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重生之大画家 > 77、爱争执的大佬们

77、爱争执的大佬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到之前易南昇从他手里将这幅画抢走,记仇的裘老师不等易南昇开口,率先道:

“我提名那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虽然画风不稳定,但参赛者的年纪来看的话,正是画风逐渐成型的过程,画风混杂点,画的油一点也正常。

“但那种光影的处理,笔触和整幅画的韵律感,是其他任何一幅画都没有的。这幅必须进前十。”

易南昇转头看一眼裘远,意有所指的笑笑,随即应声:

“嗯,这幅我也认同。”

王建又询问了其他几位老师的意见,诸位大佬们虽然对这幅画有许多意见,但整体来说,统一观点是它的确可以在前十占一席位。

于是第一幅前十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多谢了裘远的记仇属性。

大佬们很快又选中了一幅油画和一幅国画。

“这次比赛还是油画和水粉画最多啊,一个画法体系。”易南昇拍了拍身边一位油画画家,叹息道:“现在油画市场好,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了。”

“那还不是得益于易主任管的油画系培养的好苗子多,您鲁美国画系去年招生扩张了不少吧?”

“哈哈,是啊,现在国内外市场都受西方文化影响严重,油画无论是在拍卖市场上,还是商业广告行业,都更受欢迎,现在不少学校的设计专业都要必修油画,有点大趋势的感觉啊。”易南昇淡淡一笑,画油画的优越感不知不觉就出来了。

“这也不一定,随着我国经济大好,说不定文化输出能力增强,神秘的东方国画会征服全球审美呢。”

“哈哈哈。”易南昇笑笑,又道:

“这次比赛,入选前三十的居然还有两幅水彩画。”

说着,他指向放在三十幅画最左边,和最右下角的两幅。

“……是,咱们10个评委里,居然没一个是画水彩的。”

“我刚学画的时候倒是学过水彩,不过很快就不画了,转水粉的时候真是吃了大苦头,连续好多年画画都‘粉’,要么就是‘糊’。”易南昇摇了摇头,“真正意义上水彩转油画大成功的,也就那个天才画家沈佳儒老师吧?”

“是,大学后转的油画。”

两人聊着聊着就不知不觉发散开了。

边上听到俩人对话的一位国画山水大家插画道:“那幅《冰晶中的无数个我》非常值得进前十。”

“嗯,我也这么觉得。不仅仅因为它是少数派水彩画。的确画的很好,技巧娴熟,细节到位,尤其把水彩画呈现光影的优势施展的淋漓尽致。”又一位老师插言,这幅画当初三筛进前30时,还是他挑出来的。

“我觉得最强的是色彩,我以前几乎没看到过谁画的水彩画用色这么大胆的。

“画者并没有被水彩画的清透和娴雅这两个特长属性框住,非常张扬,你看,这边还用了撞色,现在的年轻人挺有想法的。

“这些充满创造性的心血,这种随心所欲用色的勇气,说不定能为水彩画市场打一针强心剂。”

裘远一步跨到《冰晶中》画边,在画面上的某几处点了点。

“裘老师太乐观了,水彩画市场死气沉沉。”易南昇摇了摇头,如果不是如此,他当年也不会改画油画,“不过这幅《冰晶中的无数个我》的确很好,画法、笔触等风格化很强烈,视觉冲击上已经相当成熟了。

“而且画面远景的处理,有种梦幻飘远的意境。

“加上这些冰晶中的各种变形的画者,传达的那种张扬和喷薄的情绪,真的非常棒。

“看的我都想画几幅水彩过过瘾了。”

“这个……表达的是成长过程中,在无数个可能性中做选择?”王建探头插言。

“嗯,我觉得是在无数人眼中、无数人反馈中审视自己,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或许有不要在意他人感受的意思,也可能是在迷失中彷徨和追寻真我……”一位老师绕个圈儿走到画边,也欣赏起来。

