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太子宠婢日常 > 第105章 生子5

第105章 生子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太孙定下来以后,有官之家倒是暗地里较劲了好几回,想法设法把孩子送去皇宫里面给阿昭做伴读。

按照陛下现在的意思,小皇太孙必然未来教导的重点,所以不管以后皇太孙怎么样,只现在这般,自家的孙儿和儿子等进了宫做陪读,那就必然是能在陛下面前露露面的。

只要露了面,那就是莫大的前程。

于是一个个为了这前程开始较劲,便也羡慕起蜀陵侯府。

“好生生一个闺女,直接扔了,搏了个忠义孝三字,结果好运道,这女儿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成了太子妃。”

“不止,如今生了皇太孙,肚子还怀着一个,家里的孩子必然是伴读了——所以说,三代富贵,代代相传。”

蜀陵侯下值的时候路过听见了这市井之言,回家叹气,“珺珺……什么都没有跟咱们说。”

这么些年,好像真就她出嫁之后,便大家维持彼此的脸面,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赵氏便心酸,“那能怎么办。”

她顿了顿,“其实话说回来,陛下要让阿明做伴读的时候,咱们不也没有告诉珺珺吗?”

蜀陵侯叹气一声,“没有办法。”

人人都有自己的“没有办法。”

过了年,就是正月十五。

皇帝对宫宴历来只注重除夕,对元宵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

但今年可能对团圆二字格外注重,所以元宵宫宴的大小事情他竟然一一过问了。

皇帝对任何事情上心都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格外的被人关注,一来二去,元宵宫宴便直接让众人重之又重。

折筠雾和太子倒是没有多重视。去宫宴之后,两人就坐着,时不时跟旁边的安王夫妻说说话,再没有旁的举动。

再看端王那边,也是一般,今年的他也没有呼朋唤友,而是老老实实地坐着,又因为瘦骨嶙峋,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沧桑。

太子和端王如此,那剩下的交际就得其他兄弟来做。安王首当其冲,端着一个酒杯四处应酬,回到座位的时候,脸上竟有些志得意满。

安王妃瞧着心里不屑,于是暗地里偷偷踩了安王一脚,安王的脸瞬间成了猪肝色。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肯定是不能喊的,只能忍着,转身去看安王妃:你是不是有病?

安王妃侧身回了他一个白眼,然后就不再说话。

不过因为这一脚,安王倒是又恢复了心里的清明。知道权势固然好,可储君之位也不会给他一个身子弱的王爷。

一想到这个,他就心里难受,却有些难得的安心:反正他也做不了皇帝,就待着呗。

然后也不出去敬酒了,推说自己有些头晕,让老四去。老四才不去,老四就让老五和老六一起去,老五和老六:“……”

谁去谁是傻子,这时候跳出来做什么?

结果老七风风火火的去了。

太子:“……”倒是也并不意外。

然后问来敬酒的老七:“喝一轮就算了,别喝多了。”

傻成这样不多见,但喝一轮还能说傻,喝第二轮的时候,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的心里都想要这个位置,但这时候跳出来,父皇才不管你傻不傻,他都能打。

老七心里自然是有点心思的。但你说它觊觎储君之位,那倒是没有。他只是想出个风头,踩在太子和端王的身上——若是能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那也是好的。

但现在太子这么一说,他也就老老实实了。敬完一轮酒之后,老七就乖乖地坐了回去。

皇帝看了之后,心里倒是满意。总算不是很蠢,还知道听人劝。

因为最近皇帝透露出要给阿昭选伴读,也说了今年的元宵节可以带家中的孩子进宫,所以孩子格外的多。

酒过三巡之后,皇帝就开始说正事。先说的是阿昌和阿昭等孩子多大了,大了就得读书,所以皇帝准备给他们找先生,让皇孙们都进宫一起读书。

不过因为现在的皇孙们年岁都不大,只阿昌和阿昭两个符合要求,所以就先等一等,明年再说。但是皇太孙的伴读却不能再拖了,必须得找几个合适的孩子进宫陪着读。

折筠雾在下面听他这样那样扯了很多,其实最后也就一样:朕虽然也想要所有的孙子一起进来,可是条件不允许,他们都不大,所以朕就只能先教皇太孙了。

不是朕偏心,而是事实如此。

折筠雾:“……”

日子久了,她好像也能知道皇帝一些心思。这些心思是已经改不过来的,比如说讲究一个面子,公正,好似他是个圣人一般。

她轻轻的啧了一声,微不可闻,但太子还是听见了,笑着道:“后面还有戏,你瞧吧。”

果然,皇帝就开始挑人。挑人的时候并没有先叫各家的孩子上前问话,而是把阿昌叫了个过去问东问西,关心个没完。

这下子,便又有大臣们私底下传递眼色,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又想要走之前那一套吗?扶起一个皇太孙,然后再扶一个小世子?

