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 第140章 谁?胡惟庸?请离我远点

第140章 谁?胡惟庸?请离我远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整个义军而言是有益的。

也省了他再费心思去挑选合适的人赴任。

最重要的是,在齐衡看来朱元璋培植李善长势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自己不能,也不应该去阻碍。

这个时候去阻拦,铁定会让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产生质疑,最起码在齐衡看来是这样的。

有贪权之嫌。

而放任李善长离开安丰路前往金陵城,脱离了自己的视线,也最好的选择,也省的他在身边搅和。

七天后。

随着齐衡的伤势好转,前线西南方向汤和部传来了好消息。

寿春、安丰、霍丘三地已经全部拿下。

整个安丰路西南方向所有疆域全部收入义军统辖。

并且,除了少数镇守城池的兵力外,汤和已经率领剩余将领全部赶往了西北部的常遇春处。

有了汤和以及麾下兵力的相助,相信西北部的战事也会在很快结束。

大帅府大堂内。

最近几日心情极好的朱元璋,正坐在帅位上看着手中的文案。

自从施才英等人教导过他如何通过查阅这些文案来了解麾下各部情况后,朱元璋对此乐此不疲。

就在这时,齐衡走了进来。

看到齐衡的第一时间,朱元璋便立马起身走了过来。

他手中拿着一卷文案,对着面前的齐衡说道:“恩公你看,这是咱让施才英给举荐主政寿春、安丰、霍丘三地的人选。”

“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看着朱元璋脸上轻松的笑容,但齐衡却并没有真的被这笑容所迷惑,只是笑着说道:“大哥,这官员任选的事情本来就是你该做的,又何必问我呢,我这病才刚刚有了起色,你就又要拉着我给你出主意了。”

朱元璋傻乐一声,说道:“这些人原都是黄岗城和濠州城中的官吏,你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咱不问你问谁啊。”

齐衡瞧了瞧名单上的人选,说道:“这些人我都没见过,我哪能知道,不过既然是施大人举荐的,想来应该不差,大哥你就看着谁顺眼就用谁呗,到时候看他们表现,不行再换。”

朱元璋闻言,眼珠子一瞪,回过头来时,正巧看到了齐衡脸上的嬉笑之色,便笑道:“恩公,你又拿咱打趣。咱虽不懂政事,但这官员任命总归不能看谁顺眼。”

朱元璋以此名单问齐衡,其本身就有试探的意思。

想要看看这些人是不是齐衡暗中已经定下的。

当然,即便是齐衡早就定下的人选,他也会用,但最起码他朱元璋要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如今见齐衡根本没有推荐的意思,朱元璋的兴趣也就去了大半,说道:“算了,既然是施才英举荐的,干脆就照着他的意思吧。”

一旁的齐衡听着朱元璋的话,反正是摆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这官员任命的权力,可非同小可。

当初就他一个人在黄岗时,出于方便的原因,他随便任命也就任命了。

那个时候一切都刚刚起步,没那么多说道。

可如今,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果然。

在朱元璋说完刚刚那番决定后,眼珠子便一直盯着齐衡,见他始终没有反应,这才作罢。

转过头来,便又说道:“恩公,如今汤和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等他的兵力与常遇春汇合后,相信很快就能结束西北的战事,咱这两天就在想,等安丰路的战事结束后,就干脆搬到金陵去。”

“黄岗城虽好,可到底只是一个小城,若想发展,还是得在金陵,咱听徐达传信的人说,那金陵城的城墙跟铜墙铁壁的似的,足足有七八丈高,城墙上可供十几人并肩而行!恩公你觉得如何?”

