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大明末年,开局就被暗杀活埋 > 第233章

第23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钻头可不是普通的材料,一根钻头就需要好几两银子,技术过硬一些的,钻一把枪管最多也就两根钻头也就搞定了,就算如此,一把枪的成本也超过十两银子了。

不过进入冬季以后,蜂窝煤供不应求,大同,宣府两地都用上了洋河堡的蜂窝煤,几乎每天都有数百车运送蜂窝煤的车子不停的从洋河堡出发来往两地。

洋河堡内的骡马也几乎全都利用起来还不够用,为此周建安还去买了五百余头骡马,买骡马的银子甚至还是周建安赊下的,为此他要多付 大约等同于两成本金的利息。

不过这同收益比起来,显然算不了什么。

蜂窝煤一直以来周建安都觉得没什么利润,可这两个月销路打开以后,周建安却感觉发了大财一样。

薄利的东西只要多销,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一车的蜂窝煤,除去所有成本之后,还能赚两百文,每天五百车左右,就是按照现如今两千文铜钱兑换一两银子的比例来算,洋河堡每日的收入也在五百两以上。

洋河堡有钱,这可是周建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但是洋河堡的日常开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有从宣府镇拉回来的粮食,可洋河堡内足足有四千多人,这点粮食也只能省着点吃。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洋河堡的蜂窝煤打开了销路以后,周建安手里也不怎么缺银子了,所以他不仅派人从京师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回来,还大手一挥,给工匠们批了不少的银子,采购打造钻头的材料出来。

待材料到齐以后,周建安甚至打算组建一支百余人的线膛枪部队,他算过,按照现如今洋河堡蜂窝煤的收益,打造一支线膛枪部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不过要是人数再多一点的话,就有些困难了。

毕竟一支部队可不光是枪的制造成本,还有军饷,训练支出,每日消耗等等。

虽然洋河堡现如今还没有实行军饷制度,但这是迟早的事情。

周建安算过,就算按照最低标准去发,在满编的情况下,洋河堡一年光是军饷的支出就要超过一万两银子。

但是周建安又怎么可能按照最低的标准去发,再怎么他也打算按照卢象升的督抚标兵的标准去发,这样才能激励将士们努力去拼杀。

周建安一边小心翼翼的钻着孔,脑海里也一边思量着洋河堡的以后来,

而当下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洋河堡里的旗兵给招齐全了,现如今洋河堡有兵八百六十余人,而一个满编千户所是一千一百二十人,差的不多,他打算派人去深井堡再招上一些矿工试试。

毕竟上次招回来的五百矿工训练出来以后是特别的骁勇,一上战场就属于那种会和你死磕到底的那种。

而其次便是招募辅兵,周建安的打算是全堡一千一百二十人将全部装备火器,同时也会保留一些长枪手,盾牌手等兵种的同时还会搭配大量的辅兵。

而辅兵的作用就很大了,他不仅可以帮助战兵拿兵器,拿装备,拿火药,在作战时还能够帮助战兵更换铅弹等任务。

在战兵牺牲以后还能站出来顶上战兵的岗位,而在历史上,辅兵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