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93章 来信,杨瑞要回来

第193章 来信,杨瑞要回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得知南方官军连连败绩的消息,以及全国各地饥民队伍日渐强大的报告,王莽是越发恐慌。

不久,柱天都部刘縯与绿林军联合,取得攻占长聚、唐子乡、湖阳县、棘阳县等战役胜利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常安。

一天,肉墩急匆匆地进宫,报告王莽道:

“禀告陛下:

大司空大人报告说,南阳舂陵侯宗室刘縯,啸聚群贼,扰乱郡县,危害百姓,请陛下定夺!”

此时,当初那个侍奉数位皇帝的小肉墩,已经由当初那一个矮胖可爱,非常讨哀帝、平帝喜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了。

“刘縯叛贼,乃大汉宗室,具有一呼百诺的影响力,最有可能,成为群贼的首领,大意不得。”

王莽大声回应道。

王莽已经意识到,南方的绿林起义军,对自己的新莽朝廷的威胁更大一些。

“陛下英明。男奴以为,讨伐为上,安抚为辅,陛下不宜妄开杀戒,四面树敌。”

肉墩劝解王莽道。

“狗奴才,讨伐叛逆,乃军国大事,少来多管闲事!朕自有主张!”

王莽一改温文尔雅的秉性,愠怒道。肉墩见皇帝震怒,急忙叩头谢罪。

王莽见亲近的侍从肉墩惶恐,隐隐有些不安,急忙对肉墩说道:

“肉墩亲亲,朕为盗贼乱国操心,情绪不好,请不要介意。

刘縯叛贼,势单力孤,虽然不足为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如果炎刘十万宗室群起响应,那就大事不妙。

朕决定转移讨贼的战略重心,你立即叫大司空大人前来,商议国事。”

“谨遵陛下旨意!”

肉墩恐惧,急忙下去传旨。

不一会儿,大司空王邑,就来到内殿,君臣认真磋商了起来。

不多以后,王莽就有了主意,于是下旨道:

“大司空大人:

南阳刘縯叛贼,是炎刘宗室,如果群起响应,那就大事不好。

朕谋划将进攻赤眉的主力官军,调到南方作战。紧急调集南方各郡县地方武装,准备集合朝廷重兵,彻底消灭有大汉宗室参与的绿林汉军。

大司空大人以为如何呢?”

“陛下英明!

赤眉乱贼,虽然声势浩大,不过是一群四处求食的乌合之众,没有雄心壮志,不足为虑。

刘縯叛贼,有炎刘宗室为靠山,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臣没有异议。”

大司空王邑赞同道。

“我们君臣同心,乱贼也不足为虑,就如此处理吧!”王莽拍板道。

不久,王莽就颁下圣旨,急令南方各郡县平叛将领,加强对“绿林军”的围剿,下令中央直属官军,与郡县地方武装联合,务必要立即攻击、歼灭“绿林军”,屠灭舂陵汉军。

2

接到皇帝圣旨,正在荆州、南阳前线,督导官军讨贼的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哪敢怠慢,立即行动了起来,准备加紧讨伐。

纳言将军严尤,对秩宗将军陈茂说道:

“秩宗大人:

当初我被陛下调到南阳镇守,曾经同刘縯、刘秀兄弟,有过一些接触,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他们舂陵诸兄弟以及南阳刘氏宗室子弟的才干品行和为人处世。

刘縯、刘秀兄弟,虽然屈身下层,但胸襟宽阔,非等闲之辈,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堕入乱贼陷阱。

况且,刘縯舂陵诸兄弟一起兵,就号称汉柱天都部,以复兴汉室为号令,很能够蛊惑人心。由此可见,其志向不凡,更加不可小觑。

我们不如首先集中官军的优势兵力,攻击绿林军中,战力稍逊的王常、成丹、张卬等盗贼将领,所率领的绿林一部‘下江兵’,割断舂陵刘氏叛军,与绿林叛贼的联系,剪其羽翼。”

纳言将军严尤,乃沙场老将,用兵有方,很快就找到了义军的破绽。

“纳言将军果然不愧为当朝名将,一下子就抓住了讨贼的要领,末将钦佩不已。”

秩宗将军陈茂,恭维纳言将军严尤道。

“秩宗大人过奖了。我们是同一战壕的亲密战友,理当为国尽忠,竭尽忠诚。

既然秩宗大人没有异议,我们就如此决定吧!”纳言将军严尤命令道。

于是,纳言将军严尤对秩宗将军陈茂,率领郡县官军,对绿林军“下江兵”一部发动攻击。

王常、成丹、张卬统率的绿林“下江兵”,不能够抵御官军的强大攻势。“下江兵”义军大败,损失惨重。

“下江兵”首领王常,头脑清醒,见多识广。见形势不利,王常急忙对成丹、张卬等绿林“下江兵”将领说道:

“诸君:

如今形势不利。纳言将军是沙场老将,小觑不得。我们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躲避为上。”

成丹性格倔强,不同意王常的意见,反对王常的建议道:

“王大哥需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纳言将军不过是一个粗鄙无耻的军人。当初不过是依靠阴谋诡计,擒获高句丽侯。他有什么可怕的呢?

