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35章 雌雄剑

第35章 雌雄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剑长何以以三尺为长?三尺之长,其实是最常见也最合适的配剑长度。

再长就是双手剑了。

四尺长的配剑,比别人的剑长了一大截,很少见。

李孟羲猜测这把剑应是雌雄双剑中的雌的那把,若是雄剑,应该更重,自己就更拿不动了。

细看,平放于矮几上的这把雌剑,剑鞘朴实无华,棕色原木剑鞘上,漂亮的木纹清晰可见,只是李孟羲看不出这棕色的木头是什么树上的。

用手指摩挲剑鞘,感觉剑鞘虽不光滑,但是因为木头材质的原因,摸上去纹理细腻,手感绝佳。

目光从剑鞘移至剑鄂,剑鄂处是简易实用的一字剑格,和剑鞘一样,剑格上也未有任何装饰。

再看剑柄,剑柄也是精钢,和剑身为一体主铸造,坚实无比,不存在断柄的可能。

长约一掌半的剑柄上,细细的缠着一层防滑的麻绳,麻绳因为被汗渍浸润和手掌的摩擦,颜色发暗。

亲自伸手握持了一下,触感李孟羲觉得有些奇怪,李孟羲本来以为,剑柄都是圆柱型的,亲自握了之后才他发现,雌雄双剑的剑柄竟然是多棱形的。

诧异之下,李孟羲把剑柄一端抬起细看,一数剑柄棱数多达八棱。

八棱柱形状的剑柄,手握上之后,手感处于略硌手和舒适之间的中间状态。

即不如圆柄舒适,也不是太硌手。此较起来,雌雄双剑的剑柄更接近李孟羲记忆中羽毛球球拍柄的形状。

不知剑柄会为如此,李孟羲心生疑惑。

疑惑暂放一边,稍斜剑身,李孟羲把平放于矮几之上,把剑柄朝向自己,手握剑柄,稍用力一拔,未感受到多大阻力,噌的一声剑已出鞘。

前世之时,刀具管理严格,李孟羲接触到的最具杀伤力的冷兵器不过菜刀而已,他对真正的战剑的接触几乎没有。

就比如现在,李孟羲就很好奇剑是如何被卡在剑鞘里,又是如何没被卡死,能顺畅的拔出来的。

应该是小巧的机关之类的,李孟羲感受着剑拔出剑鞘的那一瞬间剑身明显向外弹的力量,他好奇的把剑拔出又合进数次。

剑被鞘锁的正合适,不会过紧,也不会让剑从剑鞘意外滑出。

剑鞘很好,很实用,但真正关键的还是剑本身。

荆轲刺秦时,秦王嬴政剑太长,拔之不出。现在李孟羲也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李孟羲一手握着剑鞘,一手拉着剑柄外拉,剑只拔出一半,他的小胳膊就已经伸直了,再要想把向外拔,得身体向后仰,或者站起来才行。

李孟羲朝关羽刘备尴尬一笑,只得站起,手抽剑柄,缓缓拔剑出鞘。

剑完全出鞘,因为拿不动,剑只好依然横放矮几之上。

因为此时大雨,帐中光线并不好,出鞘的剑在弱光下,显现出银色的光泽,近乎和水银一个颜色,是极其冷冽的冷色调,此谓暗室生寒。

细看剑身,这是一把经典的双刃剑,并且明显还有青铜剑时代留下的技术特征,剑身呈八面,即汉八面剑。

春秋战国之时,那时因为青铜韧性不足,制造的兵器脆且易折,因此采用多面研磨的方式,来增加剑身的强度。

本质上,青铜剑多面研磨的技术,属于加强剑脊技术的高级形式。

剑脊,即为剑身中间一条凸起的棱,当单薄平整剑身强度不够时,把剑脊加深加重,就像在剑身焊了一条钢筋一样,能有效增加剑的强度。

多面研磨属于青铜剑的技术遗留,至汉朝时,冶铁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炒钢法也已出现,钢的性能完胜于青铜,已不需要用多面研磨的技术增加的些许强度,不过技术的惯性之下,多面剑还是沿袭到了汉剑之上。

只有承接了青铜武器尾声的汉朝才有独特的多面剑形式,在汉之后,多面剑销声匿迹。

虽然多面剑对加强剑身强度没多大作用,不过,看起来很好看。

把剑在手中翻转,不同角度的剑面反射的微光明暗不同,让剑身看起来很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剑身远看如镜,凑近去看,李孟羲用手轻轻摩挲着剑身,他看到了剑上有很多细密的花纹,从剑脊至剑刃,整个剑被密密匝匝的细密花纹密布。

这些锻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花纹,本身就代表着质量。

常说的十锻钢百锻钢,指的就是锻打次数,锻打次数越多,剑身的花纹也就越多,也往往代表着剑的质量也越好。

多锻钢有时又叫雪花钢,就是对锻纹的另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剑很好,称得上是上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