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05章 同床,相谈甚欢

第105章 同床,相谈甚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王莽的诏书颁下,大汉王朝的三十二个亲王的名号,一律都被降为了公爵;诸侯王的子弟中,名号为侯爵的一百八十一人,也统统被王莽降为了子爵。

原大汉王朝的诸侯,被新王朝降低爵位,削减封地的,都对王莽的刻薄寡恩,十分不满怨恨。

然而,王莽却决心将贬抑刘氏宗族的任务进行到底,不给刘氏宗族任何翻身的机会。

降低诸侯的爵位封土之后不久,王莽又坐不住了。

王莽很快又出尔反尔,全部撤销了刘氏皇族诸侯王的爵位,分割剥夺了刘氏皇族十万人众的封地。

刘氏宗室诸侯们原来在大汉朝廷所享受的权益,王莽也全部给他们剥夺了。

刘氏十万宗族子弟,对王莽新王朝的不满、怨恨、愤怒,更加强烈

2

王莽心里也很清楚地知道,这样大肆地贬抑刘氏皇族,必然激起刘氏家族的抵触、怨恨情绪。但王莽自欺欺人,常常安慰自己道:

“刘氏是一个被上天抛弃了的没落了的宗族。没有谁能够保佑了。朕这是为了吾大新王朝的长治久安,何必担心他们的不满和反扑呢?”

王莽就这样自己为自己壮胆。

“刘氏宗室,不过一少部分人。只要朕大肆封赏功臣,广泛施恩,何忧人心不附呢?朕何必担心,不能够获得天下臣民的拥护呢?”

想到这里,王莽就又急不可耐地下诏说道:

“吾大新皇朝,应天顺民,受命于天。

根据金匮(guì)的启示,朕特颁旨,大力奖赏有功之臣,以酬报辅政大臣的功劳。

凡是有功于吾大新皇朝的,为大新皇朝立下赫赫功勋的,朕都将大力赏赐奖励。

兹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封为安新公;

以大司徒、就德侯平晏,为太傅,封为就新公;

以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封为嘉新公;

以广汉郡梓潼县哀章,为国将,封为美新公。

以上大臣,为大新皇朝四辅,享受吾大新皇朝之上公级别的待遇。

以太保、后承、承阳侯甄邯,为大司马,封为承新公;

以副校尉、丕进侯王寻,为大司徒,封为章新公;

以步兵将军、成都侯王邑,为大司空、封为隆新公。

以上大臣,是朕之三公,负责大新皇朝的日常军政要务。

以大阿、右拂、大司空、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封为广新公;

以京兆尹王兴,为卫将军,封为奉新公;

以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立国将军,封为成新公;

以京兆王盛为前将军、封为崇新公。

这是朕之四将,专门大新皇朝朝廷的军务。

希望朕之大新皇朝的十一上公,都能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尽忠职守,协助朕完成振兴大新皇朝的宏大伟业。”

受封的大新功臣们,兴奋异常,兴高彩烈地向王莽山呼“万岁”而去。

王兴、王盛两人,直接由长安一个平民百姓,一步登天,而被王莽任用要职,以显示金匮(guì)符命的灵验。

封为奉新公的王兴,原来只是长安一个小小的城门令史;而封为崇新公的王盛,地位更低,原来也只是长安一个卖饼的普通百姓。

金匮(guì)符命上提到的其他人士,也都被王莽任命为郎官,入仕。

王莽按照哀章所献的金匮(guì)符命,封赏这十一人,假托他们的容貌和姓名,最合乎卜辞上面的昭示。

这一天,王莽还任命了卿大夫、侍中和尚书官共数百人,都声称是受到了金匮(guì)符命的启迪。

只有太中大夫严尤,一向直言进谏,触怒了王莽,没有得到王莽的封赏升迁,还是位列太中大夫之位。

3

王莽正式禅让登基,宣布他已经正式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王朝。

一朝权力登天,无人制约,也彻底改变了王莽谦逊低调的习惯,越发触发了王莽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刚愎自用的品性,哪怕行事悖逆,施政随心所欲,也无所畏忌了:

“如今,朕皇权在手,再也没有谁,能够制约朕的权利了。

朕将不懈努力,振兴吾大新王朝,建立太平盛世,名垂千古。”

4

王莽建立的大新王朝,一下子承接了大汉王朝盛世的庞大基业。

虽然大汉王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开支常常捉襟见肘,然而只要不肆意混乱地大肆赏赐耗费,国库和诸官府的资产,实际上依然十分的丰裕。

王莽将这些丰裕的资产攫为己有之后,眼见境内外众多蛮族都归附顺从,天下一派升平,于是更加雄心勃发,心意越发不能够满足。

“朕将建立一个伟大的帝国,可以和三皇五帝的功绩媲美。

大汉王朝的格局太小,怎么能够满足朕的需求呢?

朕对天发誓,一定要恢复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恢弘气度,建立一个更为盛大的大新王朝,让吾王氏,千秋万代,享受上天的垂青。”

王莽就这样立下誓言,对大臣说道。

“朕要遵从圣贤典籍的指导,从改变大汉王朝,日渐腐朽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官职官名等朝廷职能开始,建立一个崭新的大新帝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