王大哥胆小怕事,就看我和张大哥的了。”

成丹、张卬等绿林将领,不顾王常的反对,继续反击官军,王常无奈,只好率军跟随,与官军野战。

官军将领正求之不得,纳言将军严尤,挥军大举进攻,绿林“下江兵”再次惨败,再也无法抵御官军进攻。

张卬见义军失利,埋怨成丹道:

“成大哥不听王大哥之言,至有今日之败。”

王常见绿林诸将,争执不休,急忙劝成丹、张卬等绿林将领道:

“诸位大哥: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相互埋怨,乱了大军军心。

成大哥当初也是好意,想早日歼灭官军。官军不擅长山地作战,我们继续向山地转移为宜。”

“王大哥言之有理!”张卬赞同道。

成丹见自己一意孤行,招致大败,再也不敢反对了。成丹急忙与王常,张卬一道,率领“下江兵”残部,向后撤退,躲避到山区地带,与官军开展游击战,图谋东山再起。

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那肯放过“下江兵”义军残部呢?急派官军尾随追击,务必要全歼“下江兵”义军。

王常、成丹、张卬等绿林将领统率的绿林“下江兵”,孤军与官军作战,无力支撑应对,急忙向四方义军求救,寻找反莽盟军支援。

3

王常,字颜卿,是颍川郡舞阳县人。新莽末年,王常的弟弟王晶,被人杀害,王常深以为恨。

为了给自己的弟弟王晶报仇,王常愤怒而起,终于寻找到了机会,斩杀了当初谋害弟弟王晶的仇人。

从此以后,王常因为触犯朝廷王法,开始亡命江湖。

为了躲避官府衙役的搜捕,王常于是逃逸到江夏郡(今鄂云梦县)一带避难,四处游历。

在江夏,王常看到新王朝王莽,托古改制,肆意搜刮掠夺百姓,广大农民遭受了十分深重的苦难,家家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家仇国恨涌上心头,心中越发愤愤不平。

天风四年(公元18年),绿林崛起,王常就前去投奔了王匡、王凤的绿林军,被王匡任命为偏将(将佐),与王匡、王凤,朱鲔等英雄豪杰一起,开始在云杜绿林山中(今湖北当阳东北)聚众起义,图谋自保。

数月之后,绿林军的队伍,就扩充发展到了八千人。

后来,绿林军遭受瘟疫,离开绿林山,王常与成丹、张卬等将领,率领绿林军一部,驻扎南郡蓝口,被称为“下江兵”。

不久,因战斗经验不足,而又势单力薄,“下江兵”被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领的官军击败。

于是,王常、成丹、张卬等,就收集他们各自溃散的余部,藏身山林,在钟、龙(今湖北应山随州)一带,重新集结游击,四处寻找盟友,试图东山再起。

5

不久,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没有找到“下江兵”踪影,认为绿林“下江兵”义军已被官军击溃,逃之夭夭,已经不足为惧,于是官军开始转移。

纳言将军严尤的官军转移以后,偏将王常、成丹、张卬统率的绿林“下江兵”,声势又起。

“下江兵”集结大军,开始攻击荆州牧王欢,所率领的郡县官军。

敌我两军,在湖北枣阳东北的上唐展开会战。此刻,胜利的天平,倾向了绿林“下江兵”义军。

王常、成丹、张卬率领的绿林“下江兵”大破荆州牧王欢所率领的官军。

绿林“下江兵”遂趁胜追击,北征今河南泌阳的宜秋等地。

在荆州、南阳一带,讨伐义军的南方官军,处境越发困窘。形势对南方义军,是越来越有利。

5

见官军日蹙,联军进展顺利,汉柱天都部刘縯信心百倍,与叔父刘良等宗室亲人谈论说道:

“诸位伯父叔父大人:

如今官府腐朽,民心尽失,我军大捷,官军将士士气低落,军纪败坏,不堪一击。

我们正应该继续出击,扩大我们的战果,夺取宛城,作为义军基地。”

叔父刘良等宗室亲人赞同道:

“伯升言之有理!叔父以为,为了万无一失,还是召集诸将,认真协商为宜。”

