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九百五十六章:态度

第九百五十六章:态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个时候,如果否认杨杰在草原之事当中的身影,那么就相当于,让杨杰在草原上自生自灭。

  不论是以天子一贯以来善待功臣的性格,还是以杨家世代忠心朝廷,如今又备受重用的地位,这都是不会出现的事。

  但是,承认下来的话,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今草原各部族,显然已经是来兴师问罪了,如果要保杨杰的话,该如何应付他们,就是一个大问题。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杨杰在这其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或者更准确的说,朝廷愿意承认,他起了多大的作用。

  于是,在所有大臣的注视当中,天子沉吟片刻,道。

  “此事说来话长,还需从春猎时说起。”

  “当时,瓦剌遣使者孛都来朝,却在春猎时趁夜逃窜,朕命兵部调查后方知,草原乱局已起,也先同脱脱不花不和已久,草原会盟,脱脱不花立其嫡子为太子,引发也先不满,两方开战,席卷诸部。”

  “瓦剌与鞑靼各部,自前次大战之后,均与我朝廷修好,如今骤生乱局,朕自然不可不理,故而便命镇抚使杨杰前往探查,若能化干戈为玉帛,维持太平,自是好事,如若不能,也能提前察之消息,以备边军整备。”

  “不过,时至今日,杨杰已离开宣府多日,并未有音信传回,具体状况如何,朕已命刑部尚书金濂并昌平侯杨洪详加打探,再行回报。”

  这番话说完,在场的不少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他们当然清楚,天子说的话,并非全是实话,其中必然有隐瞒甚至是不实之处。

  但是,这番话的好处,也恰恰是足够官方,足够模糊,虽然说对杨杰略带回护之意,但是至少体现出了天子谨慎的态度。

  也就是说,按照朝廷的立场,杨杰出使草原,乃是为戡乱劝和,并不是为了挑拨离间。

  这种说法,相对来说,就比较能够拿得出手了,毕竟,身为宗主国,大明的确有责任保证朝贡部落的和平,这是应当应分的。

  有这一条基础在前,再来讨论杨杰的所作所为,可施展的空间自然就大了不少。

  一时之间,朝堂上议论纷纷,随后,有大臣上前,道。

  “陛下,既是如此,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找到杨镇抚使身在何处,问明情由,再行定夺。”

  这是最中庸的办法,但是,其实也就是句废话。

  于是,立刻便有大臣站出来反驳,道。

  “话虽如此,但是,草原广阔,杨镇抚使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杳无音信,想要短时间内找到,恐怕并不容易。”

  “然而,各部使者已然齐至宣府,联手对我大明讨要说法,他们总不可能一直等着大明找人,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该如何应付这些人。”

  “不对不对,还是得先找人。”

  “不然的话,人找不到,草原情况到底如何,便只能听各部的一面之词,必然会令我大明落入被动的局面当中,所以,还是要先找人……”

  往往这种时候,也是朝堂上最乱的时候。

  各种各样的意见层出不穷。

  求稳的人,主张要先安抚这些使者,一切等找到杨杰之后再行定夺,激进的人,则认为此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杨杰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闹出这么大的事端,觉得草原各部根本就是在无理取闹,所以觉得应该严词拒绝他们的要求。

  除了这两种基本的态度之外,当然,也还有更激进的,各种声音当中,宁阳侯陈懋出面,道。

  “陛下明鉴,无论如何草原状况如何,但是终归,防人之心不可无,草原各部此番联手向我大明施压,未必没有趁此机会重起战事之意,我大明虽不好战,但是,也不可不防。”

  “故而,臣以为,应当立刻整备京营,准备器械,倘边境一有变故,方可从容应对。”

  此话一出,略显喧闹的殿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陈懋这话没有明说,但是整军备战这几个字,他们总是能听得明白的。

  在场的不少大臣踌躇片刻,有几人同时出列,道。

  “陛下,如今我大明正值休养生息之时,恐不宜开战。”

  “不错,陛下,草原各部之事,终究是内乱,大明一旦插手,恐有其他变故,何况如今情况不明,各部诉求不清,贸然整军,恐令边境局势紧张,请陛下三思。”

  “陛下,既然昌平侯已经领兵出京,那么,暂时还是应当静观其变为好。”

  如今的大明朝臣,尤其是文臣,最敏感的就是打仗了。

  陈懋这边刚冒了个头,天子都还没有任何表示呢,不少文臣就立刻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不过,面对吵吵嚷嚷的朝堂,天子倒是依旧稳坐高台,听了底下这么多的意见,天子似乎有些犹豫,道。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大明向来以和为贵,战戈一起,黎民苍生涂炭,亦非朕所愿也。”

  听这个口气,还是比较温和的,于是,有不少大臣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侧门处却突然进来了两个小内侍,随后,侍奉在旁的大太监怀恩,在听到小内侍的禀报之后,顿时脸色一变。

  这番表现,自然是引起了在场众臣和天子的注意,于是,天子皱了皱眉,没有继续说下去。

  待怀恩回到御阶上后,罕见的有些踌躇,低声说了两句什么,又拿出一份信件递了上去。

  有眼尖的大臣,一眼就看到了信件上的红漆蜡封,便知道,应该是又出事了。

  果不其然,天子拆开信件,扫了一眼,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道。

  “宣府急报,喀喇沁部首领孛来,翁里郭特部首领毛里孩共同率军一万三千人,到达宣府城外,要求大明交出挑拨草原内乱,害死脱脱不花的凶手杨杰,否则,便要开战!”

  天子的话说的简明扼要,但是,殿中的氛围,却随着这一句话,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纷纷皱起了眉头,他们都意识到,这件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能解决的了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