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 第20章 第 20 章(捉虫)

第20章 第 20 章(捉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腊月的即将结束,又一年的农历春节也马上就要到来了。

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赵桂枝和林芳忙活在厨房里准备发面,好能够在明天“二十九蒸馒头”的时候,求得来年的光景能像这些发开的面团似的,发财富贵,也能够同被蒸好的馒头一样,蒸蒸日上!

但难得的,是向来对厨房十分惦记的苏曼没有在今天又外面趴门缝。

这一来是苏曼对发面不感兴趣,也不好意思去祸祸家里攒了近一年的细粮供应,二来嘛,则是今天是之前县政府通知上次考试被录取人名单的时间,虽然苏曼一早就知道自己的成绩,但这不还有陈秋苹呢嘛。

自打陈秋苹见识了赵建军和陈红二人的真实丑恶嘴脸以后,她的智商也终于重新占领高地,能听得进人劝,也能进行自我反省,彻底想明白自己报名下乡插队这事儿是个圈套。

但这个时候想明白,却早就晚了。

陈秋苹没办法改变自己必须插队的事实,便只能在林芳的安慰下,一边由着林芳托人找关系,尝试给她换个离花阳县近一点的插队点,一边也不免将希望寄托于这场招工考试的成绩。

走在去往县政府的路上。

自知招工结果上不会有自己名字的陈秋苹低头边走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闷声闷气地问苏曼:“小曼姐,你说我会被分配到哪儿插队呢?”

同样不觉得陈秋苹能被招上的苏曼想了想,说道:“我猜这个地方不一定有多美好,但一定会是离县城近的,能让你常回家看看,也能让林姨常去看看你的地方。”

听出苏曼话语中安抚的陈秋苹忍不住笑了笑,却又仍不可避免心中忧愁地说道:“如果能那样的话就太好了,但我担心这会很难,尤其是我的户口还在南城县,想要通过南城县的知青办把我的名额调到花阳县,实在是太难办到了。”

“不要杞人忧天,要记住姐跟你说的话——‘爱笑的女同志运气一定不会差’。只要你笑口常开,那好事自然会来!”苏曼最近十分热衷于给陈秋苹喂鸡汤不说,还成功用这些在未来时代都快给人耳朵磨烂了的话,给陈秋苹给逗笑了。

当然,在来到县政府门口,看到名单上果不其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陈秋苹也还是有些笑不出来。但在看到苏曼的名字以后,她又觉得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差,起码小曼姐没有受自己的影响,能够留在县里当干事了。

“恭喜你,小曼姐。”

“秋苹,我……”

虽然苏曼知道,陈秋苹能被招上的可能微乎其微,因为这是女主既定的命运。

但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孤零零摆在那里的时候,她心里头也还是不免有些难过。

“我当初应该不管你想不想留在城里,哪怕死拉硬拽也要带着你一起准备考试的。”

“但那时候我肯定不会好好学的,没准儿还会影响小曼姐你的成绩呢。”

在经历了一场背叛以后,陈秋苹整个人的气质都与之从前有了极大的不同。

面对苏曼表现得比她自己还要低落的情绪,陈秋苹安慰地道:“就像在考试那天,小曼姐你在院子里和我说的那些话一样,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任性了。”

而就在陈秋苹说完这些话的一个月后,也就是在这一年春节结束后,马上就要出正月的时候,在林芳不遗余力地努力,和苏曼借助蒋副主任工作便利的帮助下,陈秋苹也终于收到了来自知青办的通知。

在收到通知以后,全家人围坐一团,开始就这个下乡地点和时间进行了讨论。

“集合时间在三月二十号早上七点,到时候知青办的人会统一安排他们下乡报道的事情,其他人都得等到了地方以后才能知道是被分配给哪个生产大队,但苹苹已经确定了,她插队地点是在花阳县,麦秆公社,于家堡生产大队。”

赵桂枝听到这个地方后忍不住蹙眉:“于家堡生产大队?这地方我知道,从前有人给南家湾的姑娘说过亲事,但后来经过打听……这亲事最后也没结成。”

这话说得林芳心里一紧,连忙问道:“为啥没结成啊?不会是这地方的风气不好吧?”

要说为啥越来越多的家庭不乐意让家里的孩子下乡,那一是为农村生活艰苦,怕孩子受罪,二就是农村环境陌生,那女同志到了这种地方人生地不熟不说,也是真怕会被欺负,更怕被糟蹋。

这也是林芳费这么大劲也要把陈秋苹弄到花阳县附近的地方插队的原因。

“倒不是风气有问题,咱花阳县这地方离军团近,革委会这些年又一直没放松男女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点芳子你不用担心,只是……”

赵桂枝见林芳的脸色都变了,连忙解释道:“只是于家堡那地方是花阳县出了名的穷地方,于家堡的社员品行方面倒没听说有啥不好,只是那里的人都跟天生带懒筋似的,年年生产量都上不去,这几年也都还闹出过社员因吃不饱而被饿死的事情,所以我也是怕秋苹去了于家堡以后会被安排干地里那些苦活累活,还会挨饿,到时候这身体肯定会吃不消的。”

虽然三年饥荒已经过去了,但粮食问题仍然是每个家庭仍要面对的考验。

像是苏刚山和林芳这样的双职工,又少子女的家庭还算好的,起码苏曼和陈秋苹几乎都是除了那三年以外就再没挨过饿不说,平日里的伙食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可也是因为她们都没吃过这样的苦,林芳才明白赵桂枝的顾虑。

林芳想了想,说道:“粮食少不怕,我可以从我的供应里面省出来给苹苹带去,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跟那里的生产队长托托关系,让苹苹能常回家来住,这样的话也能时不时给她开开小灶。”

“这样的话,是不是太过惹眼,容易让秋苹在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

向来不喜欢随波逐流的苏曼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是有她自己的顾虑的:“据我所知,每个生产大队都会有不少老知青,而同批下乡的新知青也不可能只有秋苹一个人,如果其他人都得吃苦受累饿肚子,秋苹却能天天吃饱饭,还时不时回家开小灶的话,是一定会被排挤的,这样的话会让她孤立无援。”

“那,那该咋做才能让苹苹又能吃饱饭又不被排挤呢?”

“我觉得还是不要太张扬,尽可能多带点粮食没问题,但不要一次性拿出来,顿顿吃个六七分,七八分饱,也不要太频繁回来,但林姨你可以时不时过去看她,到时候再给其他知青带点吃的啥的,也能给秋苹拉拢点人情。”

苏曼之所以这样提议,也是她自己的根据。

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道嘛。

那原书中,女主就是因为与其他知青格格不入,遭人嫉妒,而落得一个人去河边洗衣服,最后却意外落水,才有了后面她被男主救上来后,因生产大队里头风言风语而不得已嫁给男主的。

这才有了后面所谓的“先婚后爱”剧情,在作者一次次的安排中,让女主被男主所谓的品行与深情打动,开始了一心为小家做打算,而将自己的亲妈和因为继姐所做事情而愧疚的后爹给自己寄来的各种钱和票,全都毫无保留地贴补给婆家的“扶贫”工作。

在察觉到陈秋苹性格上的转变以后,再加上原本在看小说时就对男主和他那一大家子就十分不满的原因,苏曼是真的不想再让女主和男主碰上了,至于剧情什么的,自己这反派对照组都成心灵鸡汤传播者了,那还有啥可不能被改变的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