“诸位伯父叔父大人说得很对!刘縯立即办理。”柱天都部刘縯答应道。

于是,柱天都部刘縯,开始召集友军绿林军将领王匡、王凤兄弟,与叔父刘良等宗室亲人,弟弟刘仲、刘秀、李通、李轶诸兄弟,以及妹夫邓晨、阴识等义军将领一道,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了战争局势,讨论攻击的方向。

军事会议上,汉柱天都部刘縯,率先发言,激励大家说道:

“诸位叔伯,诸位英雄豪杰:

如今我军大捷,官军日暮途穷,正应该一鼓作气,利用汉军大胜的锐气,马上进军,前去夺取南阳郡府所在地宛城,用来作为汉军的大本营和根据地。

如果占据了宛城,则汉军进可攻,退可守,汉军将稳如泰山,大局已定。

夺取京师,恢复汉室,也指日可待。

不知道诸位叔伯,各位将军,诸位英雄豪杰,对此战略部署,有何异议?”

柱天都部刘縯态度诚恳,征求诸将的意见道。

“是啊,柱天都部言之有理!官军恐惧,惶惶不安,攻下宛城,正在其时,岂能错过呢?

如果莽贼反应过来,加强宛城的防守,则我军将会进退失据,没有立足之地,前后受困。”

绿林主将“新市军”首领王匡、王凤,“平林军”首领陈牧等绿林军将领,对刘縯的战略部署,十分赞赏,大将军王匡,率先赞同建议道。

见诸将骄傲自大,轻视官军,一向与大哥刘縯、二哥刘仲诸兄弟,心意相通的刘秀,深以为忧。

偏将刘秀冷静地站了起来,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提醒大哥柱天都部刘縯以及诸位将领道:

“诸位叔伯,诸位将军,柱天都部大人:

末将有一点很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引起诸君的重视。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汉军,虽然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我们的胜利,还十分微小,还不足以动摇王莽新王朝的根基。

官军也只是暂时受挫,我们并没有挫败他们的主力,一点也轻视不得。

兵法有云,行军作战,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万不可骄傲自满,贸然行事。

刚才,末将听了柱天都部大人的部属计划,心里产生了一点疑惑。

末将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异议和担忧,给诸君说出来,抛砖引玉,给大家一点启迪,引起诸君的重视。

末将以为,伯升大哥的计策固然很好,我们也的确需要占领一个大城,作为我们的根据地,作为我们的稳固的基地和屏障。

但伯升大哥仓促进攻宛城的战略,小弟却一直心存疑问,不敢苟同。

既然我们大家,也都十分清楚,宛城的战略地位十分的重要。

自然而然,莽贼的将帅,那些官军将领们,不会糊涂透顶,懵懂不知,当然也会认识到,宛城的战略地位,十分的重要。

末将判断,王莽恶贼也一定会意识到宛城的重要,一定会命令官军,加强防守郡城官军的力量。

如果我军强攻宛城,我军遭遇的阻力,必定是十分强大的,费时费力。

如果官军探听到我们的义军,将要进攻他们的宛城基地的动向,他们势必要集中优势兵力,来加以守卫。

宛城基地的防守,必定是更加戒备森严。官军各地的援军,也会络绎不绝地开来。

那时,我军久攻坚城不下,又会担心腹背受敌,就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如今,我们的汉军,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自身受损严重,大军的兵力,依然十分有限,训练与准备,也严重不足,与官军相比,明显地处于劣势。

而且,经过多次作战以后,我们的汉军队伍已经疲惫不堪,根本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休整。

人员与辎重粮食的后勤补给等,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更多友军的配合与支持的希望。

末将以为,我军的战斗力,肯定会受到种种的影响,不利于我军的连续行动。

我们如今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没有稳固的后方驻守,没有稳定的后勤支援。

当我们的大军行动之时,我们势必会拖儿带母,带领我们的家眷,一起行动。

假如我们让我们的家眷,都在棘阳县城留守,势必要派大军,守卫棘阳城池,保卫我们的家眷,以免被官军端了老窝。

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分散我们有限的兵力。

但假如我们不派精兵,去守卫棘阳县城,莽贼的官军训练有素,诡计多端,万一他们派军,端了我们的老窝棘阳,就会动摇我们的军心,让我们的军心不稳,导致战事失利。

基于以上考虑,末将以为,现在还不是进攻宛城的最佳时机,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从事为妙。

我想我军,不如这样采取行动。我们还是率先吃掉。宛城周围县邑的弱敌,巩固我们的棘阳基地,扫除宛城的外围为好!”

刘秀建议大哥刘縯道。

5

刘秀刚刚说完,立时有二姐哥邓晨,拍掌赞同刘秀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