“也可能是推翻无数个不好的自己,壮士断腕,蜕变成更好的自己。”裘远指了指距离观者最近的一个冰晶中的那个人物,“这个画的最清楚,也是雾凇枝头伸展过来,最靠近画者的枝杈上的最大一颗冰晶。

“而且其他冰晶中的人物都是扭曲的,表情似乎也有些痛苦,而最接近观者的这个冰晶中的面孔,是庄正的,表情透着坚毅,虽然仍没有画的太清晰,那种情绪却很好的勾勒出来了。画者塑造能力蛮强的。

“一直盯着看,有种这枝枝条要探出画面的感觉。”

“嗯,这幅画真是越看越耐看。”易南昇也走了过来。

“你们说它有没有竞争前三的机会?”裘远忽然抬头。

“这么喜欢吗?”另一位美院教授挑眉。

“不是喜欢。主要是现在能把画技磨出来的多,但真正审美上乘,又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情感丰富且细腻,懂得表达具有冲击性的情绪的画者,真的不多了。

“如果在这个年纪,已经有这个水平了,未来恐怕不可小觑吧?”裘远认真道。

“这是水彩,艺术品不是我们这些圈里人认可就行的。

“要大众市场,高端审美市场,艺术圈里全认可才行。

“这孩子是画水彩的,近几年国内拍卖行里有水彩画流通吗?

“画廊里有水彩画卖吗?

“你们各大院校有专设水彩系吗?招生情况又如何呢?”

易南昇皱眉问。

“这样的水平,就是转油画也不难吧?”裘远据理力争。

“真以为油画只是个简单的呈现手段而已吗?当年水彩画转油画的多了,成的有几个?我十岁出头就弃水彩改画水粉,也是吃过大苦的。

“你再问问看大家,像沈佳儒老师那样的天才,全世界有多少?二十出头转油画?呵!”易南昇嗤之以鼻,真把油画想的那么容易?

他觉得自己的毕生追求被冒犯。

“好,这幅也进前十了。”王建忙过来将画收进前十行列。

“另一幅水彩也非常好,用水粉的许多笔触和画法绘制,风格不见得比《冰晶中》弱。”一直没开口的白清泉白老师忽然开口,她是很欣赏《木匠》这幅水彩写生人物画的。

而且,这幅画几乎算的上是一幅场景人物画了,两个全身人物,加一个装了许多东西的场景,这个难度在全部30幅画中,都排的上前排。

“比赛里能有两幅水彩,我也是挺吃惊的。不过这幅画的技法……像不像水彩改水粉?”易南昇转头问白清泉。

“嗯……”白清泉皱眉盯着右下角的《木匠》看了一会儿,有些不确定问:“更像水粉画转水彩吧?毕竟这幅画用的是水彩纸,水彩颜料,主体也是调水画出透明感,只是许多地方使用了水粉画的技巧而已。”

“……哪有人水粉画的好好的,改去画冷门水彩画啊。”易南昇挑眉。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反骨的人,也总是有只求自己喜欢,在选择的时候求得自己心安,对得起只活的这一辈子,为了初心,不屈服市场,也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人!”白清泉讲这话时语气里不禁透出几分轻蔑意味。

易南昇瞬间被梗住,他觉得自己再次被冒犯!

他是什么时候得罪过裘远和白清泉吗?这俩人怎么都这么欠?老是讲话不过大脑,总供给他干什么?!!!!

眼看着易南昇要发飙,主办方负责人王建忙笑着打圆场:

“怎么样?这幅画诸位老师觉得够格选进前十吗?”

