你生好,但你都生得这么不出众了,还不得好好讨好妻子?没有国公爷那张脸,还想比国公爷更大爷,长得丑还想得美,都给老娘滚蛋!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怡阳府办婚事的人家就少了一截。

得知了前因后果的虞衡:……这回真不是自己的锅!

倒是官太太们更有想法,这样对妻儿有情有义的人,指定对下属也差不了,只要家里那位认真干活,国公爷必然不会亏待他。

就这一逛,虞衡彻底坐实了疼爱妻儿第一人的位置,每当人家提起来他,都要说一句:国公爷是个会疼人的。

当然,官太太们更是将秦溶月的位置摆到了最高级别。原先还有人动心思,想着自家闺女生得也不赖,还念了些书,给国公爷红袖添香再合适不过了。今天撞见这一情景,顿时什么心都没有了。献什么女儿?人家国公爷根本就不会收,还平白得罪国公夫人,多不划算!

虞衡陪着小汤圆和秦溶月逛了两天街,自己也没闲着,得空就问问商户们的情况,买卖如何,家中光景怎么样,乡下亲戚的日子如何………

问得十分仔细。

百姓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虞衡这样没架子,问他们的问题也都是同他们的生活有关,再迟钝的人都感觉出来,这是一位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大好官。

有了这一层认识,百姓们就更热情了。因为虞衡没什么架子,还特别接地气,身边的护卫虽然还是挺让人发怵,却也有不少百姓大着胆子凑上来,听了虞衡的问题后,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自家近况来。说到最后还都要真心实意地感激一回虞衡,“要不是国公爷得了红薯,我们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好。府城里的人家还好些,乡下农户,以往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我有个亲戚就在风碣县,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偏生这边的地不怎么肥,一年到头根本种不出多少粮食,还得饿肚子。往年,年年来我家借粮食,我家婆娘听了他们要来就拉长个脸,这两年种了红薯后就好多了,他们不但不来借粮,还攒了点银钱给我家买了点糕点送过来。哎哟,以后可终于不用为这事跟我婆娘吵架了!”

虞衡听得满脸是笑,很好,温饱问题解决了,自己面临的情况就更好一点。要是一来就听见饿死人的消息,虞衡怕是承受不住这个冲击。

现在这样就挺好,解决了温饱问题,下一步就开始脱贫。

至于土地不够肥的问题……虞衡觉得自己除了写信给胡尚书要银子外,也十分有必要给巩尚书去封信了,工部的化肥厂不是还办得红红火火的吗,就是产量不是特别高,价格也定得高,岐州穷,就算买了,肯定也没买多少。怡阳府那一份,不用说都知道给了安然县,其他人县就什么都没用上。

既然是争资源,虞衡肯定要用上自己的人脉。胡尚书都给了一百万两银子了,巩尚书怎么着也得给上一大堆化肥吧?好歹他们还有以往治秃头的情意在呢。

虞衡心里又记了一笔,就等到下县下乡走访后,发现了可以进行生产的东西后,就立即写折子申请拨款。反正来之前就已经说好了,这一百万两银子,绝对逃不掉。

远在京城的巩尚书忽然啊切一声,连着打了两个巨大的喷嚏,摸着鼻子琢磨:打两声喷嚏是有人在想我,这是谁啊,想我想得这么厉害?

仔细一划拉有可能会想他的人,巩尚书微微一笑,而后摸了摸长好了的头发,自信满满:肯定是虞衡在惦记我。

虞衡陪了秦溶月和小汤圆两天后,立即叫上了路通判,带上一队护卫就开始了下县下乡走访活动。

其他县的县令本以为虞衡就是做做样子,能到县衙来看看就十分称职了。结果虞衡不但来了县衙,还看了历年断案的文书,又说要去乡里瞧瞧,看看百姓们今年的地种得怎么样。

天可怜见,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年代,这帮县令都没下过乡,乡下的事情大多由宗族自行处置了,很少会有人闹上衙门的,说句难听的话,他们连衙门的大门往哪边开都不知道呢。

像方氏,好在她是在州城,要是在乡下,根本就没有报官的机会,逃出来不远就被抓回去了,而后由族老出面,决定如何处置她。

所以这年头儿,宗族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乡下,那就是族长族老说了算,实在闹得太过分了,里正才会插手。但里正通常也是自家人,打个马虎眼也就过去了,继续太太平平过日子。

这种情况下,县令有什么好去乡下的?过去找罪受吗?

