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73章 生机,那里是天堂

第173章 生机,那里是天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转眼间,就到了地皇二年(公元21年)的七月,正是炎炎夏季。

此时,新王朝的四方动乱,也像盛夏一样火热,难以降温遏制。

面对四方叛乱纷呈的局面,新王朝上下早已经是人心惶惶了,仿佛末日已经降临。

朝廷内外是动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人们都担惊受怕,商议寻找自保之策。

作为一国之君的王莽,更加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王莽失去了往日镇定安详的态度,也变得非常恐慌起来,感到了一种末日将临的危机之感。

王莽当然不甘心坐以待毙。

于是,王莽使用亲信的臣子,去充当自己的细作、密探,去探听天下人心动向,大肆监视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吏的一举一动,收捕那些异己者和图谋反叛之人,镇压可能出现的反叛苗头。

2

那时,新王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占卦算命先生,名叫王况,以钻研图谶符命、善于测算祸福吉祥而名闻全国。

王况常常走街串巷,深知天心民意,知道官吏百姓对新王朝的不满和怨恨,预料天下动荡,新王朝分崩离析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于是开始寻找自保之策。

那时,天下官吏百姓,都十分痴迷图谶符命等预言。王况遂利用自己信徒众多的优势,四处宣传自己的学说和图谶符命等预言,号召人们反抗新王朝的治理。

王况私下里多次前往魏成郡郡府,去拜访魏成郡大尹李焉等地方官吏和士大夫。

王况引用图谶符命上的神秘预言,去挑动魏成郡大尹李焉等英雄豪杰。

眼见对新王朝治理不满的豪杰开始动心,王况大喜,决定趁热打铁,引诱魏成郡大尹李焉等地方官吏,另起炉灶,反叛新王朝。

一天,王况再次秘密前往魏成郡郡府,去说服魏成郡(河南省临漳县)大尹李焉道:

“李大人啊:

老夫曾经听人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尹大人,难道大人以为,大人的荣华富贵,可以永远保持下去吗?

如今,天下纷乱,四海沸腾,大人难道还想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保全自己和家族老小性命吗?

新王朝开国以来,恢复井田,土地国有,田地和奴婢都不准买卖;皇帝又几次肆意改变货币,不顾百姓死活;朝廷还频繁地征调民间的人力和物资,肆意搜刮;军队骚扰百姓,四方外族纷纷入侵,百姓不满怨恨,盗贼纷纷起事。如今已经是大乱之局,不可挽回。

老夫预料,天灾人祸不断,各种异象纷呈,天下必将分崩离析,新王朝定会走向覆灭,早已经不值得托付终身,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新王朝身上了。

起初,汉朝廷的恩惠,就已经深入人心,天下官吏百姓,都对汉室的覆灭不平。如今,新王朝虐待百姓,荼毒生灵,百姓早已经怨声载道,人心思汉已经是大势所趋。

根据老夫多年的深入研究,老夫预料,汉室一定会再次复兴,刘氏一定会重新成为天下主人。此所谓汉室当兴,李氏为辅是也!

大尹大人您姓李,李和徵的读音相近,徵声属火,而汉室被称炎刘,是火德星君。

由此可见,大尹大人你必然会成为汉朝廷的辅佐,李氏家族的贤明士大夫,一定会成为汉朝廷的辅佐大臣。

希望大尹大人,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抓住这些天赐良机,辅佐汉王朝,建立盖世功业。”

魏成大尹李焉听了,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果然被王况的话语说动,立即表态道:

“先生深谋远虑,说得很有道理。

如今王氏倒行逆施,人心思汉,汉王朝定会复兴,这是小孩子也能够看清的现实,李某不才,怎么能够充耳不闻,被孺子所笑呢?先生放心,我们李家饱受汉室大恩,当知恩图报,有所作为,辅佐汉朝廷,建立盖世功绩。”

王况见说动了魏成大尹李焉,欣然大喜,于是开始与魏成大尹李焉秘密商议,准备起兵反抗新室。

3

王况遂替魏成郡大尹李焉,编写了符命谶书共有十多万字,散布天下,做好起事的舆论宣传。

王况在符命谶书上面明明白白地写道:

“布告天下:

如今,王莽暴虐,残害百姓,生灵涂炭,文帝陛下在阴间也已经发怒了,开始在阴间号召督促军队,反抗王莽的暴政治理。

在北方,文帝陛下已经通告了感念汉室大恩的匈奴汗国军民,在南方已经通告了越人。

江中的刘信,已经与王莽结成了仇敌,发誓要报复汉室的冤仇,恢复和继承祖宗的事业,约定四年之时,将要出兵。

江湖上有一个大盗,自称为樊王,原本姓刘,也是汉室的一份子,也已经聚众起兵,反抗王莽的统治。

千万人将会成群结队,向京师长安和洛阳汇聚,不接受新王朝赦免的命令,要动摇新王朝的根基。

十一年之时,将要全面进攻新室。那时,太白星会发出光辉,岁星会进入东井宿,文帝陛下的号令一定会顺利推行。

特此布告天下,让天下百姓明白应天顺人的旨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汉则昌,逆汉则亡,人心归顺的至大道理,领悟人心思汉是天命所归,不要执迷不悟,盗贼主人不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王况还详详细细地写明了王莽部下的十一公等大臣最终的吉凶祸害,各有详尽的日期,总计汇编成为了内容有十多万字的符命图谶文策。

其时,新王朝官吏百姓不堪新王朝的治理,人心思汉,王况编撰的符命谶书,遂迅速在全国各地散布开来,相信王况学说的官吏百姓越来越多。

4

不久,魏成大尹李焉与王况谋事不周,渐渐走漏了风声,他们反叛新王朝的阴谋开始败露了。

一天,魏成郡大尹李焉,命令自己的属吏王科,去负责抄写王况编撰的那部符命图谶。

属员王科对时局十分敏感,读了王况编撰的符命图谶后,不禁大吃一惊道:

“哎呀,这部符命图谶,不是在宣扬汉室美德,鼓动造反叛逆,大逆不道吗?新皇帝忌惮符命,我辈参与其中,岂不是会被株连九族吗?”

属吏王科立即携带符命图谶,逃离魏成郡,前往京师长安,向新王朝君臣,告发了魏成郡大尹李焉的阴谋。

就这样,王况编撰的符命谶书,传到了常安皇宫里。王莽读到符命谶书,如临大敌,惊慌不已,闻听魏成郡属员王科的报告以后,更是如临大敌,急忙召集新王朝大臣,商议对策。

王莽惴惴不安地对大司空王邑等三公说道:

“诸位爱卿:

哎呀,大事不好!符命图谶本是圣贤贤良所做,李焉、王况这些恶贼伪造符命图谶,岂不是要蛊惑百姓,公开造反,复辟汉室,与新室作对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