“就两幅画,都入选吗?水彩画市场也不大,我们选的时候要不要考虑人才培养数量,和市场需求的比例问题?”一位老师发出疑问。

“我觉得可以入选,虽然都是水彩画,但是画风南辕北辙,体现的其实是水彩画多样化的美,在艺术层面,我们本来就是要一直追寻突破,我觉得《冰晶中》如果是一幅纯粹的充斥着画者才华的水彩画,那这幅《木匠》代表的则是画者对艺术的不同形式的探寻,这种赤诚之心可比许多傻画呆画的人珍贵太多了。

“而且,单拿出这幅《木匠》,画的也非常好,它所做的表达,不见得弱于《冰晶中》。

“我觉得真正的艺术家,可不仅仅是在自己细化领域中深钻,也可以考虑多种表现形式的融合。

“在这一层考虑的话,《木匠》比《冰晶中》更先锋。”

白清泉声音郎朗,讲起话来带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气场。

“我觉得不考虑这些,单以艺术品的赏析来看,还是这幅《冰晶中》更好。

“而且说到先锋,《冰晶中》的色彩运用,光影表现,许多地方的处理,远比《木匠》更纯熟。显然这个画者比《木匠》的画者四位深度更进一层,潜力也明显更高。”

易南昇是鲁美国画系主任,真讲起道理来,也未必比白清泉这个独立画家弱。

眼看着两个人又要吵起来,王建忙再次开口道:

“诸位老师都觉得这幅《木匠》也能进前十是吗?”

大佬们交头接耳讨论了下,便大体认同了下来。

于是,颇多争议的《木匠》紧跟在《冰晶中无数个我》后面,被选入前十。

易南昇和白清泉两位艺术家还跃跃欲试要就这两幅画好好争论争论,只是,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口中所说的画风南辕北辙的两幅画,其实……出自同一人之手。

很快,大佬们又一齐选了幅水粉画,接着,本就极具个性化,固执又自我的画家们就再次因为三幅画而争执了起来。

“我觉得这幅《初恋》是可以竞争前三的,这个水平去参加青年画家比赛也可以了吧。”一位油画家非常严肃道。

“这幅《雾凇冰湖》虽然不是人物画,但手法和画风要竞争前三也不是不能。”

“我觉得这幅《景山之下》也可以一拼吧?”

“不行!《景山之下》画的是好,但明显是那种严苛的教学之下带出来的,匠气太重了。而且这部分的笔触风格,跟整幅画的笔触风格完全不同。我怀疑有老师帮着改画的情况发生。”白清泉道。

裘远心里咯噔一下,忙小声插画道:

“这是居磊学生的画。”

“……”白清泉皱眉,想要毫不容情的批评居磊几句,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

易南昇走到王建身边,小声问道:

“居磊也找过你吧?要不要选一幅他徒弟的画?也不要让他太难看。”

“四幅画匠气都太足了,而且学生们明显是被居磊压着画的,写生画中看不到任何情感……技巧这方面,这四个学生是不错,但比其他那几幅,也不见得更强吧?”王建更小声摇摇头,“我就说我没有选画权,都是不知道参赛作品作者的老师们选的。”

“……嗯,我一个人的发言也拧不过其他老师们的反对啊。”易南昇点了点头。

这边耳语结束,那边讨论也结束了。

《初恋》和《雾凇冰湖》皆入选,《景山之下》被放回地上。

易南昇抿了抿唇,带学生这种事,还是要谨慎。

有时候学生不只代表了他们自己的水平,也会波及到老师的大众风评。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王建手里已经有了2幅水彩画,5幅水粉画,3幅国画。

王建拍了拍手。

“10幅画已经满了,各位评委老师再看一看有没有漏掉的优秀作品,需要替换的?”

“已经满10幅了?”白清泉忽然挑眉。

“是。”王建笑道。

“这幅。”白清泉说着捏起她一直没来得及选的《雪山落日》,“这幅我觉得也要入选前十的。”

“……”易南昇看了一眼,皱了皱眉,这个画风……果然是白清泉会选择的画。

“这幅也不错,但……画风有些太阴暗了,对于清美双年展来说,会不会气质不符?”有人提出异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