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401章 南北同时行动

第401章 南北同时行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晏珣走出巍峨的皇宫,望着晴朗的天空露出灿烂的笑容。

来都来了,就要大步前进、做历史的推动者!

百年之后,谁能不朽!

在西洋人已经靠着坚船利炮满世界搞殖民地的晚明,我们居然连北方的女真都解决不了。

不应该啊!

虽然有史料说,历史上的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中、因伤而亡,但火器并没能阻止女真入侵。

大明有千疮百孔,那就一项项来。

火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去找曾庆斌,用他特长的时候到了!”晏珣意气风发。

申时行和王锡爵对了对眼神,各自回去行动。

做帝党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拿出实力来。

张居正上完《陈六事疏》,耐心等待皇帝的回复。

他原本以为,皇帝会不痛不痒地夸几句奏疏写得好,然后发回给他处理。

如果是这样,他固然会失望,也会当仁不让。

舍我其谁!

但皇帝拿出了具体措施。

看完皇帝的批复,张居正沉默良久,突然哈哈大笑。

这样的皇帝,不就是他希望看到的吗?

《陈六事疏》的前四条,说得最直白,让皇帝独裁!

皇帝若有这样的魄力,内阁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助手,还争什么、斗什么!

他的初心是中兴大明,不是做权臣。

张居正去找晏鹤年父子谈心事。

“当年我们在裕王府初次相见,就谈到国家的弊端。这一两年,我看到你们默默地帮着皇帝、实施一件又一件的政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张阁老的态度很亲切。

甚至比面对戚继光的时候还要亲切。

晏珣看到,张居正的目光炯炯有神,似有熊熊烈火在燃烧。

这是一代名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切为了振兴大明。”晏珣郑重地说。

“是的,一切为了振兴大明。”张居正欣慰地笑。

目标一致,接下来很多事更好办。

内阁的所有阁老中,没有谁比张居正更懂军事。

关于大明火器的弊端,他一点就通。

“从前没有人考虑铁矿的问题……现在要做就要快!派出特使去朝鲜,令辽东副总兵官李成梁协助。李成梁的家族,对朝鲜很熟悉。”

进贡,就不能白拿,大明需要拿出东西换。

特使必须擅长谈判,又熟悉朝鲜。

“再开放广州港,跟佛郎机等国贸易,购买南蛮铁。西洋人未必同意生铁买卖,需要进一步沟通。”

说起来,嘉靖年间海禁,但广州港属于半开放的状态。

官府默许佛郎机商人在濠镜澳居住。每年七八月,满载货物的西洋商船停靠澳岛。广州官府召集商人,派他们持票引去濠镜澳贸易。

若要加开港口,广州港是最便利,也是阻力最小的。

加开之后,朝廷加强监管,还能多收一份税。

“开放广州港,优质生铁和财政的问题,同时能解决。”张居正说。

钱多少都不够用、铁也是多多益善,还得多管齐下。

晏鹤年点点头:“张阁老的建议都很好,我们想不出更好的。倭国银矿的问题,您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晏珣也在一旁说:“倭国!石见银矿!”

张居正:……你们怎么就盯着倭国不放?

解决财政问题有很多种思路,晏家父子一定要去抢倭国?

见张居正犹豫,晏珣鼓动:“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能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戚将军不是说,我们水师的战斗力不比西洋的差?想必也能到倭国。”

商船能去、战船不能去?

“必须在倭国有内应。”张居正思考片刻,忽然说:“里应外合!”

晏鹤年:“……嗯。”

“真的有?”张居正笑着问。

“有。胡宗宪的人。”晏鹤年解释。

张居正抚掌笑道:“不愧是胡汝贞!东南各水师总兵,都是他的旧部。这次让浙江水师配合行动。”

张居正的行动力惊人,跟晏家达成共识,就去写奏疏给皇帝批复、一项项把政策落实。

高拱惊讶地发现,张居正是不是太积极了?

像李春芳那样专职背锅不是挺好吗?

熬走徐阶,后面又来一个徐阶的学生?

危机感使高拱更努力工作,以前有一点翘班摸鱼的毛病,现在全好了。

大家一起卷起来!

他召集有投票权的朝臣,就俺答封贡互市进行现场投票,皇帝作为公证人。

……谁说封建专制来着?高拱这一招,不就是民主吗?

高拱的目的只是乾坤大挪移,帮助皇帝解决问题、又把可能会有的黑锅甩给李春芳。

在朝廷摩拳擦掌盯着投票的时候,王锡爵奉命出使朝鲜,跟李成梁一起问朝廷要生铁。

正在学新戏的努尔哈赤听

说王叔叔要去辽东,提出想回辽东探亲。

王锡爵和蔼地摸摸努尔哈赤的头:“你的父亲娶了新的妻子,你现在回去挺尴尬。再说,舒尔哈齐还在扬州,他回京见不到你多伤心?你有什么想对家人说的,写一封信,我帮你送回去。”

努尔哈赤想到被带走的亲弟弟舒尔哈齐,觉得王叔叔的话挺有道理。

家里很好,京城也很好。

还是等长大之后,在大明学到本事再回辽东吧!

他现在的二胡也拉得像模像样。

有个曾叔叔经常到隔壁晏家,似乎对火器很有研究,努尔哈赤也感兴趣,可惜还没机会学。

等他再大一点,能不能做太子的侍从,摸一摸火枪呢?

努尔哈赤想了很多,依依不舍地送别和蔼可亲的王叔叔。

晏珣也去送别王锡爵,殷殷叮嘱:“你是去要铁矿的,不是去要命的。朝鲜还是我们的藩属国,你悠着点啊!”

“知道了。”王锡爵无奈,“你别把我说得跟杀人狂魔似的,我一般不杀人。”

晏珣觉得王锡爵亲自去朝鲜有一种魔幻感。

跨越一个时空,王锡爵还是会跟朝鲜这个地方有不解之缘。

封贡互市的投票结果,正反两派都是二十二人,跟高拱预测的一模一样。

然后事情就推到内阁,决议明年新年安排封贡,下半年开放互市。

留出时间给戚继光练新军。

皇帝单独见高拱,佩服地说:“高先生,您真是算无遗策。朕若没有你,不知如何是好。”

高拱酸溜溜地说:“陛下现在有很多人可用。您让王锡爵去朝鲜、派申时行下广州……您怎么不派出晏鹤年和晏珣呢?”

皇帝丝毫不尴尬,坦然道:“他们可用,老师是朕的底气。不派晏鹤年,是因为他刚回来,跟俺答那边还有一点后续的事。至于晏珣……太子不肯让他离开。”

“太子啊!”高拱失笑,“太子跟陛下年少时一样聪明。”

“朕比他聪明。他现在的处境,比朕那时候好多了!”师生二人说着贴心话。

气氛很温馨。

皇帝不动声色抛出一个王炸:“有一件事,朕拿不定主意。海瑞上奏疏说,南边的地方官不配合他的工作,您说要怎么办?”

这种得罪一堆人的事,还得请先生助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