齐衡想都没想,直接说道:“这是自然,金陵城不仅铜墙铁壁,而且是得天独厚,它北有长江之隔,东依钟山之险,而南面,苏、杭、湖一带,自大汉以来就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州县。它人丁兴旺,稻米富足,盐铁等物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得此一城,便可雄踞东南,进而窥视天下。”

“当初我跟大哥你建议趁机攻打金陵,正是这个原因。”

“而如今金陵城已被我义军攻占,自然是要以金陵为都城,朝四周扩散的。”

在得到齐衡的同意后,朱元璋这才说道:“所以咱这次打算将所有人都带过去,咱妹子、徐达汤和他们,全部过去。”

“可有一点,大家都过去了,这安丰路怎么办。”

“金陵北临长江,防守时自然是一道天险,可平时就是麻烦事了。整个安丰路都和金陵相隔,若无一靠的住的人在这里,咱实在是不放心啊.......”

问着这话,齐衡算是搞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

当即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大哥,咱们可说好了,之前我攻打下金陵后就急忙赶过来了,这金陵到底长什么样儿我都没看清楚呢。大家要都在黄岗也就罢了,若你们要去金陵,我也要去,可不能将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要不是大哥你非要我做这些事,我才懒的管这乱七八糟的东西,金陵可是个好地方,总不能干苦活累活的时候想到我,享福的时候把我扔这儿吧。”

虽然朱元璋没有明说要他镇守在安丰路,但齐衡却能听出来,索性便直接给他挑破。

果然,朱元璋傻呵一笑,道:“咱思来想去,能够有本事镇守整个安丰路,又能处理这里政事的,也就恩公你了,所以,这次还真得恩公你镇守在这里。”

闻言,齐衡当即不干了。

“大哥,你这叫什么话,咱们今天把话说清楚,当初元军攻城时,我就说我留在这里守城,你非要我去打金陵,金陵打下来了,要不是为了救你们,我才不回来。现在好了,我中了一箭,差点死了不说,你还要把我留在这儿,你们去金陵享福,天底下哪有你这么当大哥的。”

听着齐衡的嚷嚷,朱元璋当即大笑了起来。

瞅着齐衡那认真的模样,朱元璋是开心的不行。

以他朱元璋的性子,还真喜欢兄弟们之间有什么话说什么,直来直去,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喜欢常遇春的原因。

不过,随着他的身份转变,他不能像往常那样了。

如果今儿这话是李善长说出来,朱元璋一巴掌就过去了。

可如今是齐衡说的,反倒让朱元璋感觉互相之间没有那么弯弯绕。

刚刚朱元璋之所以将想搬去金陵的事情与齐衡说,其实心里早打定了主意,只不过想要通过与齐衡商议这事来看看齐衡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毕竟留守在安丰路的人,基本等于控制了如今他麾下几乎所有的地盘。

甚至因为距离太远,信息传达不方便,要军政集于一身。

如今见齐衡这幅模样,原本就对他很放心,如今就更放心了。

笑过之后,朱元璋还是很认真的说道:“恩公,咱知道金陵是个好地方,咱淮西这穷苦之地肯定是比不上的。但咱如今手下不是没有合适的人嘛?而且这安丰路是咱义军如今的根基,出不得半点问题,如今也只有恩公你有这本事了。”

可齐衡却斜着眼瞅向了朱元璋,说道:“大哥,虽然我平日里看不上那李善长,可说实话这处政的本事还是有的,如今河南江北行省境内基本没有元军可以威胁到我们,由他来主政安丰路不是正合适吗?你前几天偷偷将他给派去了金陵城,你不是早就想好要折腾弟弟我吧?”

朱元璋眼珠子一瞪。

“恩公,你这叫说的什么话,咱怎么会这么做,咱当时不也是看恩公你跟他李善长处不来嘛。”

说到这里,朱元璋那脸上的表情又再次变化,说道:“说实话,李善长这个人虽然也确实有点本事,可恩公你也知道,这人在濠州时不是叛了咱去投靠义父嘛,虽然义父跟咱是一家人,可咱这心里头总不是个滋味。”

“咱这人虽然平时没什么毛病,可就唯独在这忠义上看的极重,这事咱平时不说,可咱是要记一辈子的。而且,让他李善长主政安丰路,咱这不也是不放心嘛。”

说完这些话后,朱元璋见齐衡脸上的表情有些松动,当即答应道:“只要恩公愿意镇守安丰路,你可以随便提条件,咱无有不准,不管是要人要粮还是要兵,咱都答应,说到做到!”

