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小杂役:开局收获小娇妾 > 第二十一章 工程师

第二十一章 工程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处理完农妇这边的事宜,陈鹏回头发现小寡妇还没回来。

担心小寡妇淋雨生病,便想出去找。

结果发现马六嫂她们几个热心肠,已经带着蓑衣找人去了。

不一会儿,李薇就被马六嫂带了回来。

看小寡妇那眼睛,像是刚刚哭过。

李薇完全没跟陈鹏有任何的眼神接触,欠了欠身,便回了她的房间。

“她怎么了?”陈鹏问马六嫂。

马六嫂一顿长嗟短叹,苦口婆心的道,“当家的,我虽然没读过书,却也知道什么是命苦,小娘子是苦命人,心肝浅,挨一下就痛。”

陈鹏完全听不懂她到底在说什么。

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

怎么就痛了?

无法理解。

摇了摇头,陈鹏也回去休息了。

今夜睡得不安生,小寡妇那全身湿透的落寞身影,和马六嫂那句听不懂的话,一直徘徊在他脑海里。

次日一早,陈鹏起得比往日晚上一些。

但走出房门,却没瞧见小寡妇端水的身影。

陈鹏这才发觉,自己好像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小寡妇每日的精心侍候。

然而,桌子上,依旧放着一盆水和面巾,摸了摸水温,还是热的。

洗漱过后,走进大棚,小寡妇依旧闷头踩着飞梭机。

陈鹏搞不懂这些女儿家家的心思,便不予理会。

但连天的绵雨一直下,而且陈鹏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就没见这些人洗过澡。

于是他便吩咐马六,得空的时候,找些多余的木材边角料,给拼凑几口浴桶。

反正临江,打水方便,得养成每天洗澡的好习惯,降低细菌病毒的感染概率。

否则,没等书写完他的商海宏图,就先被瘟疫鼠疫什么的一波带走,那就玩球了。

接下来,便是处理昨天游老仙带过来的物资了。

他先把小铁匠带到了水力织布机前,展示了一番原理。

眼前的这台机器,有两三米高,都差不多到草棚的顶部了。

小铁匠看得瞠目结舌,“当真是鬼斧神工,若是用小人的脑子,估计想一辈子都想不出来这玩意,更遑论这些复杂的、多达几十页的图纸。”

不,不止一辈子,您得花上好几个世纪,陈鹏心中暗道。

毕竟水力织布机,是陈鹏前世直到18世纪才问世的。

陈鹏讪笑一声,“不怕你笑话,这其实还是台试验品。”

陈鹏打造水力织布机的初衷,并非要继续织造麻布,而是价格更加高昂、利润更大的——棉布。

棉布是比麻布更加硬核的通货,其质地柔软不说,保暖等级也比麻布高了不止一个台阶。

是当今富贵人家保暖衣物的首选布匹。

至于丝绸,陈鹏也早就了解过。

丝绸的织造,仿佛是刻在华夏人DNA里似的。

这大景朝虽然其他科技落后,但丝绸的织造,却依旧遥遥领先。

然而丝绸并不保暖,棉布又并未大量普及。

因此,丝绸陈鹏是不打算掺一脚进去了,太卷。

但棉布的市场,却是一片蓝海。

唯一的问题是,不管是原材料棉花,抑或是半成品棉纱,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拉力小,容易断。

寻常的织工,在纺纱织布的过程中,都需要极其小心。

一旦出现断纱跳线,便很难补救。

即便可以接驳,也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

因此,织工需要耗费比麻布更多的工时,才能织出一匹棉布来。

棉布的价格,也常年是麻布的两倍有多,甚至比寻常丝绸还要高。

飞梭机说到底终究还是手工织机,别看李薇她们这些女织工噼里啪啦一顿操作。

那是因为麻纱的柔韧度比棉纱高,随便怎么折腾,都不容易断纱。

但若是让她们用飞梭机织棉布,效率就会瞬间降低几个层次,良品率还不高,倒不如照旧织麻布来的实在。

而一台能够实现半自动化,让织工脱离手脚并用的繁琐操作,还能调节织布力度大小的水力织布机,便成了陈鹏的迫切需求。

别看最近玉湖县绵雨不断,但其实对江边水位的提升并不大,江水的流速也相对稳定。

加上水车的密集叶轮,其受力是相对恒定的,转速也如是。

陈鹏前世就曾经了解过,在欧洲老爷那边,有些水力织布厂,甚至一直使用到二十一世纪都还能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水力织布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这些都只是理论上而言。

