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 第52章 第 52 章

第52章 第 5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苏曼不打算自己亲自写剧本。

她的文学水平主要是体现在写计划书和各类演讲稿上面,而不是在这种需要有主题思想意义的文学创作上面。要是让她来写的话,估计这好好的剧本就能让她给写成思想大会演讲稿,这要是把演讲稿当剧本上台演出的话,那这演出效果估计就成了角色站在台上各种抢戏、激情演讲的内容!

所以,她果断地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各大队学历都不低,也都还算爱文艺的知青们,反正现在不少知青都还闲着呢,现在多给他们派点活儿干,也是在帮他们重新打好基础,争取在未来恢复高考以后,麦秆公社的知青们都能考上大学!

至于薛主席特意交代的,要在建军节中表演的,弘扬军人精神的本子,苏曼本来是想试着自己写看看,但对于人生经历中是真没有当过兵的她而言,想写出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真正表现出军人本色的剧本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思来想去,苏曼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情交给田书记和赵大夫两口子。

像是这样需要体现出一定思想境界的剧本是不需要辞藻华丽的文字,更不需要刻意煽情的剧情,要的就是一个真实,一个真情实感的,对军人这个职业有着一定了解和崇拜的朴实内容!

像是田书记和李大夫,他们两口子都是上过战场,亲身经历过枪林弹雨,见证了死生离别的人,哪怕他们没写过剧本,言语造句也都没那么规范标准,但他们对于自己多年来的军人生涯所存在的感情是不变的,情怀还在,那写这个就一定没问题!

不过这个剧本还不着急,田庆丰现在还在为以公社名义办厂的事情一趟一趟跑去县里提申请呢,等他忙完这事儿再把事情交给他安排也不迟。

到时候,等田庆丰两口子写着写着写出感情了,那估计都不用苏曼主动提,他们就会主动联系认识的人来演这个剧本,甚至更有可能会亲自上台表演,这样的话,对于表演队的宣传也是有好处的,还能彻底奠定表演队非“毒草”而是根正苗红的性质,免得今后会被革委找麻烦。

田庆丰:“???”

就算是薅羊毛也没有光薅我这一只的,太欺负人了!!!

当然,苏曼的如意算盘现在还不能让为办厂的事情忙昏头的田庆丰知道,尽管这不影响她计划。

而正在她心里头的小算盘敲得正响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开了。

来的不是别人,是被公社这边安排到妇联这边临时帮忙的小杨干事。只见他抱着一沓,每几本中间就夹着一张纸条的本子走了进来,在苏曼疑惑的目光中,他按照纸条分好的堆儿,将本子依次放在办公桌上,说道:“苏主任,这是各大队交上来的,说是您要求知青们写的剧本,几个大队的都在这儿了。”

“这么快就写完了?”苏曼看着被放在办公桌上的剧本,肯定了知青们的工作效率,“这才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们就写完也筛选完了,那看起来以后还真可以给这些知青们多安排些文字类的工作,他们准能按时完成!”

小杨笑道:“这可不是他们工作效率高,主要是苏主任您现在在各大队社员和知青心里头的威望,大伙儿都信任您,一听是您要求的工作,他们都可积极了!”

苏曼摆手:“可千万别吹捧我,大伙儿这可不是为我一个人办事,是为了公社的发展,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嘛。”说着,她看了一眼略有些尴尬的小杨,递了个台阶道,“就像是小杨同志你这样优秀细心的同志能过来妇联帮忙,我也是很高兴的,尤其是你的工作效率,干活又快又好!你现在做的工作也是在为公社做贡献,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听见这话,小杨原本还为自己拍马屁不成反拍到马腿上的行为而感到尴尬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晴了,不自觉就挺直了腰杆,道:“我明白了苏主任,我就这样去工作!”

目送着小杨斗志满满地回去他自己所在的办公室有活干活,没活也要找活儿干的背影,苏曼再一次感慨地说道:“这是多么善良朴素的同志啊,就是又忘了给我关办公室的门……”

……

在自己起来把办公室门关好后,苏曼回到工位上,开始准备筛选剧本了。

这里应该是有十八个剧本,这是苏曼之前发通知时提出来的要求。

——知青群体中,每个人都要创作一个剧本出来,并在所有人都写完剧本后,先在各自所属的知青点内部进行剧本评选,每个主题选出一个剧本,每个大队至少上交三个剧本。

麦秆公社一共有6个生产大队,一个大队交三个剧本,六个大队就是十八个剧本。而苏曼要做的,就是将这十八个剧本全都看完一遍,并在其中选出最好的三个剧本出来,作为登上建军节舞台的表演内容。

而在选好剧本以后,苏曼则要以公社为单位,在整个公社的社员中,根据剧本所写的内容,和人物角色的特点,去筛选适合角色的演员。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看剧本。

苏曼给知青们提出的剧本方向有三个:家暴、重男轻女、人口买卖(拐卖)。

剧本只需要按照其中一项主题进行自由创作就可以,也可以三个主题方向都沾一点,只要写得好,中心思想不跑题,也没有涉及到一些当代敏感话题的内容,适合编排成类似于小品这样的舞台剧的形式就可以。

