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庶子无敌 > 770【舌战群儒】

770【舌战群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既皱眉道:“过往恩怨绝非一方之错,如今贵国陛下既然同意两朝联姻,理应拿出诚意,如此才能让世人信服。”

  裴越冷笑道:“笑话!你们占据优势的时候就理所当然,现今处于下风便要求别人宽仁谦和,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张老先生,诸位文士,今日本侯来此只是观瞻文坛盛事,并不欲攀扯那些陈年旧事。可若是尔等咄咄相逼,就请你们先将贵国先帝的话好生批判,然后再来同我论个是非对错!”

  张既默然不语,他在南周文坛德高望重,但是终究做不到死缠烂打无理强争。

  其他人暗自思索对策,然而裴越的说辞太过阴险,直接就占据大义的制高点,让他们根本不敢随意开口。

  想要批驳他的话,必须先否定本朝先帝的话,哪有这样无赖的争论手段?

  短暂的平静过后,另一位中年文人开口说道:“裴侯先前所言,在下颇为认同,两国之间的战事很难理清对错,攻守之势时常变换,是是非非难以论断。不过,归根溯源的话,天沧江南岸为我朝国土乃是不争的事实。”

  “归根溯源?”

  裴越笑意浅淡地望着此人,从容地说道:“好,本侯就跟你说说这源头。”

  中年文人拱手道:“愿闻其详。”

  裴越缓缓道:“既然说到源头,那么当然要从前魏覆灭说起。诸位皆是当世大儒,对于史书记载一清二楚,本侯就不啰嗦了,只说一点,前魏覆灭罪有应得,但我大梁才是正统所在。”

  此言一出,连旁边的徐初容都变了脸色。

  裴越继续说道:“前魏覆灭之时,京都遭遇大火,皇族中人几近于死伤殆尽,是我朝高祖皇帝挽狂澜于既倒,率领京都军民扑灭大火修缮宫城。后四年,前魏灵帝禅皇帝位于我朝高祖,大梁与前魏便是一脉相承。在前魏覆灭之前,无论西吴还是贵国领土皆为前魏疆域。”

  纵然中年文人修养极好,此刻也忍不住驳斥道:“裴侯此言未免强词夺理。”

  所谓的禅让是怎么回事谁不清楚?你们那位高祖皇帝仗着兵强马壮,挟天子以令诸侯,欺负人家前魏皇室孤儿寡母,有什么脸面这般夸夸其谈?

  裴越微笑道:“这位先生,当年前魏灵帝曾经明发圣旨,要求贵国太祖皇帝献城撤兵,后来还是我朝高祖皇帝屡次劝谏,这才封贵国太祖为周王,难道你连这些事都不记得?当然,后来有人自立称帝,僭越立国,这也是世人皆知的故事。”

  一席话说得满堂无言。

  裴越确实没有研究过诗词文章,可是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只要有机会就会研读史书,在绿柳庄的时候更是每日都不会放松懈怠。他没有想过会有今日这个局面,但他知道想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且崛起,必须要清楚这个世界的历史。

  眼见他将一众文士驳斥得哑口无言,徐熙心中轻轻一叹,开口说道:“请恕在下唐突,窃以为裴侯所言关乎正统与否有失偏颇,不足为论。”

  裴越转头看着他,淡然道:“徐公子有何高见?”

  徐熙沉声道:“若论正统,首在民心。”

  很多人眼神一亮,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可谓恰如其分,毕竟清河徐氏乃是当年那些南渡世族中的代表,更代表着这方水土浓郁鼎盛的文华气息。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都是世间正道。

  裴越微微颔首道:“言之有理。只不过徐公子未免想左了,耕读传家虽然是一桩美德,可是区区上百个家族加起来数万人可代表不了民心。”

  忽有一人高声道:“清河徐氏代表不了,那么多文华世族代表不了,难道阁下沽名钓誉抄两首词作就能代表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