眼下,陈鹏打造出来的这台,严格来讲的话,只是试验品。

水车通体使用木料打造,固定在岸边。

那根连接着水车的巨大传动轴,是用多根树干拼接在一起的。

从棚顶上吊下来几个圆形铁环,当做吊码。

再将传动轴跟铁环摩擦的部位包上铁皮,穿入铁

环,即可将水车转动的能量引进大棚里。

而传动轴跟织机,都安装上带有凹槽的木制传动轮。

再用麻布编织的传动带,将两个木轮连接,即可将水力转化为生产力。

为了能够控制这股力量的大小,陈鹏专门设计了一些不同大小、不同齿比的木制齿轮。

大景的木制齿轮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很广。

以前马六哥几个,就曾经给地主老爷们做过水磨,里面就用到类似的木制齿轮。

其加工也很简单,只需使用凿子、刀片等手工工具,沿着设计好的齿形轮廓进行雕刻。

之后再打磨精细,稍加调试,确保齿轮的啮合和传动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安装上机,涂上牛油,即可满足基本的机械传动需求。

还能通过手柄来控制不同齿比的齿轮咬合,以此来控制织力的大小、速度。

由此,便可生产出不同需求、密度的布种。

甚至还能控制齿轮脱离,以达到停机的目的。

织机方面,陈鹏则需将飞梭机爆改一番。

他增加了一个叫做综框的部件,用以控制经纱的升降,以此来代替人力脚踩的分离奇偶数经纱工作。

而不管是综框,还是飞梭,都需要用到一个自动化机构——双槽往复轮。

原理是两个相同的齿轮咬合在一起,那么齿轮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转动。

再在齿轮面打上两个铁榫,铁榫转动一圈,就会滑入中间的凹槽里,带动凹槽的轴体转动半圈。

之后,铁榫脱离,紧接着另一个齿轮上的铁榫滑入,再带动轴体往反方向转动半圈,如此往复循环。

陈鹏虽然不是机械专业的,但以前织布厂里的老式机器上,就有这些设计精妙的往复轮。

他只不过是织造业的搬运工罢了。

陈鹏前天已经试过机,虽然刚开机的时候有些坎坷。

但经过一番调试,在废了一堆麻纱过后,总算是能够正常织布了。

小铁匠忍不住感叹道,“说实话,当家的,您设计的这台机器,已经相当完美,您是想让小人来……?”

“不,还不够。”陈鹏摇了摇头,“你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调试这台机器。”

昨天游老仙来的时候,也只是因为突然看到新鲜物事,才这么惊讶。

若是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只是在空转。

因为陈鹏在等游老仙的棉纱到货。

普通的棉纱,附近的平安镇上倒也有得买。

但一来价格没有游老仙开出的相宜,二来……

说实话,在昨天交货收到货款之前,陈鹏已经濒临破产了。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而且书生队的训练,每天的食谱都是奔着营养和肌肉去的,很快就把陈鹏给吃穷了。

因而,利润更大的棉布,就便得更为迫切了。

而让小铁匠担任调试员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小铁匠毕竟是专业的。

犹记得之前马六和书生队他们,在做这台机器的时候。

陈鹏还得花费很多力气,跟他们科普什么是标准,什么是合规件等等。

想想都觉得窒息。

而像这样的准则,小铁匠则是容易理解多了。

把这工作交给他,自己就能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了。

于是,陈鹏让李薇和马六嫂她们,把游老仙昨天运来的棉纱,穿到水力机上面。

“三、二、一,点火……呸,开机。”

随着陈鹏一声令下,小铁匠拉下把手,传动机构咬合,环环相扣的转动了起来。

在报废了好些棉纱之后,小铁匠亲自动手,换了几组不同类别的齿轮,终于找到了水力机的平衡点,成功织出第一尺棉布。

女织工们纷纷拍手叫好。

这下子,她们的工作,就能从织布变成了看纱。

水力机一开,只需站在布匹前盯着看,看有没有出现漏纱断纱,及时停下机器,补救好之后,便能继续开机。

而且水力织布机,相比当下棉布织机的速度,提升了数十倍不止。

在女织工们学习如何看纱的时候,陈鹏把小铁匠叫了过来。

小铁匠钻机爬架子都丝毫不怕累,更换齿轮零部件啥的,都愿意干。

他是没想到,手被废掉后,竟然还能找到这样一份梦寐以求的活计。

听到陈鹏叫他,小铁匠小跑过来,擦了擦汗,“当家的。”

陈鹏把那一摞厚厚的图纸甩到他手上,“喏,以后你就是这台水力机的工程师了,那些零部件,终究是木材,迟早会有耗损,到时,就由你来负责保养维修、更换零件什么的。”

小铁匠捧着图纸,感觉有千斤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热泪盈眶的道,“感谢当家的还能如此信任铁三通,小人无以为报,往后余生,纵使肝脑涂地,也绝不会出卖当家的!”

陈鹏却笑了笑,“肝脑涂地就不必了,还得打扫……我的意思是,水力机只是你的副业而已,接下来,我要让你做的……”

说着,陈鹏又从怀里掏出两卷图纸,神秘一笑。

“这个才是正事。”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