由于这样民间表演班子在表演节目上的限制,虽说递上来的有18本剧本,但实际上内容都不算长,大概就跟上春晚的那些语言类节目的长短差不多,短的只有十多分钟,长的也没超过半个小时。

苏曼看中了两个剧本。

剧本一,是由一位叫韩大智的男知青,以男性的角度,写出来的一个在这个年代十分新颖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叫赵三的男人在某一天一觉睡醒以后,突然发现自己所处的生产大队变成了一个男主内女主外,生孩子也由男人来怀孕的地方。故事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又不忘点名主题的内容。

其中,最经典的一幕,就是男人在经历了“重女轻男”的世界观,被各种嫌弃,还体会了一把女人生孩子的疼痛以后,一觉醒来,整个人是大彻大悟,对老婆孩子变得十分体贴,不再重男轻女不说,甚至还主动加入到妇联,帮着宣传“男女平等”思想的这一结局部分的描写。

虽然这个故事文笔还略有些稚嫩,但新颖的题材和情节设计,以及紧扣主题的人物对话都让苏曼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剧本排出来的效果一定很有意思,也绝对是极具看点的。像是结尾那里,苏曼看的时候都是意外又想笑的,就更别说基本上是没啥业余娱乐生活的社员们了。

剧本二,是一对知青情侣,艾青草和郝志强两个人共同写出来的,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现实向的剧本,讲述的是一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衣冠禽兽的,名叫秦田一的男人和一个名叫小芳的善良天真的姑娘结婚后,将家暴变成日常的故事。

故事中,男人从最开始只有气急败坏时才会动手,并会在事后跪地求饶求女人原谅,保证绝对没有下一次的行为,变成了不管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向妻子挥拳,将家暴当做一种情绪宣泄的样子,人物性格的双面性是这个剧本的看点,而更能够吸引人关注的,则是妻子的变化。在从最开始的心软原谅,到后面的恐惧、无力抵抗,和最后认命却又发现自己怀孕,不想让孩子出生以后也和自己一样时,所想要反抗的心理变化,可以说是紧扣主题。

苏曼最喜欢的是这个剧本的结局——女人在妇联同志的帮助下,成功和男人离婚,并将男人送进了监狱,开启了自己作为独立女性的新生活!

这样的结局不比那种死拉硬拽出来的大团圆结局好一百倍?反正苏曼是真的喜欢这样毫不留情,直接让家暴狗男人铁牢铁窗铁锁链的打脸爽文结局!

同时,这两个剧本的出现,让苏曼越发觉得时代限制的,只是人的言行,而非一个人自身所拥有的才华、天分和思想。

因为在这18个剧本里,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剧本足够优秀,而是每一个剧本都有它特有的风格和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苏曼选出来的这两个剧本,只是相对其他剧本而言,更适合编排成演出节目,也更适合在省领导面前表演出来而已,不代表其他没有被选中的剧本就是不优秀的。

尽管没看到的剧本只剩下几个,也一直没有出现苏曼所更欣赏的将三个主题都融合在其中的剧本,但她也已经想好了,等省领导看过他们的表演,并同意了表演队的存在,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以后,苏曼就一定要组织全县演出活动,将这些剧本全都演一遍!

不过……

苏曼在看到最后这一份剧本的时候愣住了。

这……这不就是她心心念念的,融会贯通了三个主题的剧本吗!!!

被苏曼拿到手里的这个剧本,讲述的内容是一家三代的故事。开头写的,就是一个女人坐在公安的审讯室里,主动过来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开始诉说起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行为的场景……

“俺叫招娣儿,今年28岁,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妹妹们一个叫盼娣儿,一个叫来娣儿,弟弟叫栓柱。栓柱从小身子骨就弱,得吃细粮。为了能给栓柱多供点细粮吃,爹娘就狠心给盼娣儿卖给了牙婆子,换了几斤细粮,盼娣儿被带走的那天,哭得可惨,俺却啥话都没有说,因为如果俺说了,被卖走的可能就是俺了……在后来栓柱嫌家里房破的时候,来娣儿又让爹娘卖了,卖给了住在邻村的二傻子当童养媳妇儿,俺也没啥都没说,因为被卖走的不是我。可到后来,栓柱说他看中了村里头的一个知青,但人家不愿意跟他搞对象,他就□□了那个女知青,这是犯法的事,要判刑的。为了给人赎出来,拿俺卖了换钱,这时候家里头没人替俺说话,就像是盼娣儿和招娣儿被卖的时候……”[1]

开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招娣儿的人,关于她家庭背景的自述。

光是这样一段话,就让苏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手里的剧本已经不是剧本,而变成了一份笔录。

而她,就是面对这个名叫招娣儿的女人的公安。

苏曼花了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整个剧本从头看到尾看了一遍。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叫招娣儿的女人,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眼睁睁看着两个妹妹为了满足小弟对生活的需求而被卖掉,却总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会被卖掉,甚至认为妹妹被卖掉是她们就该为弟弟奉献的事情,以至于在最后,没有半点反抗心理的她最终也还是被父母被掉,还是被卖到另一个重男轻女家庭的故事。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整体线,而只是在开头引人入胜的一个只靠自白就说出来的内容。

