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大唐新帝国 > 第16章 第0016 财务危机

第16章 第0016 财务危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为皇帝意志的执行者,深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的杜让能明知道结局不妙,依旧任劳任怨,替皇帝出谋划策,筹划调度。

最后果然战败,杜让能自知必死,没有逃避,主动站了出来,替昭宗揽下了罪责,最终被皇帝下令处死,借以平息了藩镇的怒火。

自此之后,再无朝臣愿尽忠王事了,也再无第二个杜让能这样的忠臣替昭宗效力了,于是,四面楚歌之下,李唐王朝迅速走向了灭亡,昭宗也为他的粗暴鲁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世李晔每次读史到此,都忍不住一阵唏嘘,国有庸君不可怕,就怕庸君太勤政,折腾得越狠,死得越快啊!

升赏完宰相后,李晔又接着升赏了其他的朝官大臣。如户部右侍郎王抟提为左侍郎兼领盐铁使;中书舍人李溪迁为御史中丞;裴贽以工部尚书转刑部尚书。

其他宗室大臣如薛王李知柔、吉王李保、翰林学士承旨刘崇望、金吾卫大将军郑元规、京兆尹孙揆等皆有封赏。

一些贬谪大臣也先后有恩诏下达,或召还,或升迁,南衙上下一时间喜气洋洋,都觉得新君气量宏伟,有明君之雅量。

封赏了外廷的大臣们,内廷的中官们自然更不能落下。

其中数对观军容使杨复恭的赏赐最厚最重。

李晔将其本官从正三品金吾卫大将军升到了从二品金吾卫上将军,另加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武散秩、赐爵魏国公,实封一千户,另赐丹书铁券和“忠贞启圣定国功臣”称号;

对于内臣来说,按照前朝惯例,封赏已是差不多到顶了,但是,依旧不能表达李晔想要“表彰”他的心意。

于是,只能把奖励的范围扩大,于是杨复恭的家族子弟统统得到了赏赐,或是金银,或是品秩,爵位等等,不一而足。

满朝上下,此刻杨复恭足以称得上是最风光的那个了,当初一场精准的政治投资,如今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杨复恭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荣誉和地位。

除了这个一手将他推上皇位的巨阉外,其他的禁中权宦如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右枢密使王仲先、左枢密使严遵美、左监门卫将军、掌内侍监景务修、宣徽院左右使董元成、西门君遂等人也都得到了封赏,凭借着拥立之功,众人除了官品都有提升外,还有额外的财物赏赐,一时间都对新皇充满了好感。

相比朝中的内外臣,对王府亲信们的封赏李晔就相对比较谨慎了,暂时都只是加了品秩,虚职,厚赐了钱帛。

朝中各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那些关键性的实权位置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哪里是一上来能随便安插进去的,他现在都还没弄明白谁是敌是友。

如今自己才刚刚登基,势孤力单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更不能轻举妄动,何况长史冯扬再三叮嘱他大丈夫要学会隐忍,等待时机,不能鲁莽行事。对此他深以为然,也是一直牢记在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