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290章 很刑的利润率

第290章 很刑的利润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优秀的慈善家不会贴钱做善事。

晏珣没有卖关子,坐在火炉边讲自己的生财……哦,行善积德壮举。

“我发明蜂窝煤也有两三年,可是积习难改,还有很多人没烧过。这不奇怪,五百年后,都有人家烧散煤。”

“五百年后?”裕王问。

“呃……我说一说蜂窝煤的利润,殿下就明白。”

不算前期投入,每个蜂窝煤的成本包括原料、人工、仓储运输等杂费。

原料要用到煤、黄泥、水。

其中黄泥和水就地取材,因为添加黄泥,蜂窝煤比同重量的散煤更省煤。

烧蜂窝煤要用到“引火煤”,原料有锯末,普通煤跟引火煤需求大概是一比九,锯末要算在成本中。

如果用蜂窝煤专用炉子,可以保持低耗能长期不灭、邻里间相互换火煤,那么“引火煤”的占比更低。

锯末的成本占比就更少。

这么算来,原料成本主要是散煤,一斤不到一文钱。

接下来是人工。

如果是后世,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但在此时的大明,每天包两顿饱饭,允许工人捎带三个黑面馒头,就能让他们吨吨吨干得热火朝天。

没有双休,不用五险一金。

资本家看了都落泪。

最后是杂费,包括管理人员费用、运输费、税费。

按理来说,运蜂窝煤进城卖,要三十税一。

但他们没有进城卖啊!

把煤运送到卢沟桥外的货场,城里煤行的人出来交易,再由皇店的车船运进去,就不用交税。

……谁敢收东厂的税!

这叫“合理避税”,也是要跟东厂合作的一个原因。

话说,魏国公徐家在南京城外的白鹭洲搞了一个避税码头,大宗商品交易都在城外交割,每年让朝廷损失百万两税银。

辣块妈妈的!大明就毁在这些蛀虫手中!

裕王也回过味来,瞪大眼睛:“你还逃税!”

坦荡荡的!

晏珣轻咳两声:“卢沟桥外的榷场,是我们两家以及东厂的买卖。说到底,还是帮内府挣钱。且蜂窝煤关系民生,避税是为降低成本。将来您干魏国公徐鹏举,他家才是避税大户。”

裕王点点头,干姓徐的总没错。

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咳咳……以后天气转暖,蜂窝煤利润高,还是得交税。”裕王一脸严肃。

晏珣笑道:“如果利润高,肯定是要交的。”

把原料和人工的成本都压到最低,这么算起来,平摊到每一块蜂窝煤,成本大约两文半。

售价五文,每块蜂窝煤净赚两文半,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百。

马子《资本论》曰,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资本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真刑啊!

还能收获大善人的名声!

前七天赠送蜂窝煤,相当于打广告,培养城内外百姓使用蜂窝煤的惯性。

接着皇店还会卖配合蜂窝煤使用的专用炉。

这项买卖不起眼,但细水长流,总比直接卖煤利润高。

……说起来,煤焦油能不能炼煤油?煤油灯优秀的亮度,在十八世纪一经面世,几乎碾死所有蜡烛,甚至被用作路灯。

还是说,煤油只能从石油炼?煤焦油提炼苯,用来做农药六六六?

其他煤窑虽然也做蜂窝煤,但没有晏家的原料成本和税收优势,最终结果只能是被收购。

一统西山后,就以晋商罗家的爪牙,进军山西矿业!

野心不大。

晏珣这事干的,比晏鹤年黑吃黑还要大胆漂亮。

他坦荡荡地说清楚蜂窝煤的利润,合作伙伴间一定要坦诚。

裕王张口结舌,半晌笑道:“这样也好。单纯施舍,能支撑多久?利润高,你就要不断请人,相当于以工代赈。

这事还得是你,其他人不行。首先,你家这煤窑是白捡的,否则开煤窑就是最大的成本。”

晏珣恭敬地说:“皇恩浩荡。如果不是宫里的意思,罗家哪能把西山最大的煤窑给我家。”

还得感谢严党垮台,否则罗家不能像现在这么老实。

严嵩跌倒,仙鹤吃饱……噫?

常欢小声嘀咕:“是我出卖色相。”

……晏家兄弟之中,就他卖得最贵。将来阿豹除非卖给太监,否则很难超过他。

至于珣哥,已经货与帝王家……倒贴!

当官不贪,就是辣块妈妈的倒贴,费心又费力!否则煤窑这么大的利润,何必跟裕王、东厂分成?

话又说回来,不当官,大煤窑也到不了晏家手里。

听到常欢的话,裕王哈哈大笑:“你真的卖得值,以后本王帮你家兄弟都卖一个高价!”

什么卖?是联姻

阿豹红了红脸……殿下得记得你的话;

晏珣很淡定,又不能尚公主,裕王的姐妹都嫁了!其他还有什么高价?

在改变历史大进程之前,他不想成亲。

就算他想,他也没有孟德之疾……没有姑娘年年十八,但永远有十八的姑娘。

四十岁娶个十八岁的,很合理吧?

说笑之间,管事带着小太监将烤肉要用的东西搬进屋子。

因为看到挣钱的希望,裕王对度过今冬的风雪更有信心,脸色春暖花开。

冬日围炉烤肉,既热闹又暖和,还可以一起谈天说地。

将来裕王变成孤家寡人,大概还会想起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

特别是,火炉边那个坦率真诚、满腔爱国热忱的年轻郎君。

北方人讲究贴秋膘,对京城的人来说,贴秋膘的特殊含义就是烤肉。

这烤肉,能从秋日吃到冬日。

京城人有到野外烤肉的风气,玉渊潭就是其中一个烧烤胜地。

欣赏着金章宗完颜璟垂钓之地的风景,吃着烤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天气好的时候,谁要是走到玉渊潭附近,凉风送来烤肉香。

“这一套烤肉的炉子、炙子、长筷,是我特意让人做的。想着秋日来西山赏红叶、冬日赏雪,都可以在此小住。”晏珣一边说着,用长筷夹着薄薄的肉片摊在炙子上。

所谓“炙子”,是一根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方烤炉烧的是松木,烤出来的肉带着淡淡木香。

屋内生着火,大衣裳穿不住,裕王脱下外袍,露出里面穿的一身羊毛衫。

晏珣好奇地看了两眼,诧异:“是羊毛线织的?怎么不用羊绒绦?”

“羊绒金贵,给钧儿做襁褓,我穿毛线的就可以。”裕王理所当然地说,“当爹的,什么好的都想给儿子。他将来若能给我煮一碗面,我就老怀宽慰。”

晏珣双目一亮……如果钧儿给他煮一碗面,晏老师同样老怀宽慰。

实不相瞒,在他心里,朱翊钧四舍五入就是他的儿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