故事真正讲的,是招娣儿被卖以后发生的故事。

被卖后,她像是一个无知无觉的生育工具一样,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被公婆厌恶嫌弃的同时,本以为能依靠的,只是缺了一条腿却善良的丈夫却也背着招娣儿,偷偷将那个会甜甜朝她笑,喊她妈妈的大女儿卖给一个老鳏夫当媳妇儿,将才刚刚懵懂不会说话的二女儿卖给了邻村当童养媳,还将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女儿卖给了一户不生养的外来户。

三个女儿的命运,像是将招娣儿经历过的事情重新上演。

更不是的最后,仍然是招娣儿坐在公安同志对面的场景。

她说:“俺知道杀人犯法,他们把俺闺女卖了也同样是犯罪的事儿,俺不知道俺这样做是对是错,但他们卖俺闺女就不行!过来自首是一直帮俺的妇联同志说的,说只要俺过来找你们,你们就能给俺仨闺女找回来……”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

苏曼反反复复地看里面的台词和情节设计,越发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故事!

看到最后,苏曼看到了被写在本子一个极不起眼地方的署名,刘招娣。

这个创作者的名字的出现,让苏曼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由一个招娣写出来的,糅杂了千千万个“招娣”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如果不能搬上舞台,那么她组建这个表演班子,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想到这里,苏曼觉得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她起身准备离开办公室——她要先去联系写出这三个剧本的知青,再带着最了解角色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一起,各自去找适合的演员过来,进行演技上的比拼!

让人产生的动力不只是梦想和金钱,还有竞争!

——

在收到“关于公社将在各大队社员中选拔能加入表演队的演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的这一消息以后,大队里的社员们就都兴奋起来了。

他们兴奋的不是能当演员这件事,而是在通知最后所写的,“但凡被选中的演员,在演出期间,公社将会按照演出时长,为参演者提供补贴”这句话所感到的兴奋。

虽然现在已经各大队的生活不像是困难时期那么艰难,但作为农民,也还是要靠天吃饭。赶上好年头,粮食产量高,才能让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相对好一点,要是赶上年头不好,产量低的话,那就等于是“一下回到解放前”家家户户还是得勒紧裤腰带活着才行。

为此,在知道公社这边选演员不白选,而是给补贴,给工分奖励的消息以后,大伙儿是天天盼着公社来选人,夜夜睡不着觉地想自己能不能被选上的事儿。

可真等公社派人过来,派的还是苏曼这位厉害的妇女主任过来,让他们挨个上台表演的时候,这群社员们却又都像是看见大灰狼的小绵羊似的,你推我我推你的,是谁都不好意思上去了。

看着大伙儿这样,苏曼半是鼓励半是刺激地说道:“大家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咱们这选拔演员可不光是要在几个大队进行表演,未来还要去其他公社,甚至是县里去演出呢!这要是在咱们自家乡亲面前就都难为情了,那等省城来的大领导过来,就让领导在台下看你们这怯怯唧唧的样子啊?咱们必须得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给领导同志们看看啊!”

还要去其他公社,去县里给领导同志看?!

从记事起就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社员们一听这个,是又惊又喜又胆怯,想要走出大队吧,又怕自己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出去以后会露怯,可机会就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要是错过这一次,那下一次还不知道是啥时候呢。

这样一想,大伙儿原本还在互相推让的态度,一下子就又变成了竞争关系了。

有句话说得好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

别以为老农民就不会演戏,这卧虎藏龙说得就是麦秆公社里的社员们。刚还在那儿跟要上花轿的大姑娘似的,羞答答地不敢上台的社员们在一个个上了台以后,那叫一个唱念做打样样精。

有会拉弦子的,有能翻跟斗的,还有那会变换声音堪比口技的;有唱歌嗓子好,调门高的,有会唱现代京剧的,还有那上台前还好好的,上台以后立马就流出眼泪,还是无师自通的琼瑶式泪珠子!

说实话,不亮相不知道,一亮相真是吓人一跳。

苏曼看着正站在台上打快板的社员,多少是有些想要给这些人都登记在册,到时候要是适合的角色,就能顺着他们留下的这印象深刻的能力直接找过来,就凭这些社员们五花八门的才艺表演,别说去其他公社表演了,就是全国巡演都绝对没问题啊!

不过苏曼还是有理智的,知道以现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自己能把表演班子组建起来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更别说这些社员们的本职工作是通过土地创收,为国家输送粮食,根本不可能像自己说的那样全国各地跑表演。所以,苏曼在冷静下来以后,就认真开始挑选起适合自己挑选出来的这三个剧本里角色的扮演者了。

相比较在未来会极度混乱又被肃清的娱乐圈而言,苏曼的这个草台表演班子的选角标准可以说是相当原始,也相当简单。

不是人选本子,角色随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