瞧着朱元璋拍胸脯的保证,齐衡想了想说道:“当真无有不准?”

“当然!”

“那我可说了。”

“说!”

在朱元璋睁着个大眼等待时,齐衡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哥,我听说那金陵城中漂亮的大宅院到处都是,等你们进城了,可别被徐达他们都给先抢了,你给我留一间。另外,还有那金陵城中漂亮的大家闺秀,也给我留意住点,等大哥你找好了人选,我就回金陵,我这平章政事也不干了,大哥就看在弟弟我立了这些功劳上,让我在金陵享享福。”

听着齐衡的话,朱元璋愣了。

“就这?”

“对啊,就这。”

本以为齐衡会要权要兵,没想到只是这些,朱元璋当即说道:“没问题,我都答应你。”

“不过,有一点不行,以恩公的才能,这么早想着享什么福,咱好男儿志在四方,今后恩公的前途且还长着呢,这平章政事你得干,其它的,咱都同意了。”

“咱给你把全金陵最好的宅子留着,至于那大家闺秀,咱让你嫂子给你留意。如何?”

齐衡无奈的叹口气,道:“唉,我还能说什么,谁让你是大哥呢。”

顿时,屋里再次响起朱元璋那爽朗的笑声。

为了让朱元璋对自己少些戒备,齐衡也是费尽了心机。

甚至不惜自污名声,想要塑造出一个好色的形象。对于朱元璋主动提出的可以随便提要求,也是一个正经要求也没提。

走出大帅府的大堂,正准备回去和秀儿在府里溜达两圈的齐衡,迎面碰到了一名书生模样的人。

在看到齐衡时,这人便立马露出惊喜的笑容,对着齐衡拱手道:“齐大人!”

齐衡瞧着此人的长相,绝对是第一次见,不由疑惑道:“你认识我?”

来人似乎有些激动的说道:“下官有幸远远见过大人一面。”

齐衡闻言,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现在何处任职?”

这人马上说道:“下官胡惟庸,如今在军备司冶铁区任职。”

听到这话的齐衡傻了眼。

“你说你叫什么?”

胡惟庸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的又说了一遍:“下官胡惟庸,如今在军备司冶铁去任职。”

“你叫胡惟庸?”

听着齐衡几次三番的询问,胡惟庸心中疑惑更盛:“正是。”

齐衡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可等了半天,最后却又闭上了嘴,只道:“你......”

“算了,你还是离我远点吧。”

留下这么一句话,齐衡跟避瘟神似的,直接走的远远的。

只留下胡惟庸一脸懵逼的站在原地,不知道齐衡在知道他的名字后为什么会如此大的反应。

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对自己避之不及。

难不成,自己身上有什么让他嫌弃的?

胡惟庸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可也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甚至在自己身上仔细闻了闻,也没有任何的异味。

最终带着满脑子疑惑的胡惟庸,还是转身朝着朱元璋所在的大堂中而去。

一路走回。

齐衡不由的小声嘀咕道:“今天是真他娘的晦气。”

胡惟庸是什么人,齐衡不敢说非常了解,但最起码还是知道大名鼎鼎的洪武年间胡惟庸案。

这一个案件不知道牵连了多少文武官员,杀到最后甚至达到了只要有过书信都会砍头的程度。

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跟他废话了一句算不算......

