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之风起并州 > 第九十四章国家振兴方案

第九十四章国家振兴方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工部中郎裴辑提出的兴修全国水利计划一出,满堂公卿哄然大笑。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工部这就是想借机争取更多预算,从财政中分去最大一块份额。

但所有人又不得不承认,裴辑抛出这份规划的时机正是恰到好处。

除了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够将百姓目光从工业吸引到农业上,解朝廷棘手问题之外。

天下也正处于适合大修水利的时间节点上。

今岁国家四方战事全部结束,无论国内江南叛乱,还是国外贵霜、高句丽两处战场,历经长短不一的战事之后,总算是都奏以捷报。

如今已是年末,转过年必然是个太平年岁。

这种太平年间,自古以来官府都会组织徭役,或营建宫殿,或兴修驰道。

孟朝自然也不可能闲着。皇室全面继承了前汉的宫殿群,在长安也营造了一片宫殿区。刚继位的皇帝,连这些已有的宫殿都没观赏一遍,继续营建宫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可以预见,明年必然会大规模兴修基础设施。

更便利的一点在于,国家的黄金券项目刚刚发行,国库积存加上各地缴获的黄金共计近两百万斤。有这么多黄金作储备,黄金券的流通大受百姓认可。为大规模基建提供了充足的财富保证。

而兴修水利,是每个再造乾坤的王朝在开国时最喜欢的基建项目。

后世天朝营建了天文数字般的水库与水电站,为国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

而在明朝洪武年间也是大修水利,从洪武元年一直修到洪武二十八年。

仅洪武二十七年一年,朱元璋遣“国子监生和人材分诣天下郡县修治水利“。洪武二十八年统计,全国共计“开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疏通河流四干百六十二处,修建陂渠堤岸五千多处“。

《明史》对此称赞为:“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发粟赈贷,然后以闻。”

相比于工业的复杂晦暗,难以理解。农业水利的建设,符合天下所有人的政治理念。

哄笑过后,张瑞开口说道:“必须要承认,无论国家有多重视工业,农业人口才是我朝绝大多数。工业关乎国家鼎盛先进,而农业则关乎国家稳定承平。换言之,一个关乎国家上限,一个涉及国家下限。”

“所以兴修水利,吸引天下万民瞩目,朕以为可行。工部与吾等详细介绍一下工部方案内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