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进士 > 第62章 家里锁事

第62章 家里锁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猪、脸识别?

絜书记心里真的有种“你俩组队来玩我呢吧”的想法,可是李老板很快就拿出了在养猪场实地拍摄的这样有说服力的视频来:

“在咱们人类的眼中,感觉每头猪长的好像都差不多的样子,那么就连人眼都不易识别,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是因为在每头猪进入猪舍的时候,我们都会用“猪脸识别系统”来扫描一下猪脸,就可以给猪建立标签,生成识别码,关联猪的编号、猪的亲本、品种、生长环境、健康情况、采食计划等信息。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猪脸识别”技术其实也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基于构建AI算法来自动识别图片或视频素材中的动物特征,例如动物的面部特征、外形特征从而实现对动物身份的识别。

所以,哪怕是有成千上万头猪,系统也能轻松识别其中的每一头。再搭配饲喂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便组成了智能化养殖场。”

絜书记听的直皱眉头,这胖子上这儿来掉书袋来了?他讲的这些什么AI算法、还有什么智能化养殖场等等到底在养猪这件事情上又有什么优势可言?

仿佛是猜到了絜书记的心思,李老板继续讲解:

“您可能要问了,那么你们这套系统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传统养殖的时候,一栏猪往往是养在一起的,喂食的时候经常10头甚至更多的猪一哄而上,凭力气吃饭,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生长不均衡,你可能最小的还不到150斤,最大的都280斤了……这样就不符合我们养猪的利益。

而智能化养猪呢,每个猪栏的中心处安放着被分隔成6个“伸缩式半限喂栏体”的饲料槽,每个食槽位仅能容纳一头猪进出。

每个栏体上方的AI镜头对每头猪进行猪脸识别并关联查询出相关信息后,总控端才向自动喂食器发送指令,精准投放这头猪所需的进食的量,我们能控制的到能精准到克。

而且万一这头猪没有吃完,还能通过互动分餐的形式真正做到让猪想吃就吃。这样无疑就要公平得多。

这样精准饲喂,同一栏猪出栏时的体重差异可缩小到5%以内,还可以节省饲料成本。”

絜书记听完后拿笔记了下来,这确实是一大优势;但这还不够,于是他期待的看着李老板,希望他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

李老板也没让他失望:

“絜书记,除了生长不均衡以外,传统养猪最怕的就是猪崽死亡率高,这主要是因为粗犷的养殖方式所导致的。我们村民不可能一天24小时守在猪圈里,做不到第一时间的处置;而智能化养猪,则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

请看视频,监控画面中的每一个颜色框起来的就是一头猪,它会动态的捕捉到每头猪的运动量、进食量、体温和粪便等数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