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有人工智脑辅助修行 > 第7章 算法推演,天降祥瑞

第7章 算法推演,天降祥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前在大内书阁,温良刻录了书阁内武道儒相关典籍的全部内容。

现在所有信息都堆积在脑子里很是杂乱,需要细细梳理。

他就这样呆坐在地上,将全部心思沉浸在脑海中。

一部部经卷在其脑海中浮现,迅速归纳整理。

先是将这些经卷按照性质分为武学、道学、儒学三大门类,再是每一界类都往下细分为功法和术法两大纲类。

再将这些功法和术法按照所表述的威力分为具体的九大目类,即上品高等,上品次等,上品末等、中品高等、中品次等、中品末等、下品高等、下品次等、下品末等。

再往下分为无属性和具体属性来源的十大科类,每一科类又分为体修、兵修、辅修的三大属类,最后是细致的种类划分,如体修有肉身修炼和瞳术、腿法、指法这样某一器官的修炼,兵修有刀枪剑戟等具体兵器的修炼,辅修主要是阵法、丹药、炼器、符箓。

在如此细致的划分之下,大内书阁中所有典籍都被分门别类的归纳好。

一张庞大的树状图在温良脑海中铺展开来。

而做好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一分多种的时间。且主要的时间还是浪费在温良制定分类算法上。

这就是人工智脑的第二作用:算法推演!

随后温良又通过文字检索,将每一种类之中相似的内容作了整合。

首先提取相似的部分,再将这些内容相似的典籍放在一起比较,选出最优质的内容,最后汇总到一起。

至此温良脑海中所有的典籍都被他消化完成了。

“原来如此!”

时间过去两分钟,温良已经对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了如指掌。

三种修行体系中儒家体系是个异类,武学体系的境界分为九品明劲、八品暗劲、七品化龙、六品化劲、五品抱丹、四品金身、三品化意、二品超凡以及一品武圣。

道门体系九品到一品分别为开窍、通脉、聚气、御气、金丹、道胎、化神、返虚和仙台。

武学体系和道门体系的传承是简单的功法传承。普通人只要有功法,按照功法上的描述按部就班地修炼便能入门。而儒家体系对传承的重视要远远高过武学和道门,他们虽然没有固定的修炼功法,只需要时时诵读儒家经典便可修行,只是在入门却需要师父的引领来拜儒圣像,从而获得文气种子。

另外三大体系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气元之间的区别。

儒家文气是创作型气元,是生发之气,有着类似造物的功能。道门灵元是控制型气元,是统御之气,可以操控万物,如飞剑、御灵。而武学元气是破坏型气元,是毁灭之气,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存在。

三大体系各有所长,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武学修体,道门炼神,儒家见心。

至此,温良心中那颗三教合一的种子悄然发芽。

现在的问题是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温良的大脑快速运转,脑中出现一尊三维人体模型,一遍遍地通过算法来推演各个功法结合下的气元运行的轨迹。

他这一坐便是两分钟,等他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脸色都白了几分,短短两分钟便消耗了他近一半的脑力。

“都失败了!”

温良利用人工智脑推演了将近三百兆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失败告终,不是自爆就是老死:“问题出现在丹田上!”

“单纯地同时使用功法是行不通的,就像父皇所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三种气元归注于丹田,会导致丹田内气息驳杂,这时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心神沉浸在丹田中梳理各气元之间的关系。这会导致修行的进程无比缓慢。但不梳理就只有自爆的下场。”

“所以就需要给三种气元各找一处容身之所!也就是三个丹田……三个丹田!”

一道灵光在温良脑海中闪过:“我想到了!”

温良从记忆深处翻出一部华夏国的传世典籍——《黄庭经》!

《黄庭经》作为华夏道教典籍,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概念:“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下丹田!”

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一刻明朗了起来。

同时以温良此时理论帝的眼光,这《黄庭经》无疑也是一部功法典籍,其中很多理念都和这个世界的道门修行体系不谋而合。

所以温良在想或许可以以《黄庭经》为大框架,再配合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建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修行体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