对于这个胡惟庸,齐衡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管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砍了头,只要离他远远的就是了。

这人,完全就是个瘟神。

虽然距离历史上的胡惟庸案还有很久的时间,但还是‘洁身自好’的好。

这玩意儿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对,是定时核弹。

一旦炸了,那就是震惊天下的大事件。

想到这里,齐衡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身边的那些人,省得到时候谁因为一封往来的信件而惹火烧身了。

回到院子里,在秀儿的搀扶下,齐衡便准备到大帅府的后院里转转。

虽然他现在也能自己走路了,可体力还是有限,尤其是时间长了很容易就不小心动了伤口。

当然,他绝没有找借口占便宜的意思。

可刚走到门口的他,便迎面又碰到了刚刚见过的胡惟庸。

“你又来干什么?”

自己都故意避开他了,这小子竟然还主动找上门了。

胡惟庸瞧着齐衡对自己的态度,实在有些搞不明白,但没办法,手上的事情还是要办的。

他手中捧着一份调令,说道:“齐大人,恩师李善长如今在金陵城处政,可收下官吏不足,又不敢擅自启用金陵城中旧臣,所以想要将在下调去金陵城内任职。”

“属下刚刚前去大帅处请示,但大帅有言,如今政事由齐大人您一体节制,所以属下不得不来叨扰大人了。”

问着胡惟庸的话,齐衡稍微一琢磨便明白。

显然不管是李善长还是胡惟庸,都想通过朱元璋直接将这事给定下来,免得齐衡从中作梗。

却不曾想,之前齐衡命人将案卷主动向朱元璋汇报,如今朱元璋也投桃报李,表现出了对齐衡的信任。

不过,齐衡却压根没有这心思。

他恨不得这辈子不再见这胡惟庸,当即说道:“调令拿来。”

胡惟庸递上。

齐衡转头看向秀儿,秀儿心领神会,立马返回屋中取了笔来。

齐衡是一秒也不想跟这胡惟庸多待,很快便在调令上草草画了一个准字,随后便让秀儿扶着他离开了。

握着手中签署后的调令,胡惟庸心中的担忧消弭无踪。

想到自己即刻便能前往金陵城去见自己恩师,在自己恩师麾下做事,心情万分愉悦。

可望着齐衡离开的背影,眉头又不自觉的皱在了一起。

“这齐大人,为何总是对我避之不及?”

胡惟庸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虽然齐衡和自己恩师李善长不对付的事情他清楚,可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齐衡大可想一万种方法对付自己,又何必摆出如今这幅神态。

实在想不明白的胡惟庸,只好摇了摇头,朝着大帅府外离去。

夜晚。

陈都突然来到了齐衡的面前,将一封密信交给了齐衡。

拆开仔细查阅后,齐衡沉默片刻。

然后说道:“既然大帅要知道,那就让他知道,不过要表现的正常一些,不能被发现是我们故意的。”

陈都点头,奉命离开。

屋子里坐着的齐衡,瞧着手中的密信,心思在不停转着。

郭天叙想要通过旧部暗杀朱元璋的事情,不知道从什么人的口中泄漏,现如今朱元璋已经知道了。

如果将自己换成朱元璋的身份,只需稍微一想,便能想到,这事他朱元璋既然都知道了,暗卫不可能不知道。

那为什么齐衡却从来都没有跟他说过呢?

在明白此刻朱元璋心里可能出现的疑虑后,齐衡自然不能让他心中的疑虑继续放大。

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对策。

第二天一早。

齐衡依旧如往常一样,早早起来都会到府中转转。

还不等他出门,三名官员便已经来到了门口求见。

门前这三人齐衡都不认识,也从未见过,不过却能猜出是什么人。

昨天朱元璋就问过自己派往寿春、安丰、霍丘三地主政的人选,当时齐衡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对于这三人的情况还是一清二楚的。

他们既然是施才英和周念从黄岗城以及濠州城内选上来的,自然也就是他们的属下。

同时,也是按照齐衡规定的各职位锻炼后通过才冒出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