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修仙密码:解密神仙谱 > 4六御:玉皇大帝,无妻无女一心向道

4六御:玉皇大帝,无妻无女一心向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玉皇大帝是道教****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 “天公”、“玉帝”、“老天爷”。玉皇上帝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认为是道的本体。尊居昊天,权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开天执符,主承太上无极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历,金阙四御辅化,北极四圣佐护,神霄九宸大帝拱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

玉皇大帝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永处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证得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与化身,是为八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教最高信仰“道”的神化。玉皇大帝掌控三十六天和七十二地,统治着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物,权力无际。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圣诞是夏历正月初九日。

世人最熟悉的玉皇大帝形像是西游记中那个被孙悟空折腾的够呛的人:西王母的老公,二郎神的舅舅,七仙女的父亲。其实这都是胡编乱造,真实的玉皇大帝是禁欲者,没有配偶,没有子女,讲起他的来历要退回到女娲补天的洪荒时代。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家叫光严妙乐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净德和宝月光皇后一直无子,眼看岁数越来越大,二人很着急。夫妻二人相信施仁政,造福百姓、虔诚向佛就会感动上苍,“面包会有的,孩子也会有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王和皇后的诚心感动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两个老头一商量,“这两口吃斋念佛,敬神爱百姓,不能让这样的好人失望。是时候了,该满足夫妻二人的愿望了”,于是决定赐给他们一个孩子。

于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找到女娲,让他“攒土为人”,随后元始天尊对着泥人吹了一口真气,小人见风就长,很快长成了婴孩。二位长老就托梦把婴孩交给了宝月光皇后,次日夫妻二人说起昨夜的梦境,居然彼此梦境一模一样。

从这以后,皇后有了身孕,怀胎一年后,宝月光皇后在正月初九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帝。

过了多年后,国王和皇后驾崩,太子继承了皇位,新皇帝也是勤勉爱民的好皇帝,为国家甘愿奉献一切。太子为了修行渡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为了超度众生修行了三千四百劫。最后太子为了国家献出了生命,他的灵魂飞到了九天,众神推举他做了玉皇大帝的宝座。看来任何幸福的生活都来之不易,不经历风雨哪见彩虹!

以上是官方玉皇大帝的前生来世,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坐上这个位置有点不费吹灰之力。话说玉皇大帝的前身就是一个山寨的寨主,当年姜子牙“灭商兴周”时,这个寨主——张自然也立了功劳,最后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他有幸接到了邀请参加了封神大会。

张自然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天宫,放眼望去,天宫里神仙争得热闹非凡,一个个都想谋个好的官位,以往的绅士风度和仙风道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姜子牙的衣服都被他们扯破了。张自然是个小神仙,只好乖乖躲在角落里观望。

当姜子牙封的官职所剩无几的时候,子牙心中留了个心眼,自己辛苦了半生为了什么呢?不就是高官厚禄吗!“这个玉皇大帝的宝座我留下了,我自己来做。”姜子牙是这样想的。

眼看封神就要结束了,大小神仙都心满意足的安静了下来,这时张自然坐不住了,起身问姜子牙,玉皇大帝宝座谁来坐呢?姜子牙随口说道:“自然有人来坐”,姜子牙本意是说,你别操心了,总会有人坐的”只不过他没有直白的说出自己来坐。

谁知道张自然一听,“自然有仁来坐”,这不是让我来坐吗?我叫张自然,字有仁,想罢他飞身跳上了玉皇大帝的宝座,稳稳坐在了上面。姜子牙一下子蒙圈了。张自然说明了情况,姜子牙叫苦不迭,谁知道还有这么巧的名字。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在众神面前不能说话不算话,不能让人瞧不起”。姜子牙心中懊恼。他只好打掉牙齿肚里吞,算计来算计去,想不到自己的位子被一个小寨主抢跑了。

没有了神位,只好栖身到房梁上面了。所以以后盖房上梁时,都在大梁上贴上“姜子牙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纸。张自然做了天地之神,宇宙之神,这让姜子牙恨得牙痒痒,诅咒张姓以后不能当皇帝,所以历史上没有姓张的皇帝。

由于姓张的最尊贵,因为没有比玉皇大帝更尊贵的人了。所以两人见面寒暄,如果有一方姓张的,可不用说“免贵姓张”这句客套话,直接说姓张即可。当然,玉皇大帝到底是怎么情况,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清,毕竟****有许多版本。

玉帝源于上古民间的天帝崇拜。古时人们称最高神为帝,或天帝、上帝,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至高神。古人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也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顺天行道。因此联想自然界中有一位最高的神明在支配万物。于是天命令君王来人间执政治民,君王必须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君王违反了天道,天就会降下各种不祥之兆与灾害惩罚。君王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君王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君王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祭天,不但是君王必行的职责,也是国家的**。早自商周时代,历朝君王每年例必举行盛大的郊祀,是敬天思想的最高表征,但只有君王才有资格祭祀。

据史籍所载,唐、隋、晋、魏、汉,乃至秦,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但当时所祀的天,乃纯粹是指大自然的天,即“苍天”、“昊天”。可是宇宙是无形无相的、又怎么去祭祀呢?如此渐渐地就把宇宙穹苍具体化,称之玉皇大帝。由于玉皇大帝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宇宙穹苍,人们殚精竭虑,都无法将其形象化,直到宋真宗时,皇帝亲自为他造像,尊为自家祖先祭祀,几番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及至道教兴起以后,当时的人类把宇宙穹苍当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形神来拜,使得“天公”“老天爷”借由玉帝这个神的形象延续了下去。日积月累,两者合而为一。宇宙穹苍,天的形象就这样定型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

直到宋真宗时,皇帝亲自为玉皇大帝造像,尊为自家祖先祭祀,几番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及至北宋灭亡,道教奉祀以后,使得玉帝这个神的形象借由“天公”“老天爷”延续了下去。日积月累,民间把两者合而为一。宇宙穹苍,天的形象就这样定型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于是乎,中国民间所崇拜已久的“天公”与古代帝王所祀皇天,就逐渐分离开了。宋真宗时期,自称梦见有神人传玉皇之命,令他“善为抚育苍生”,于是把玉皇正式列为国家的奉祀对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