到时候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立场?是跟如今的太子和端王一样吗?

折筠雾就去看太子殿下,太子回了一个你看吧的眼神,两个人是低着头进行的,算是黏在一起说话,旁人倒是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干什么。

阿昭是知道今天会有几个孩子以后陪自己读书——虽然他拒绝了,但是并没有用。

这是他第一回懵懵懂懂的知道皇帝说的话,不能反驳。

那就只能加几个伴读。他不想要伴读的原因有很多个,其中一个就是阿娘说过,伴读以后就是他的人了,他们跟奴才不一样,虽然也得听他的话,但是更类似于他和阿昌的关系。

阿昭坐在皇帝的身边,噘着嘴巴,皇帝正好说完话,见他这样满心不愿意,失声笑道:“怎么这般抗拒?这是好事呀。”

阿昭忧愁的道:“可是皇祖父,阿昭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给阿昌哥哥,而且只愿意分享给他,不愿意给别的人。”

皇帝哈哈大笑,“那就朕给你赐一些东西给他们,不用你的东西好不好?”

倒是有模有样的商量了起来。底下的人见了,又是一阵窃窃私语:皇帝什么时候有过这样子呀?就是太子和端王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安王看着上面的阿昭和阿昌,倒是羡慕。大家都有孩子了,就他没有。每年这种时候,他都难堪的很。如今外面说什么的都有,把他传的十分不堪。

安王心里烦闷,就跟四五六七去喝酒,□□十喝的还是果子酒,就没有叫三个小的。

凑在一起喝,阵仗倒是蛮大,皇帝难免要问,于是这一群大的王爷们才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不过也没有露太久,皇帝便正式选了四个孩子进宫。

蜀陵侯家的孩子,辅国公家的孩子,还有两个则是武将家的。

四个孩子都比阿昭大,个个都懂事,皇帝很满意,抱着阿昭,指着他们四个道:“以后你们就在一起读书。”

四个小的跪地道遵命,阿昭嘴巴抿了抿,觉得有些害怕。

他不想坐在这里,跟皇祖父一起接受别人的跪拜。

等晚上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直接不回自己的小侧殿,而是飞快地爬上正院的床,钻进被子里面,跟折筠雾道:“阿娘,我害怕。”

折筠雾抱着他,轻轻的哄,“不害怕,习惯了就好。”

阿昭叹气,“阿娘,宫宴一点都不好玩。”

不好玩也得玩。从这一天开始,阿昭就得读书了。

皇帝并不想一下子就把阿昭叫到自己跟前去养着读书,而是循序渐进的。

读书虽然不在东宫里面了,但就近在东宫外面挑了一个宫殿作为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这样阿昭就离开了东宫,但是也不会害怕。

太子默默地看着。阿昭第一天去外面读书的时候,太子亲自送他出门的。

阿昭紧紧的握着他和珺珺的手,手心里面全是汗。

这个孩子自幼聪慧,虽然可能不知道迈出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但是却由衷的感觉到了不一般,所以他很紧张。

太子就笑着跟他道:“宫里宫外,都是你皇祖父的,他喜欢你,所以你做事情可以大胆一些。若是有人惹你不高兴了,你就回来告诉我,我帮你出主意。”

阿昭心安了。阿爹说的肯定没错,不过是出了东宫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他点点头,“好啊。”

这才高高兴兴的去读书。折筠雾看着他亲自背着小布包往前面走,小小的一个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作皇太孙,这已经要开始做皇太孙要做的事情了。

送走了儿子,就是送太子殿下去上值。许是因为觉得对不起太子,皇帝就给太子重新在礼部挂了职,这回的官位如同礼部尚书,好像看着在重用他,但是怎么看,一个太子在礼部任职,也觉得奇怪。

太子倒是看得开,“今年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明年还有科举。到时候有的忙,今年我先四处熟悉熟悉。”

他这般对折筠雾说。

但是夜深人静时,他却会在折筠雾睡着的时候睁开眼睛,一睁眼就是好几个时辰。

他睡不着。也知道自己这样下次长时间不好,想要睡,却一闭上眼睛就在想:难道以后这辈子,就要这么过吗?

他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谁会愿意自己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一事无成。

可是不这样,他又能怎么样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