虞衡最先到的是离府城最近的安然县,安然县县令的体型和乔同知有的一拼,在虞衡面前表现得有些硬气,有一股安然县是怡阳府的牌面,虞衡肯定要拉拢重用他的自信。

这位县令倒是去过乡下,但那不是去考察百姓生活的,而是去爬山放松心情的。

听说虞衡要去下面的乡镇看一看,安然县县令还有点慌,他就吩咐了县城的百姓要做好准备,收拾得体面点,谁知道乡下会是什么样啊,万一冲撞了虞衡呢?

殊不知虞衡正是因为察觉到了他做的表面功夫,对这一股“假”十分看不上,就想去乡下看看底层百姓的最真实的生活。

再说了,安然县是怡阳府的牌面,虞衡自然也要去了解一下普通农户们的生活,士农工商四行,农虽然地位高,实际上最没钱又最累的一行,只要农户们的日子都好过了,其他三个行业肯定只有过得更好的份。

虞衡也想更直观的对比一下其他县和安然县之间的差距。

安然县不愧是怡阳府的排面,虞衡连着走访了三个乡,看到的都是每家每户装得满满的粮仓,金黄色的稻谷,红通通的红薯,金灿灿的玉米,收成都不错,粮仓填得满满当当的不说,还卖了一部分换了银子,准备攒够了钱,就将房子再扩一扩。

种花家的两大执念,吃和房子,换了个时空依旧没变。

到了风碣县时,情况显然和安然县有巨大的差别。县城比安然县破旧这些暂且不提,农户们的粮仓可不如安然县那边的农户们满,安然县那边是装满了粮仓还有多余的卖,风碣这边却粮仓都装不满,但农户们也高兴,这些口粮,填饱他们一家的肚子还能剩一些呢!

百姓们也淳朴,听说虞衡就是嘉国公,愣是要张罗着给他做顿好吃的,虞衡还没开口反对,其他人已经开始讨论起来,你家一只鸡,他家一只鸭,还有牵来一头羊要现宰的,吓得虞衡赶紧拒绝了,只推说自己不爱吃这个,招呼着大家搭了灶火一起烤红薯吃。

虞衡还仔细看了风碣县这边的路,平坦,没有大石块,也没有小山丘似的坡,正好修水泥路。当然,后面的地段肯定还是有困难额,不然的话,前面那么多任知府,不可能一个都没动手修路。

风碣县的县令是个有拼劲儿的,见虞衡这模样,当即眼前一亮,因为猜到了虞衡而热血沸腾,深呼吸了一口气才抑制住狂喜的心情,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努力向虞衡争取,“国公爷,我们这条路,可以规整一下,一直联通西昀墨宁等县,只要路修成了,我们就不再是给怡阳府拖后腿的县了!”

天知道和安然县毗邻有多惨,好事儿永远轮不到他们,坏差使就有他们的份,现在有了转机,风碣县县令能不马上抓住这个机会?

别人不敢干,嘉国公在朝中那样有人缘,陛下也宠爱他,他怎么可能不敢干?

风碣县县令这一瞬间都有种想要仰天大笑的冲动,憋屈了那么多年,这一回,天上的馅饼终于要落在他们风碣县了!

虞衡倒没一口答应,只说道:“再去瞧瞧有没有其他特殊的东西,要修路,总得有个由头。要是风碣县出了个别致的东西,别人都想买,不就能顺理成章地把这条路给修了?”

风碣县先是一喜,而后又垂头丧气,苦笑道:“别致的东西又哪是这么好得的。”

话音刚落,不远处的山脚下便出现了一行人,穿着短打,扛着一棵大树。树干不怎么粗壮,却很长,目测约摸有二三十米。风碣县县令还奇怪,“这棵树是什么树?好像不曾见过。”

虞衡一眼扫过去,眼神猛的一凝,“卧槽,系统你当年把橡胶树放在这儿了?”

有了橡胶树,这路肯定得修!橡胶厂办起来,各色橡胶制品做起来!别说一百万两,就算两百万两都能给他挣回来!

对了,挣钱的事儿……虞衡猛然想起了上回拍卖商道时碰见的钱铎,那位那么会做生意,可以来个合作,搞经销商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