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贾玉京 > 第255章 南境变数

第255章 南境变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早朝之后,贾琼被王渝叫住,两人一起往承天门外走。

王渝问道:“玉京啊,这个国子监祭酒你是真的不想当,还是谦虚推辞啊?”

贾琼回道:“二伯,我是真的不想当。”

王渝皱眉说道:“京中四品以上的官职本就不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次国子监祭酒出缺,皇上有意让你接任,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你为何不把握?”

贾琼说道:“闽党那些人这次说得倒也没错,我现在太年轻了,威望不足。

刚才群臣的反应您应该也看到了,大多数人心里应该都不大认同。

而且国子监现在这个情形,想做出点成绩可太难了。

若要变革,怕是没有三五之功也难出效果。

我可不想耗费那么多时间在那里。”

王渝点点头说道:“既然你自己想清楚了,我就不劝你了。”

贾琼问道:“二伯,你们似乎很想让我接这个位置,可有其他缘由?”

王渝说道:“年前盛老大人已经卸任礼部尚书,告老还乡了。

不过新任礼部尚书的人选皇上迟迟未定,这人选就在朱晨和何重道之间。

国子监是礼部的重要衙门,若是你能接手,对朱侍郎也是个不小的助力。”

贾琼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单单为了一个国子监祭酒,李阁老和朱大人没理由争得这么厉害才是。

不过刚才除了李阁老几人,大部分朝臣都觉得不妥,连谢阁老,萧尚书都出言反对了。

恐怕就是我愿意,皇上也未必真的会让我接了。”

“若是你有意,或可一争,只是我们没想到你自己会不愿意罢了。”

两人说着话,刚刚下了御阶,一名小太监便从后面追上来说道:“贾大人请留步,皇上召您南书房回话。”

贾琼点点头,拱手对王渝说道:“二伯,那我就先去面见皇上了。”

王渝说道:“去吧,就按你自己的想法便是,不必顾及旁的。”

“是,侄儿明白。”

贾琼来到南书房,见殿内只有隆庆帝一人。

他盘坐在榻上,面前已经摆好了棋盘,应该是想和他下棋。

贾琼近前几步施礼说道:“臣贾琼参见皇上,吾皇圣躬金安。”

自从隆庆帝跟贾琼明言要将明月公主下嫁之后,他对贾琼的态度便更随意了。

他一指他对面说道:“来,陪朕下盘棋。”

“是,臣遵旨。”

隆庆帝叫贾琼来,当然不是单为了下棋的,两人随意下了几手,他便问道:“国子监祭酒你确实不想干?”

贾琼说道:“皇上,臣太年轻,接任国子监祭酒确实有些不合适。

再者臣入朝不过一年,就已经是五品翰林学士,升的已经够快了。

再突然拔擢成四品京官,怕是会惹人非议。”

隆庆帝微微点头说道:“文臣总爱讲究个资历经验,还是武人爽利,有能力有功劳就能服众。”

隆庆帝说的随意,但贾琼却感觉这话里好像有别的意思。

贾琼附和说道:“皇上说的是,武人多血勇之气,心里的位置弯弯绕自然就少些。”

隆庆帝问道:“你在岳阳楼前的高论朕也是听过的,你说你现在算是武夫还是文人啊?”

贾琼闻言顿了顿,心里快速盘算着隆庆帝的用意,嘴上回道:“臣觉得自己既是武夫也是文人。”

隆庆帝轻笑道:“你如此滑头,朕看还是像文人多些。”

贾琼笑道:“皇上慧眼,乱世崇武,盛世崇文,臣还是想做文人多些。”

隆庆帝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说道:“宁国公府以武而立,你既然要承袭宁国公府,还是文武兼备最好。”

贾琼点头说道:“臣自小勤练武艺,就是未忘先祖之志。

若有需要时,臣也可为皇上沙场浴血,马革裹尸。”

隆庆帝笑道:“你的志向朕很早就知道,也是一点一点看着你成长起来的。

可贵的是你言出必践,这些年一直未曾懈怠。

十二岁河套建功,扬威塞外,去年剿灭白莲教表现亦是不俗。

朕看你若是做武将,也不会比当文臣逊色的。”

贾琼察觉隆庆帝有意让他转武职,不由感觉有些奇怪。

刚才在朝上他还想让自己接任国子监祭酒,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就改主意了?

贾琼也不想瞎猜,直接问道:“皇上可是打算让臣转做武职吗?”

隆庆帝说道:“朕其实也未想好,你有实干之才,朕想让你早担大任,不想看你虚耗光阴。

文臣讲究资历,朕提议让你接任国子监祭酒,实际上也是想看看群臣的反应。

刚才的情形你也看到了,这还只是从四品国子监祭酒而已,已经有如此大的阻力。

若你是武官,就算朕现在提你做个二品总兵,怕是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反对之声。”

贾琼闻言差点被口水呛到,连连咳嗽了几声

说道:“皇上,臣并无带兵经验,直接升任总兵怕是不妥吧。”

隆庆帝摆摆手说道:“朕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

说罢他指了指一旁的御案说道:“桌上有一道司马显呈送的奏折,你去拿来。”

“是。”

贾琼依言来到御案前,看到桌子中间单独放着一本奏折,封面上写着:臣云贵总督司马显谨奏的字样。

知道就是这一本了,他便拿起来,双手捧着回到隆庆帝身边。

隆庆帝说道:“你打开看看。”

贾琼依言翻开看了一遍,发现这是一封乞病折子。

司马显在折子里写他自从去年冬天染病之后,虽然勉强治好,但是精力已经大不如前。

他希望皇帝能早些找人接替他,许他解甲归田,免得误了国事。

贾琼看完合上奏折,隆庆帝说道:“这几年西南边境一直不太安宁,多亏有司马显坐镇,朕才能安心些。

现在看来司马爱卿也撑不了太久,朕需要派一名重臣去接替他,继续稳定西南形势。

朕思来想去,能担当此任的也就是杨阁老和靖南侯二人了。

杨阁老需要留在京城,协调内阁,主持兵部。

若是司马显这一两年内就撑不住,朕能派的怕是只有靖南侯一人了。

靖南侯若是去了南境,那这京营节度使一职可就空出来了,你可有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