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我真的只想苟完全局 > 第1823章

第182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言一出,剩下的七个人都有一些郁闷和气愤。

但是,没人说出反对意见。

萧珪笑了一笑,“那就,算你一个?”

郝廷玉大喜,连忙抱拳一拜,“多谢先生!”

这时,萧珪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诡谲起来。郝廷玉看到他这副尊容,隐隐有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果然,萧珪说道:“郝廷玉,不如你再帮我一个忙吧?”

郝廷玉小心翼翼的问道:“先生,何事啊?”

萧珪指了一下他身后的这些弟兄,说道:“由你做主,从他们当中再挑两个人出来,随我一同出行。”

郝廷玉当即一愣,然后苦笑起来,“先生,为何要让我来挑啊?”

萧珪说道:“当然是因为,你比我更加的了解他们。你就随便挑吧,反正他们也打不过你,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话刚一落音,郝廷玉的七个兄弟,一个个的摩拳擦掌逐渐围拢过来,直到,将他团团包围……

傍晚。

用过晚餐以后萧珪钻进了书房里,仔细检查与核对,影殊给他准备的一些东西。

最重要的,莫过于证件。

其中有京兆府与河南府分别开具的,两份不同的通关文牒。没有这东西,任何人也别想明目张胆的行走在,大唐的各个城镇与关卡之间。当年唐僧西行取经就没有官府堪发的通关文牒,他是偷渡去的。

另外,影殊还给萧珪准备了三份,不同的户籍证明。其中一份当然是他的真实身份,户籍所在地是河南府伊阳县轩辕里。

其他两份也并非完全是“假证”,恰好相反,它们都是河南府堪发的“真实有效”的户籍证明。这是重阳阁的某项专有特权,为了便于他们外出办差而不暴露真实身份,重阳阁的每一个人都有两个以上的“假身份”。

萧珪带上的这两个假身份,一个名叫李君,这是一名求学于洛阳的关中士子。大唐的士人学子非常崇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行遍九州,一是为了游学丰富阅历,二是为了交友营造人际关系网,并要凭借自己的才华自己打响名声。比如李白,他十几岁就“仗剑去国”寻访天下,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与关河边塞,结交友人无数。像他这样的发烧“驴友”,如今的大唐天下比比皆是。

因此,也就不怕再多萧珪一个了。这样的身份,是最不容易引起他人怀疑的。

萧珪的另一个假身份叫肖逸,是一名商人之子,家中以贩马为生。虽然这个身份比较的低贱和卑微,但胜在“应景”。因为西域一带自古以来就出产良马,萧珪本身又是一个商会的大东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这个身份或许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等萧珪看完这两份户籍证明之后,影殊说道:“先生,这两个假身份你一定要记牢,莫要混淆了。还有严文胜与郝廷玉等人也需得反复叮嘱,别在关键的时候说漏了嘴。”

萧珪拿着两个户籍牒本,笑道:“李君,肖逸,很普通的两个名字。合起来不就是李家的萧君逸么?刚好与我这个倒插门的女婿身份相符,倒也好记。”

影殊笑道:“先生真是乐观开朗,时时不忘说笑。”

萧珪笑了一笑,说道:“离开洛阳以后行走于大唐腹地,我会先用这个李君的身份,摆出一副富家士子的派头,走到哪里都能行得方便。等离开河陇之地我再用这个肖逸的商人身份。玉门关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商人。我去西域贩马,这个理由真是再也正当不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